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风站在屋顶,火光映红了半边天,远处的枪声还未完全停歇。他深吸一口气,转身朝楼梯口走去。
“走!”他低声喊道,“换地方。”
林怀远和几名队员迅速收拾残余物资,带着伤员撤离。夜色中,一行人穿过小巷、绕过警哨,在破败的棚户区里重新集合。
第二天清晨,众人在一处废弃工厂内安顿下来。昨夜一战虽未全损,但也损失不小。沈风坐在角落,手里翻看着从赵虎车里带回来的情报,眉头紧锁。
“沈哥,我们不能再这样被动。”林怀远低声说,“敌人迟早会找到我们。”
沈风点头,缓缓合上文件:“是时候建立自己的情报网了。”
他召集所有骨干成员,简单说明了自己的计划。众人面面相觑,有人提出疑问:“我们现在连立足之地都难保,哪来的资源去建什么情报网?”
沈风站起身,走到一张旧地图前,指着几个关键点:“我们有盟友,有渠道,还有敌人的漏洞。只要把这些串联起来,就能掌握主动权。”
最终,众人被他说服,决定全力配合。
几天后,沈风安排人手,分别前往各盟友处传达召集令。约定地点设在一处远离市区的废弃工厂,正是之前他们发现赵虎藏匿情报的地方。
第一批人陆续抵达,李文渊带着他的联络站成员也准时出现。陈启等人则带来了各自的熟识与人脉。
“我们要做的,不是各自为战。”沈风站在众人面前,“而是把所有人手整合成一个系统——情报网络。”
他展开地图,一一讲解各个节点的位置与作用:“有的负责收集信息,有的负责传递,有的专门分析筛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但目标只有一个——掌握敌情,反制敌人。”
一名学生模样的青年皱眉:“可我们怎么确保安全?敌人对这些区域盯得很紧。”
“所以我们要分工明确,行动隐蔽。”沈风说,“比如你们学生,可以利用学校活动掩护;工人可以借助工厂流动;像陈兄这样的老手,就负责训练新人。”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确定了初步架构:以联络站为核心,分为情报组、传递组、分析组三部分,由专人负责协调。
会议结束后,众人开始分头行动。
沈风亲自带队,前往几家76号附近的商铺,安排人员打入内部。他们选中的目标包括一家烟酒铺、一间茶馆,还有一家看似不起眼的裁缝店。
“记住,不要表现得太聪明。”他对潜伏人员叮嘱,“越普通越好。”
与此同时,李文渊也在联系地下组织的老关系,试图获取更多关于特高课的消息。而陈启则带着几人,开始训练新加入的年轻成员,教授基本的伪装、跟踪与脱身技巧。
几天后,第一份来自裁缝店的情报送回。店主是个寡言少语的女人,她悄悄记下了常来店里做衣服的76号官员的名字和习惯。
“有个叫周德昌的,最近频繁出入总部,神色紧张。”她在纸上写道,“听说是要开紧急会议。”
沈风看完情报,递给林怀远:“查这个人。”
林怀远立刻行动,通过一位曾在76号当差的线人打听,果然确认了这名周德昌的身份——他是赵虎的旧部,现在己被调入特高课,参与重要行动策划。
“看来敌人要动手了。”沈风沉声道。
接下来的日子里,情报网络逐渐完善。他们建立起一套简易但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包括暗号、密语,甚至利用报纸上的广告栏传递讯息。
有一次,传递组的一名女学生差点被巡逻队拦截。她机智地将情报卷进发髻,装作醉酒踉跄,成功混入夜市人群。
“干得漂亮。”沈风事后表扬她时,她只是淡淡一笑:“我父亲就是死在76号的手下,我只是想让他们知道,我们也有人。”
随着情报不断汇总,分析组也开始发挥作用。他们在一堆零散信息中梳理出敌人的动向,并预测出几次可能的清剿行动。
一次,情报显示特高课将在三天后突袭一处地下印刷厂。沈风立即通知相关负责人转移设备和人员,结果敌人扑了个空。
“这帮人怎么回事?”特高课头目愤怒地拍桌,“难道他们长了千里眼?”
而此时,沈风正坐在地下室里,看着墙上贴满的地图与线索图,心中第一次有了些许底气。
他拿起一支铅笔,在地图上圈出一个新的地点:“这里,是我们下一个据点。”
林怀远凑过来:“你打算让谁去?”
“我自己。”沈风说,“有些事,必须亲自确认。”
当晚,他便乔装成一名货商,混入城东一处仓库区。那里的老板是他以前在76号认识的一个老油条,如今靠走私谋生。
两人寒暄几句后,沈风开门见山:“我想租你个库房,长期用。”
老板犹豫了一下:“你是……还在干那个?”
沈风没有否认,只笑了笑:“你知道越多,对你越没好处。”
老板叹了口气,点点头:“行吧,我知道你小子胆子大。”
沈风离开仓库时,天己快亮。他走在冷清的街道上,突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他不动声色地拐进一条小巷,贴着墙根蹲下。片刻后,一个身影闪进来,压低声音:“沈哥,出事了!”
“什么事?”
“我们在裁缝店的人失踪了。”
沈风心头一紧:“什么时候的事?”
“昨晚收工后就没回来。”
他沉默片刻,抬头看向对方:“马上通知所有人,提高警惕。”
那人点头离去,沈风却站在原地没动。他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心中隐隐有种预感——敌人己经察觉到了他们的存在。
而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