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王府的藏书楼“揽星阁”,向来是府中最沉静肃穆的所在。
檀木书架高耸入梁,承载着浩如烟海的典籍,空气中常年弥漫着陈年墨香与纸张特有的清冷气味。
寻常仆役路过,脚步都不自觉地放轻,唯恐惊扰了这份积淀了百年的书卷气。
然而此刻,阁内最深处的轩窗下,却坐着一个与这厚重氛围形成奇异反差的身影。
那是个顶多七八岁的男孩,身量尚小,穿着一身天青色云锦小袍,安静地坐在对他来说显得过于宽大的紫檀木圈椅里。
他脚下垫着一个厚实的锦墩,才勉强让他的视线能与面前摊开的巨大书册持平。男孩生得粉团玉琢,眉眼继承了瑞王府一脉的精致,尤其一双眼睛,大而清亮,瞳仁是极深的墨色,却不像寻常孩童那般充满懵懂好奇,反而沉静得像两泓深不见底的古潭,映着窗外透进来的天光与书页上密密麻麻的字迹。
他便是瑞王府三公子,沈明达。
这个名字,如今在京城文人圈中,己隐隐有了“小文魁”的雅称。一切的源头,皆始于他三岁开蒙那日。
彼时,启蒙夫子不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念了《千字文》开篇西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岂料这雪玉团子般的小人儿,竟在夫子念罢,便奶声奶气、一字不差地复述了出来!夫子惊疑之下,又试了更长更拗口的句子,乃至整段文章。
结果令人瞠目结舌——无论多长多繁复,只要入耳一遍,沈明达便能如清澈溪流倒映山影般,原原本本、分毫不差地复诵出来!这神乎其技的“过目不忘”实则是“过耳成诵”之始,如同平地惊雷,瞬间传遍王府,继而震动京城。
但沈明达令人惊叹的,远不止这近乎妖孽的记忆力。
此刻,他小小的手指正点在一册摊开的、纸张己然泛黄脆弱的《水经注疏》上。那书页上蝇头小楷密布,旁征博引,考据繁杂,便是饱学之士研读起来也需凝神静气。
可沈明达的目光却以一种令人心悸的速度扫过那些艰深晦涩的文字,指尖偶尔在某个地名或河流走向的注释上轻轻划过,墨玉般的眸子里时而闪过思索的光芒。
“此处,”他忽然开口,声音尚带孩童的稚嫩,吐字却清晰沉稳,没有丝毫犹豫,“‘河水又东,径积石山’,郦道元注引《穆天子传》,言周穆王西巡登此山。然据前朝李淳风所撰《舆地志遗稿》残卷所载,其考辨积石山方位,与郦注所引里程有近百里之偏差。或为古今河道变迁所致,亦或《穆传》所指非此积石?”他顿了顿,指尖点在另一行更细小的注疏上,“此间所引裴秀《禹贡地域图》之说,或可佐证李论一二。”
侍立在一旁、负责整理书卷的老翰林,此刻己惊得忘了呼吸,花白的胡子微微颤抖。
他亲耳听着一个七岁的孩童,不仅流畅地引用了《水经注》、《穆天子传》这等艰深古籍,更随口道出了几乎失传的《舆地志遗稿》残卷内容,并条理清晰地提出了关于地理沿革的考据疑点!这哪里是孩童读书?分明是浸淫学问数十载的大儒在梳理典籍脉络!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对知识的汲取与融会贯通之速。
上月,他还在翻阅前朝《天工开物》图谱,对其中水利机械构造兴趣浓厚。
不过十数日,王府工匠便惊愕地发现,这位小公子竟能指着花园引水的旧式筒车,一板一眼地分析其“龙骨叶板角度偏差三度,致水流冲击效率损两成有余”,并随手在沙地上画出改进草图,其结构之精巧合理,令经验丰富的老匠人都啧啧称奇。
仿佛那些繁复的机械原理、精密的几何结构,在他脑中如同呼吸般自然生成。
此刻,沈明达合上厚重的《水经注疏》,小小的身子在宽大的椅子里动了动。他并未像寻常孩子般跳下椅子玩耍,反而从旁边另一摞书中,抽出一本棋谱。
那并非启蒙的简单残局,而是前朝大国手留下的“呕血谱”孤本,变化之繁复,杀机之深藏,足以让顶尖棋士殚精竭虑。
他安静地摆开一副小巧的玉石棋盘,黑白二子在他细白的手指间跳跃。
起初落子尚缓,似乎在脑中推演着谱中记载的惊世杀局。渐渐地,速度越来越快,指尖翻飞如蝶,落子声清脆密集,竟似全然不受谱中固有路径束缚,黑白大龙在方寸之地绞杀缠绕,隐隐透出一种超越谱招的、近乎冷酷的计算与布局意识。
窗外偶有鸟雀鸣叫,他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整个世界仿佛都浓缩在那十九道纵横的经纬之间。
老翰林看着这一幕,心中只剩骇然与敬畏。
这孩子的大脑,仿佛是一座天生为承载智慧而生的无底宝库。文字、数字、图样、棋路……世间一切承载知识的符号,对他而言似乎都没有壁垒。
记忆是基石,理解是本能,推演是呼吸,融会贯通是天赋的权柄。他思考的速度与深度,早己将同龄人,甚至许多成年人,远远抛在了无法企及的云端之上。
瑞王妃有时会静静站在揽星阁外,透过窗棂看着小儿子沉静的侧影。
她眼中有着为人母的骄傲,却也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明达的智慧是上天赐予瑞王府的瑰宝,璀璨夺目。
可看着他超越年龄的沉静,看着他沉浸在那些连大人都觉艰深的瀚海之中,王妃心中偶尔也会掠过一丝心疼——这份惊世骇俗的天赋,于他而言,究竟是恩赐,还是过早加身的无形枷锁?他是否还能拥有一个孩童该有的、纯粹的懵懂与无忧?
沈明达落下一枚黑子,彻底锁死了棋盘上白龙最后一丝生机。
他抬起眼,那双深潭般的眸子望向窗外高远的天空,依旧平静无波。
七岁的稚龄,惊世骇俗的才名,他像一颗过早点亮于尘世的星辰,光芒刺破凡俗的认知,照亮了知识的疆域,却也因其过于耀眼,而显得有几分……非人般的遥远与孤清。
世人惊叹于“瑞王府麒麟儿”的神异,却鲜少有人能窥见,在那颗远超常理运转的小小心灵深处,是否也渴望着凡俗的日光与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