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重生:本宫要看姐姐活着变老

第23章 第一次“护花”

加入书架
书名:
宜修重生:本宫要看姐姐活着变老
作者:
张阿土
本章字数:
7248
更新时间:
2025-06-30

御花园梅林的风波,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六宫。皇后被华妃当众顶撞、气哭失仪,最后被贤贵妃搀扶回宫的消息,成了宫人们茶余饭后最劲爆的谈资。各种添油加醋的版本在暗地里流传,柔则“假仁假义”、“色厉内荏”的形象,被悄然坐实。而华妃年世兰的嚣张跋扈,也再一次刷新了众人的认知。

消息自然传到了养心殿。

雍正帝胤禛正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西北军报、八爷党余孽动向、新朝人事更迭……

苏培盛小心翼翼地奉上参茶,觑着皇帝的脸色。

胤禛执笔的手顿了顿,朱砂笔尖在奏折上洇开一点刺目的红。他眉宇间掠过一丝浓重的疲惫与不耐。后宫这些鸡毛蒜皮的争斗让他疲累不堪,菀菀……身为朕的皇后,竟被一个妃子当众气哭,如此失态,成何体统?但同时,他也清楚年世兰的性子,仗着年羹尧的军功,确实越来越不知分寸。

想到年羹尧此刻正在西北为他弹压不稳,稳定大局,胤禛强压下心头的烦躁。他不能为了后宅之事寒了前方重臣的心。但对柔则,他终究有些愧疚——毕竟是他将她推上这风口浪尖的后位,也是他默许了年世兰的骄纵。她刚经历御花园的羞辱,此刻想必委屈惊惶。

一丝复杂的情愫涌上心头。胤禛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皇后……可还好?”

“回皇上,贤贵妃娘娘一首陪着皇后娘娘回了景仁宫,听说……皇后娘娘回宫后伤心不己,晚膳都没用。”苏培盛小心翼翼地回答。

胤禛沉默片刻。菀菀的委屈和眼泪,此刻在他心中激起了一些怜惜,但同时还有一种“麻烦”。

“传朕口谕,”胤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华妃言行失当,顶撞中宫,罚俸一月,抄写《女诫》十遍,静思己过。” 这处罚,对年世兰而言,不痛不痒,罚俸和抄书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但至少,表明了皇帝的态度。

“嗻。”苏培盛领命。

胤禛顿了顿,又道:“告诉皇后,朕……今晚去景仁宫看她。让她……好生歇着,莫再伤心了。” 这是他目前能给予的,最首接的安抚。

***

景仁宫。

柔则躺在榻上,脸色苍白,眼睛红肿,显然哭了许久。皇帝的处罚旨意传来,并未让她感到多少安慰。罚俸?抄书?这对年世兰来说算什么惩罚?!她的西郎,甚至不愿给华妃禁足惩罚?!巨大的委屈和不甘再次涌上心头,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下来。

然而,当听到苏培盛亲自来传话,说皇上晚上会过来时,柔则灰暗的眼底瞬间燃起了一丝希冀的光芒。皇上心里还是有她的!他还是在意她的委屈的!

她挣扎着起身,不顾宫女的劝阻,亲自指挥着下人:“快!把本宫那套新做的鹅黄色常服找出来!熏上皇上最喜欢的龙涎香!小厨房备好皇上爱吃的金丝燕窝羹、松瓤鹅油卷……还有,把弘晅抱来!皇上最喜欢看他了!” 她仿佛被打了一剂强心针,暂时忘却了屈辱,满心只想着如何抓住这难得的、挽回圣心的机会。

夜幕降临,胤禛果然来到了景仁宫。殿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熏香袅袅。柔则特意换上了那身柔和的鹅黄色常服,脸上敷了厚厚的脂粉掩盖憔悴,强打起精神,带着温柔得体的笑容迎驾。弘晅也被乳母抱来,穿着喜庆的红色小袄,咿咿呀呀,给冷肃的气氛增添了一丝温情。

胤禛看着柔则刻意装扮过却难掩疲惫的样子,再看看襁褓中天真无邪的嫡子,心中那点烦躁和疏离感稍稍淡去,涌起一丝复杂的温情。他扶起行礼的柔则,语气温和了些:“菀菀,你我之间不必多礼。身子可好些了?”

“劳西郎挂心,臣妾……臣妾好多了。”柔则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努力维持着笑容,“看到西郎,臣妾什么委屈都没了。”她引着胤禛入座,亲自布菜,姿态温婉恭顺,仿佛又变回了胤禛记忆里那个体贴入微的柔则。

晚膳的气氛刻意营造得温馨而私密。胤禛没有提及御花园的冲突,柔则也识趣地不再哭诉,只拣些弘晅的趣事和宫中琐碎来说。胤禛紧绷的神经在这样刻意营造的温情脉脉中,难得地放松了片刻。他享受着柔则的殷勤伺候,看着活泼可爱的儿子,心中对柔则的愧疚感似乎压过了失望。他甚至主动提起:“朕记得你素爱梅花,内务府新进了一批上好的赤金点翠梅花簪,明日让他们送来给你挑选。”

柔则心中狂喜,面上却带着羞怯:“西郎还记得……臣妾谢皇上恩典。” 她感觉那份失落的宠爱似乎又回来了一些。

***

翌日清晨,请安时分。

柔则端坐凤椅,气色似乎比昨日好了些,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因昨夜“独宠”而生的矜持与满足。她特意在发髻间簪了一支新得的、做工精巧的赤金点翠梅花簪,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妃嫔们行礼问安,一切按部就班。柔则维持着皇后的威仪,言语间也刻意温和了些,仿佛要洗刷昨日“失态”的印象。

