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外的观星阁隐在太湖烟波里。
苏婉容跟着柳砚秋(阿九)下了暗道,潮湿的青石板路泛着冷意。她攥紧怀里的星图残页,能清晰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三百年了,她终于又一次站在了“观星阁”的门槛前。
“到了。”
柳砚秋推开朽木门,霉味混着檀香扑面而来。正厅中央立着座青铜浑天仪,二十八星宿刻度在烛火下泛着幽光。最里间的檀木供桌上,摆着块半人高的星图碑,表面的朱砂星轨与她怀里的残页严丝合缝。
“老阁主。”柳砚秋朝供桌方向躬身。
白发老人从浑天仪后转过身,穿月白对襟衫,手里还攥着半卷《星象考》。他目光扫过苏婉容腕间的银镯,突然红了眼眶:“是阿颖丫头……三百年了,你终于来了。”
苏婉容的眼泪夺眶而出。她记得这双眼睛——康熙西十二年的冬夜,德妃娘娘病重时,就是这双眼睛守在偏殿外,替她熬了整夜的药。
“陈爷爷。”她扑过去,握住老人的手,“您还记得我?”
“怎么会不记得?”陈阁主抹了把泪,指向供桌上的星图碑,“当年德妃娘娘把星图和双生碑的秘密托付给我,说‘三百年后,双生星会照进现实’。这些年,我们守着星图等你们,等得我胡子都白了。”
柳砚秋从西装内袋取出青铜扳指,与供桌上的星图碑触碰:“陈爷爷,这是阿九的玉扳指,和阿颖的银镯是一对。”
陈阁主盯着扳指,突然一拍大腿:“对了!德妃娘娘说过,双生信物是‘星与月’——银镯属阴,刻满文‘岁岁长安’;扳指属阳,刻满文‘生生不息’。当年康熙帝怕星图落入权臣之手,特意让德妃娘娘把星图拆成七份,藏在七处‘阴阳交汇’之地。”
“七处?”苏婉容想起残页背面的朱砂印,“康熙西十二年的双生碑、雍正三年的苏州灯市、乾隆五十年的福建渔港……”
“没错。”陈阁主展开星图碑旁的绢帛,“这是德妃娘娘手绘的‘双生七脉图’,每处藏残页的地方都对应一对‘双生地’——太和殿的金砖下(皇家)、苏州观星阁(江湖)、南京博物院(家国)……最后两处,在现代。”
窗外突然传来鸦鸣。
陈阁主脸色骤变,抓起供桌上的铜铃猛摇:“星枢会的人到了!阿砚,带阿颖去后园的藏星洞,那里有德妃娘娘留下的‘破局密钥’!”
柳砚秋拽起苏婉容的手就跑。两人刚冲进后园,就听见前厅传来瓷器碎裂声——星枢会的人显然己经破门而入。
藏星洞在太湖石堆里,入口被藤蔓遮得严实。柳砚秋扯断藤蔓,拉着苏婉容钻进去。洞内点着长明灯,石壁上刻满星图,最深处的石台上摆着个檀木匣。
“这是……”
“德妃娘娘的‘星命笔’。”柳砚秋打开匣子,里面躺着支金笔,笔杆刻着“双生同命”西字,“当年她用这支笔在星图上写咒,破了八爷党的局。”
苏婉容的银镯突然发出强光,与金笔共鸣。她刚要触碰,洞外传来脚步声。
“阿颖!”柳砚秋猛地将她护在身后,“他们来了!”
三个穿黑西装的男人堵在洞口,为首者左眼戴着银质眼罩,正是星枢会现任首领“独眼龙”。他手里端着枪,枪口对准苏婉容:“交出星图,饶你们不死。”
“星图在我们心里。”柳砚秋攥紧金笔,“三百年前你们杀不了我们,三百年后也一样。”
“嘴硬。”独眼龙冷笑,“我倒要看看,你们的‘双生同命’能不能挡子弹。”
他扣动扳机。
千钧一发之际,苏婉容的银镯迸发出刺目金光。独眼龙的子弹在离柳砚秋胸口三寸处停住,竟被金光熔成一滩铁水。
“这是……”独眼龙瞳孔收缩。
柳砚秋的玉佩也亮了起来,与银镯的金光交织成网,将三人困在中间。苏婉容感觉体内有热流涌动,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康熙六十一年的雪夜,德妃娘娘将星命笔塞进她手里:“阿颖,记住,爱不是宿命的枷锁,是你手里这杆笔,能改写任何命运。”
“阿九。”她转身看向柳砚秋,“原来德妃娘娘说的‘破局密钥’,是我们自己。”
柳砚秋的眼底泛起星光。他握住金笔,在星图碑上写下“爱”字——金光瞬间笼罩整座观星阁,独眼龙三人发出惨叫,被金光弹出洞外。
“阿颖,”柳砚秋放下金笔,“我们得去南京。最后两块残页在博物院,而星枢会的总部也在那里。”
苏婉容点头。她摸出怀里的星图残页,与碑上的星轨拼接——完整的星图浮现,中央写着“双生同命,以爱为引”。
洞外传来警笛声。
“是巡捕房的人。”陈阁主从洞外走进来,“星枢会的动静太大,惊动当局了。”
柳砚秋将金笔插回苏婉容发间:“陈爷爷,观星阁就交给您了。我们去南京,拿到最后两块残页,就去北京——找德妃娘娘说的‘天命之井’。”
“等等。”陈阁主从怀里掏出块玉牌,“这是德妃娘娘留给你的,上面刻着‘双生同命,岁月长安’。到了北京,记得去景山,那里有棵老槐树,树下埋着……”
“陈爷爷!”独眼龙的枪声从洞外传来,“快走!”
陈阁主猛地将玉牌塞进苏婉容手里:“快去!记住,爱能破局!”
苏婉容被柳砚秋拉着往外跑。她回头看了眼陈阁主,老人的白发在风中飘扬,像极了康熙西十二年雪夜,德妃娘娘为她别簪子时的模样。
“阿九,”她轻声说,“这一次,我们一定能写完结局。”
柳砚秋握紧她的手,银镯与玉佩的金光在两人腕间流转。远处,观星阁的青铜浑天仪在月光下泛着温柔的光,仿佛在诉说三百年的等待与轮回——而这一次,他们的故事,终于要从“破局”走向“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