抗战胜利转业轧钢厂

第 126章 进口来的大家伙

加入书架
书名:
抗战胜利转业轧钢厂
作者:
洪荒世界的尽头
本章字数:
4046
更新时间:
2025-01-05

陈宇不住地点头:“罗书记,您说得真是太精彩了!这些理论以前我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学习过。”

罗林听到陈宇的称赞,他故作谦虚地笑着说:“哈哈,小陈啊,低调低调。其实这些知识啊,都是大家在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中总结出来的。

当然了,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亚种间的杂交。简单来讲,就是不同地区生长的水稻相互杂交的过程。

你应该听过古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吧?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不同的环境因素对于生物性状表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就像橘子一样,水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由于受到气候、土壤、光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会展现出各异的特性。

而亚种间的杂交恰恰可以利用这些差异,将不同地区水稻的优势进行互补,从而创造出更具适应性和生产潜力的新稻种……”

陈宇听得热血沸腾,眼神中透露出越发坚定的决心:“罗书记,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立刻展开调研,去寻找那些合适的野生稻种呢?我觉得我们不能再等了,时间不等人啊!”

罗林刚要点头表示同意,突然意识到自已就是胡扯罢了,对于寻找野生稻种这件事,他心里实在是没有底。

他轻咳了一声,有些为难地说:“小陈啊,我这边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事务需要去处理,实在抽不出太多的时间来。

所以,寻找野生稻种这件事,我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和热情,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陈宇毫不犹豫地应下:“罗书记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看着陈宇充满干劲地离开,罗林暗自庆幸自已总算是混过了这一关。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望着远处那一片金黄的稻田,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水稻杂交这项事业无疑是长期且艰巨的,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

但此时的罗林,心中却十分看好这个认真到有些过分的学生。从陈宇那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中,他仿佛看到了陈宇为了追求知识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也看到了他对农业研究的执着和热爱。

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杂交水稻的诞生真的会从这位学生的手中得以实现。罗林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在心中默默为陈宇加油鼓劲,也期待着那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秋收时节原本就在这短短数日之间,然而,为了配合农学院与农业部的专家们,进行科学选种育种工作,乡亲们不惜将秋收时间特意延迟了一个上午,作为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来说,更加明白好地出好种,好种出好粮的道理!

所以这次科学选种育种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的工作大家伙是相当支持。

当调查人员完成现场勘查后,以罗家村为首的整个昌平一区顿时热闹起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秋收劳作正式拉开帷幕!

罗家村这八十多户人家,无论是年逾花甲的老者,还是仅有几岁大的孩童,全都聚集在了自家的田间地头。

就连已经搬进城里居住的林母,以及家中那十几个孩子,也都纷纷从四九城匆忙赶回。尽管如今林母已过上城市生活,但在她心中,秋收始终是一件头等大事。

而那些孩子们呢,则是以济民和二虎两个小家伙为首,像脱缰野马一般欢快地投身到这场秋收热潮之中。

田地里,人们忙碌的身影此起彼伏。有的人手持锋利的镰刀,熟练地收割着一株株金黄的稻穗;

有的人则手脚麻利地将割下来的稻穗捆扎成束,动作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欢声笑语回荡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之上。

忙的是不亦乐乎,而罗林原本打算一同参与到劳动当中去,因为像这样的活儿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可是没少做。

无论是帮助老乡们收割庄稼、栽种作物,还是帮忙挑水劈柴,这些都是人民军队一贯以来的优良传统。

自已也当然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

然而就在这时,罗林却突然被农业部刚刚拖过来的那些机器,给深深地吸引了注意力。那竟然是好几台收割机!对于罗林来说,这种类型的收割机简直就是再熟悉不过了!

当看到罗林又一次出现在这里的时候,张伟满心自豪地向着罗林介绍起来:“哈哈哈哈,罗林同志呀,想必您还从未见过如此稀罕的玩意儿吧?

这可都是咱们国家今年才刚刚从苏联那边进口回来的最新款收割机!瞧瞧这边最大个儿的那个,它叫做牵引式联合收割机,宽度足足有 4.9 米那么长!

而且它的工作效率那叫一个高,每秒能够轻轻松松地收割掉多达 2.5 公斤的水稻!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根本不需要后续再进行单独的脱粒处理。只要把水稻从这边收割进入,马上就能从上面直接完成脱粒操作!”

说着话的同时,张伟还用手不停地指着收割机各个部位,并且讲得那叫一个绘声绘色、眉飞色舞。

“噢,张司长,这前面是不是得用拖拉机来牵引啊?”罗林一边盯着那台看起来异常笨重的收割机,一边故作好奇地向身旁的张司长询问。

然而,他的内心却在暗暗吐槽着这个老古董玩意儿。

就在这时,一阵独特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辆绿色的拖拉机正缓缓驶来。

张司长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大声说:“哈哈,没错,就是要用拖拉机。咱们这次可是下了大本钱,连这拖拉机也是一块儿从苏联那边进口过来的!”

说话间,拖拉机已经开到了跟前。技术员们迅速上前,一番熟练的操作之后,将拖拉机与收割机连接在了一起。

经过短暂的调试和准备工作,这两台笨重的机器终于开始缓缓地朝着稻田进发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