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外,官道之上,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夹杂着一丝尚未散去的硝烟气息。
李牧缓缓走下马车,看着眼前混乱的战场,眼神中看不出任何的“情绪波动”。
李世民遇刺的地方,已经尸横遍野,残肢断臂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让人作呕。而他,正是这场 “惊天大变” 的“参与者”。
“大王,陛下已经安全转移到了‘行宫’,伤势并不严重,只是受了些‘惊吓’。”赵龙来到李牧身边,低声禀报道。
“嗯。”李牧点了点头,然后扫视了一眼周围,冷冷地说道,“留下‘黑骑’打扫战场,清理尸体,封锁消息,一个‘活口’都不能放过!”
“是,大王!”
赵龙领命而去,开始安排人手,处理善后事宜。
李牧独自一人,走到了太子李承乾的面前。
此时的太子,已经被“五花大绑”,跪倒在地,脸色苍白,嘴唇哆嗦,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意气风发”。
“太子殿下,您这是怎么了?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呢?”李牧看着李承乾,语气平静地问道,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李牧!你……你这个‘逆贼’!你竟然敢陷害本宫?!”李承乾抬起头,愤怒地瞪着李牧,咬牙切齿地说道,“本宫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陷害?哈哈,太子殿下,您这话说的可真是‘可笑’啊!”李牧冷笑道,“本王只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是您自已‘作茧自缚’,‘咎由自取’啊!”他早就已经掌握了充足的“证据”, 怎么可能听他在这里狡辩?
“你……”李承乾还想说什么,却被李牧打断了。
“来人,把‘证据’呈上来!”李牧大声说道。
很快,几个士兵就拿着一堆“证据”,走到了李牧面前。
你以为你做的天衣无缝?殊不知李牧的情报机构早就把太子监视的一清二楚了。
“这……这不可能!”李承乾看着那些“证据”,脸色苍白,几乎晕厥过去,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已精心策划的“阴谋”,竟然会被李牧给“识破”!
“哼,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李牧冷笑道,“太子殿下,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我……我……”李承乾一时语塞,竟不知道该如何辩解。
“既然你无话可说,那就一起面见父皇,让他老人家给你‘定罪’吧!”李牧说道,
“来人,将太子李承乾,拿下!
“是,大王!”
几个士兵立刻冲上前去,将李承乾牢牢地控制了起来。
……
“陛下,您没事吧?”
幽州城外,临时搭建的 “行宫” 内,李牧看着坐在床上的李世民,关切地问道。
李世民脸色苍白,嘴唇发青,看起来十分虚弱,他正紧闭着双眼,似乎是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朕没事……”李世民虚弱地说道,“只是……只是气血攻心,有些‘头晕眼花’罢了。”
李牧走到李世民身边,将一颗“药丸”递了过去,说道:“父皇,这是儿臣新研制的‘灵药’,可以‘活血化瘀’,‘镇定心神’,您吃下去,应该会好一些。”这是他从系统兑换出来的。
对于李世民的 “身体状况”, 肯定有所帮助。
李世民接过“药丸”,一口吞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他的脸色才渐渐地恢复了一些血色,呼吸也变得平稳了许多。
“李牧啊,朕没想到,朕的太子,竟然会做出这种‘事情’……”李世民的声音,充满了悲痛和失望,甚至还有一丝恐惧。
“父皇,您也不必‘过于’‘伤心’, 你的龙体无恙才是最重要的。
“李牧啊……”李世民看着李牧,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朕现在,也已经老了,朕是该……放手了……” 他现在被伤透了心!自已已经无心再掌控这一切了, 而且他觉得李牧会是一个很好的继承人。
看到李世民这副神态,李牧的心中,也感到了一丝 “悲凉”! “父皇……”
“朕现在只想问你一句, 你真的会尽力,让大唐… 变得更好吗?” 李世民突然问道。
李牧毫不犹豫地跪了下去!坚定地说道:“儿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不让大唐衰落!也绝不会让任何宵小之辈,扰乱我大唐的‘安宁’!” 他知道只有用这样的方式才能表达自已的决心。才能真正让李世民安心。
“好!好!好!”李世民连说了三个“好”字,然后,他从怀里掏出一份“诏书”,递给了李牧,说道:“李牧,朕决定,禅位于你。
你以后,就是大唐的‘皇帝’了!朕相信你,一定能够治理好大唐,让大唐,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李牧双手接过诏书,心中充满了激动,也充满了沉重。
“多谢父皇!”
回到长安城。
随着李世民的一纸“诏书”传遍天下,整个大唐都沸腾了。
对于李牧登基为帝,百姓们是“欢欣鼓舞”, 毕竟,他们都知道了李牧带领幽州从贫瘠走向繁荣的过程,对李牧的能力,充满了信任。
而那些“世家大族”,则是“心情复杂”,他们既“害怕”李牧的“铁血手段”,又“渴望”在新的“时代”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而李牧,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措施。
他先是下令,将太子李承乾以“谋反”之罪,赐死了他。
既稳定了朝局!同时也震慑了那些心怀不轨之徒。 这就是“杀鸡儆猴”!
之后他又下令,大赦天下,减免赋税,安抚民心。
他任命赵龙、张虎、王顺等人,为“朝廷重臣”, 掌管军政要务,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当然,最重要的一步,便是 “登基称帝”!
幽州,高山之上。
祭天台上,旌旗猎猎,阳光普照。
李牧身穿象征着“帝王”的“衮冕”,头戴“金冠”,站在祭天台上,接受着万民的“朝拜”。
今天,是他“登基称帝”的日子,也是必将是大唐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诏书”的宣读,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震天动地。
“好!”
“陛下万岁!”
“大唐万岁!”
百姓们再次欢呼起来,声音更加响亮,更加激动。
“传朕旨意,册封李世民为‘太上皇’。
“另外,凡是在过去的历史上,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或者对幽州建设做出‘贡献’的人,都要‘论功行赏’,加以‘重用’!”
“朕将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发展生产,改善民生,让所有大唐的百姓,都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李牧站在高台上,对着台下的百姓们,大声说道,“朕要让大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让大唐的文化,传遍整个世界!”
从今天起,大唐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