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魔教教主,义母殷素素!

第32章 素素之心,偶遇元兵

加入书架
书名:
诸天:魔教教主,义母殷素素!
作者:
必羹
本章字数:
4654
更新时间:
2025-01-03

殷素素忽然抢人,让谢逊和周易都颇感意外。

在谢逊看来,加入明教,才是周易如今最好的选择。

明教弟子遍布天下,在各地起兵反元。只是高层各自为政,多怀私心,以致四分五裂,群龙无首。

若得英明之主,一盘散沙的明教,登时就会凝成一块,坚如精钢!

谢逊深知自家义子的本事,以他的绝世神功,聪慧果决,定能统一明教,建立历代教主望尘莫及的丰功伟业!

加入天鹰教,格局就小多了,最多称霸江南,割据一方。

何况,天鹰教地处江南,树敌颇多,纷争不断,对周易未来的发展甚为不利。

明教虽然也是举世皆敌,与武林正道势同水火,但光明顶总舵,毕竟位于西域昆仑山中。

茫茫昆仑,延绵千里,要找到光明顶谈何容易?

且光明顶远离中原,机关密布,堡垒森森,犹如铜墙铁壁一般。别说正道各派联手,就是朝廷派十万大军来袭,也会损兵折将,难以成功。

当然,谢逊并不知道成昆已拜师少林,投靠朝廷,扮演双面间谍,誓要利用正道各派和鞑子朝廷剿灭明教。

若知此事,恐怕他就不会力邀义子加入明教了。

周易熟读原著,自是知晓内情。

但他早有应对之法,并未将成昆放在眼里。

他对明教势在必得,本打算循序渐进,慢慢筹谋,孰料世事变幻无常,张翠山竟将他逐出武当派。

没了武当派严苛的门规束缚,周易顿感浑身轻松,就如去了一层枷锁,只觉天下之大,任已纵横!

恰巧此时谢逊邀他入明教,周易正中下怀,便一口答应下来。

不料,义母殷素素竟然另有安排。

“师娘......”

周易沉吟片刻,便欲婉拒。

“我不是你师娘。”

殷素素道:“你已和五哥断绝师徒关系,以后要叫我干娘,或者义母。”

周易点点头,拱手道:“义母,加入明教不好么?不知您让我入天鹰教,有何深意?”

谢逊和张翠山的目光也望了过来。

谢逊自是希望周易入明教的。

张翠山虽已和他断绝关系,却也不愿见他加入明教或天鹰教,以免正道各派多一大敌。

只可惜,他再也没有资格教周易做事。

相比之下,张翠山更希望周易加入天鹰教,成为紫微堂主。

一来,天鹰教的势力远不如明教,即便有周易相助,也无法对武林正道构成致命威胁。

二来,有妻子看着他,也可稍作约束,甚至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将其引回正途。

见义子出言相询,殷素素解释道:“易儿,在我看来,此时加入明教并非良机。”

“为何?”

谢逊大为不解,问道:“五妹,怀道武功盖世,智勇双全,只缺一方势力来发挥雄才大略,施展惊世抱负。他矢志驱逐鞑子,光复河山,入我明教正是如鱼得水。你为何要反对?”

殷素素笑道:“大哥,易儿若能当上明教教主,我自是毫无异议。但此事殊为不易,恐怕难以如愿。”

“哼,我会竭力支持,不惜一切助他成功。”

谢逊不以为然的道:“怀道的神功,尤胜阳教主当年,明教上下谁敢不服?谁若不服,打服便是。”

殷素素劝道:“以力服人,岂能长久?即便杨逍等人一时服了,也必心怀怨恨。再则,易儿初出江湖,既无资历,也无势力,更无功劳。如何能让数十万明教弟子心甘情愿,俯首听令?”

谢逊沉吟道:“五妹所言,也有道理。我隐居海外十年之久,在本教已无多少根基。加上武功尽失,双目已盲,谁还认我这个金毛狮王啊?”

“怀道,你义母说得对,此时入明教,对你并无益处。”

谢逊叹道:“唉,都怪义父无能,有心无力,暂时也帮不了你。”

周易动容道:“义父,您传我混元功和七伤拳,关爱有加,恩重如山,我怎会有丝毫怨怼?大丈夫建功立业,当以刀剑去取。您放心,日后我定会入主明教,让杨逍等人俯首称臣的。”

殷素素笑道:“依我之见,易儿还是先入天鹰教吧,接手紫微堂。待整合江南十八帮,闯出赫赫威名后,再去争明教教主之位,想来定会事半功倍!”

周易点头道:“义母所言极是,孩儿听您安排。”

谢逊叹道:“那就暂时如此吧。待我伤势痊愈,恢复功力后,再做计较。”

张翠山和俞莲舟对视一眼,皆是哭笑不得,满脸忧色。

竟然当着他们的面,大声密谋明教教主之位,真是......

但不论周易加入明教,还是天鹰教,对正道各派都颇为不利。

两人忧心忡忡,却无力阻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张翠山内力尽失,俞莲舟也被点了穴道,自顾不暇,哪有余力为正道分忧?

所幸周易听了妻子的劝告,并未加入明教,让张翠山稍稍松了口气。

素素是紫微堂主,让周易接班,日后也能潜移默化,善加引导。

在他看来,素素是明白自已的心意,才力邀周易入天鹰教的。

想到爱妻如此体贴,张翠山心中便颇为感动,甚是温暖。

殊不知,殷素素这么做,乃是一箭三雕之计,并非全然为他考虑。

周易加入紫微堂,好处极多。

一则,天鹰教平添臂助,对抗武林各派更有把握;其二,有天鹰教支持,加上江南十八帮等势力,周易日后入主明教也会更容易;其三,减少丈夫的忧虑,使其不再终日愁眉不展。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殷素素有私心。

她始终忘不了两月前那个缠绵悱恻、无限美好的下午。

随着周易神功大成,威风八面,英伟不凡,她心中的影子就愈发清晰。

不知何时,张翠山的身影渐渐模糊。

少年清俊无俦的面容,伟岸昂藏的身躯,却深印在她心底,怎么也挥之不去。

倘若周易加入明教,远赴西域光明顶,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

一想到相思之苦的煎熬,殷素素便心中发慌。

情急生智之下,她才灵机一动,想出这么个一举多得的法子。

此事至此告一段落,也算完美解决,皆大欢喜。

接下来的日子,众人继续西行。

周易依旧我行我素,对拦路找茬之人大开杀戒,毫不容情。

斩杀几波绿林强人,帮会悍匪后,阻路者开始迅速减少。

待到汉水之时,已无武林中人敢来寻衅,却又碰上了元廷鞑子。

十余鞑子官兵和几名番僧,正在追杀一位身材魁梧的虬髯大汉。

大汉怀中抱着一个生死不明的男孩。

这剧情甚是眼熟。

周易心中一动,暗道:“此人难道是常遇春?那男孩莫非就是周子旺的孩子?时间不对呀。”

略作沉吟后,他还是决定出手相助。

这汉子昂藏八尺,英气勃勃,一看便是英雄豪杰。

再则,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无论是谁与鞑子为敌,他周某人都要帮帮场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