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弯弯,荒草萋萋。
在一大片松林的后面,可以看到一点缥缈的火光。
那边有一座紧靠陡壁的石屋,屋顶覆盖着厚厚的松针和苔藓。
木门里面,燃烧着松明火把,散发着一股的松脂香。房间不大,仿佛只有一张木板小床。
有人在黄梅的身后咳了一声,才用沙哑的声音问道:“你就是大公了身边的黄秘书吧?”
黄梅还是吓了一跳,回过头看到一个身体佝偻的老头子,满头银发。
“周家大小姐让我先到山上避难!”
黄梅知道,在平民百姓的面前最好不要提陈家人。说到周家,那才是有口皆碑。
“大小姐给我说了,己经在祠堂里给你腾了一间小屋子,我现在就带你过去。”
黄梅摇了摇头:“我是外人,怎么能住在周家的祠堂里?”
老人径首就往坡上走,走了好几步才回过头说:“我们周家祖祖辈辈都以怀仁养德,你有无妄之灾,我们哪能不管?去年,大小姐落到监狱里,也得到了你的照顾。”
爬上一个缓坡,就能看到庄严肃穆的周家大祠堂了。又高又大的石牌坊后面,有一个三进的西合院。刚到门厅,一个等在那里的女佣就接过黄梅手中的包袱,小声地说:“在里面,大小姐和孩子都己经睡下了。你就住在小客房的旁边,我就在你的隔壁!”
老人还是吩咐说:“杨妈,你给客人烧祸热水,暖一暖身了。”
“知道!己经烧好了!还准备了一碗新鲜的藕汤!”
杨妈有西十来岁,身材微胖,手脚麻利。她帮黄梅收拾好住处,就去厨房将热气腾腾的沙田红藕汤端了过来。
“黄姑娘别见外,我总说好人有好报,这不是吗?”
黄梅不知道杨妈为什么会这么说,何况自己还能叫好人吗?这些替百草堂做了多少昧良心的事,结果是弃之如破履。
端着飘着点点油星的红色藕汤,黄梅心头一热,双手微微颤抖。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从小到大盼了多少年,黄梅没有想到自己还能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
夜里,黄梅睡得很踏实。第二天,日上树梢才睁开眼睛。可以听到门厅的侧院里有鸡叫声,还有院子外面的鸟鸣声。
打开房门,杨妈正坐在一个大木盆前面,用刚出的米汤浆洗好的床单。
看到黄梅走出房门,杨妈亲切地说:“卫生间在这排房子的当头,你的早饭都温在厨房的铁锅里了,自己去拿。喜欢吃泡菜,就到坛子里捞。”
这样最好,太客气反而不方便。
这个侧院在门厅的西面,有一排面向北方倒座房。这里的西当头是供下人使用的卫生间,可以洗些东西。接着是一个杂物间,里面放了一些旧柜子和卫生工具。接着是厨房和食堂,更靠近门厅一点还有客房和杨妈的屋。
现在,这里好像只有杨妈一个人。
正门里面,可以听到一个小丫头的歌声和一个婴儿的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