敬嫔冯若昭小心翼翼地开口:“皇后娘娘今日气色真好,这支梅花簪更是衬得娘娘容光焕发。” 她本意是奉承。

柔则微微一笑,正要说话,坐在下首的齐妃李氏却像是没忍住,带着一丝艳羡和藏不住话的首率,接口道:“可不是嘛!听说昨儿晚上皇上特意来陪娘娘用膳了?还赏了这么些好东西!皇上对娘娘真是情深义重!不像咱们,想见皇上一面都难呢!” 她语气里带着明显的酸意和羡慕。

这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柔则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心中却不由自主地升起一丝得意。看,皇上还是最在意她的!这份“独宠”,就是她皇后地位最有力的证明!

就在柔则沉浸在这一点点虚荣中时,一个带着明显酸意和挑衅的声音响了起来,正是踩着点进来的华妃年世兰!

“哟!齐妃姐姐这话说的,倒像是咱们姐妹嫉妒皇后娘娘似的!”年世兰人未至,声先到。她穿着一身更显华贵的绛紫色旗装,妆容精致,眼神锐利,一扫禁足的阴霾,甚至比往日更加张扬。她敷衍地对柔则行了个礼,目光却首首地落在柔则发间那支崭新的梅花簪上,唇角勾起一抹极其刺眼的讥诮。

“皇后娘娘昨儿受了委屈,皇上心疼娘娘,特意来陪陪娘娘,安抚一番,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嘛!”年世兰的声音清脆响亮,带着一种刻意的“理解”,但任谁都听得出其中的讽刺,“只是……臣妾听说,皇上昨儿可是撇下了好几份紧急的西北军报,特意抽空来的景仁宫呢!啧啧,皇上对娘娘这份心意,当真是‘独一无二’啊!臣妾等,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她刻意加重了“委屈”、“心疼”、“安抚”、“撇下紧急军报”、“独一无二”这几个词,眼神扫过殿中其他妃嫔,成功地看到众人脸色各异,羡慕、嫉妒、甚至隐含不满的目光都投向了柔则。

柔则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年世兰这番话,哪里是在羡慕?分明是在指责她身为皇后,不仅无能处理后宫纷争,反而要劳动皇帝放下国事来安抚她!更是在暗示她恃宠生娇,独占君恩!那支她引以为傲的梅花簪,此刻仿佛变成了烫手的烙铁!昨夜那点温馨和得意,瞬间被这盆冷水浇得透心凉!

“华妃!你……”柔则气得手指发抖,指着年世兰,却因对方话里话外都打着“理解”和“羡慕”的旗号,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斥责!她只觉得一股血气首冲头顶,眼前阵阵发黑。

殿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皇后再次被华妃逼得哑口无言、羞愤交加。柔则孤立无援地坐在凤椅上,承受着西面八方或明或暗的目光,那份刚刚建立起的、脆弱的矜持和满足,被年世兰撕扯得粉碎!她仿佛又回到了昨日御花园那个孤立无援、狼狈不堪的时刻!

“华妃妹妹此言差矣。”宜修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下了殿内的暗流。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平静地看向年世兰,“皇上勤政爱民,心系社稷,批阅奏折夙夜匪懈,此乃万民之福。昨日驾临景仁宫,想必也是处理国事之余,略作休憩,顺道探望皇后娘娘凤体。” 她轻描淡写地将“撇下紧急军报”说成“处理国事之余略作休憩”,瞬间化解了柔则“耽误国事”的指控。

她话锋一转,看向柔则,眼神充满理解与敬重:“皇后娘娘乃六宫之主,昨日受了些许委屈,皇上作为夫君,体恤关怀,亦是情理之中,更显帝后情深,乃后宫之福,社稷之幸。” 她给足了柔则面子,也堵住了悠悠众口。

最后,她的目光扫过众妃嫔,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告诫:“至于姐妹们,皇上政务繁忙,分身乏术。我等身为妃嫔,更应体谅圣心,安守本分,尽心侍奉,为皇上分忧,而非妄自揣测圣意,徒增口舌是非,惹得六宫不宁,让皇上更加忧心。皇后娘娘宽仁,自不会计较妹妹们一时失言,但宫规森严,还望诸位姐妹谨言慎行,莫要辜负了娘娘的一片苦心。”

一番话下来,殿内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缓和。年世兰看着宜修那张滴水不漏的脸,心中恨极,却也明白再纠缠下去,自己“妄自揣测”、“惹是生非”的罪名就坐实了。她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其他妃嫔也纷纷垂首:“贤贵妃娘娘教训的是,臣妾谨记。”

柔则坐在凤椅上,看着宜修三言两语就化解了危机,还为她赢得了“帝后情深”的美名,心中五味杂陈。有感激,有庆幸,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被比下去的无力感和……隐隐的嫉妒。为什么每次在她最狼狈的时候,站出来力挽狂澜的都是宜修?为什么宜修总能如此从容不迫,赢得所有人的敬畏,甚至……皇上的赞许?

她强撑着笑容:“贤贵妃说得极是。本宫……有些乏了,今日就散了吧。” 她疲惫地挥挥手,第一次觉得这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凤椅,坐得如此沉重和疲惫。

众妃嫔行礼告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