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二皇子分别之后,大皇子很快便看到了一只掩藏在葱郁草木之后的野鸡。
他果断拉满弓弦,瞄准野鸡,羽箭离弦带起的风声引起了野鸡的注意,于是一躲之后,大皇子的第一支箭贴着野鸡的尾羽,险险射入土壤。
大皇子略显懊恼,但很快便再次拉弓,这次他提前预设了野鸡的行动轨迹,随后一箭直取野鸡性命。
随行的侍卫马上对大皇子精湛的箭术进行称赞,然后其中一人下马,将大殿下的猎物捆绑好,挂好在马背之后再飞身上马,一行人继续护卫着大皇子前行。
不必再等待二皇子,射中第一只野鸡之后,大皇子很快便猎得了第二只。
有了首次猎获野鸡的经验,这第二只野鸡,大皇子甚至是一箭即贯喉。
那野鸡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就已经魂断大皇子箭下。
于是随行的侍卫们再次盛赞大皇子的英武。
分别之后射猎之顺利增加了大皇子的信心,想到因骑射不够娴熟而被自己无奈抛下的二弟,大皇子决定要再多打一些猎物,然后在走出山林之前与二弟汇合,从自己的猎物之中分几只给二弟,以免二弟一无所获,走出围猎场之后要被旁人耻笑。
山林之中的猎物是有数的,大皇子也很明白自己与那些二十几岁、真正精通骑射的勋爵子弟于骑射之道的差距。
既然要分猎物给弟弟,又不能让自己的收获显的寒酸,那大皇子就更需要把握机会,抢在其他人之前找到更多的猎物,并且及时猎获这些猎物,免的它们落于旁人之手。
而若只是猎获野鸡,未免就不能彰显他在骑射之道的本领。
大皇子希望自己能够猎到更难猎一些的猎物。
他今日的运气是真的很不错。
这个念头产生之后不久,大皇子很快就看到了一只从山腰处逃窜而出的白狐,应该是为了躲避箭羽,仓皇逃至此处的,大皇子隐隐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马蹄声。
但是猎物既然还没有中箭,那自然就是先射者得。
他贵为皇子,礼让臣子是恩赏,不让也无人可以指摘。
放在平日,大皇子并非是个吝啬于施恩的人,但是今日不一样,他实在太需要向父皇证明自己的优秀。
关于大本堂的那场提问,虽然再未被父皇提起,但是大皇子却时刻都忘不掉自己面临那个问题时的惶恐与羞愧。
在那之后,他开始主动向先生们请教问题,虽然没有人对他的不解表示嘲笑,虽然二弟不知为何竟对改变之后的他表现出了莫大的敬佩,但是大皇子很明白,一旦他将那些问题问出口,就是将自己的短处暴露在了父皇的面前。
父皇已经知道,他不是一个天资聪颖、无师自通的儿子了。
而由学堂之中其他人的表现,也不难看出他们的改变。
他不问,他们也不问;他问了,他们便也要跟上。
这算什么?
对他的怜悯还是谄媚?
如果说皇帝的疑问令大皇子感到了恐慌,那么其他人的反应则是令大皇子感觉到了莫大的羞辱。
他是天子的儿子,轮不到他们拿怜悯的目光看向他,令他们为了不使他显的那么“突出”,而问出比他还要简单的问题。
大皇子憋着一股气,定睛看住那只仓皇逃窜的白狐,然后定定的拉满了弓。
追着那只白狐而来的人已经在远远看到大皇子的身影之后便改道另寻猎物去了。
大皇子手中之箭离弦而出,直奔白狐而去。
就差一点!
大皇子很快便再次拉满了弓。
乾清宫、大本堂……一幕幕往事出现在大皇子的眼前,最后是皇后疲倦的面容和殷殷的叮嘱。
大皇子想,文韬武略,他总是要占一样的吧。
可是那白狐实在机敏,饶是大皇子紧追不舍、连发数箭,最后还是让那白狐掩入山林,再也不见了踪迹。
而不知道是不是此处已经被旁人“洗劫”的原因,白狐消失之后,大皇子竟然也没能在附近寻到其他的猎物。
怎么会这样?
大皇子蹙起眉头,骑在马上环视周边。
侍卫们不敢打扰此时的大皇子。
连续一炷香的一无所获之后,大皇子身后的侍卫首领对手下使了个眼神。
那侍卫领会之后,就偷偷离开了队伍。
一盏茶的时间后,他拎着一只中箭的白狐走到了大皇子面前。
那侍卫禀说,大殿下方才已经射中那只白狐了,只是狐狸狡猾,撑着最后一口气躲到了树后,这才让大皇子误以为它已经逃脱。
大皇子一眼就看出侍卫手中的白狐不是他方才追赶的那只——
他追的那只白狐尾巴略微有些发灰,但这只的却是洁白一片。
而且侍卫所用的箭,跟他所用的也不一样。
与知道“这只”白狐背后的秘密一样,大皇子还知道,只要他此刻发话认下这只白狐是自己所猎,那么随行的这些护卫马上便会将这只狐狸处理好,他们不会多说,出了这片山林之后,也不会有任何人知道这只狐狸非他所射。
当然,除了这只狐狸之外,马上就会有其它“被他猎获”的猎物被源源不断的送至他的面前。
父皇会因为他出色的骑射本领而欣慰,朝臣们也会敬畏于他的英姿。
可是,他真的要这么做吗?
大皇子看着手中的白狐,整个人又感觉到了那股灼人的烫意。
这无疑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与他一直以来所受的教导背道而驰。
大皇子不愿意成为一个人格上有瑕疵、令自己都觉得不耻的人。
而且,英明如父皇,真的会看不破这样的把戏吗?
“这不是我猎的,”大皇子攥着缰绳,艰难的开了口,然后他用坚定无比的口吻再一次重复,“这不是我猎的那只白狐。”
侍卫马上跪地请罪,称自己眼拙。
“无妨,”大皇子让那侍卫起身,等他经过自己身边回归队列的时候,大皇子端坐马上,伸手搭住了那侍卫的肩膀,轻轻的说,“你的忠心,我都知道了。”
那侍卫眼神一亮,却又看大皇子微微摇了摇头,是不要他继续这样做的意思。
于是侍卫马上垂首回到自己的马匹旁边,上马继续跟随大皇子围猎。
可惜再也没有猎物像最初的那两只野鸡一样,自发走入大皇子的视线。
尽管匆匆用了几口随身携带的干粮之后,大皇子就再次专心致志的投入到了围猎之中,但他最终也只不过是又猎得了一只野鸡与一只梅花鹿。
到这时,仍旧留在林中围猎的人已经很少了。
大皇子收获寥寥,沿路又没有看到二皇子的身影,只好深吸一口气,以还算威仪得体的姿态驾马走出了围猎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