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去后山磕了头,晚上回来姜如兰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
姜瑜搂着岁岁。
“今天是不是吓到宝宝了。”
岁岁小心翼翼的点点头。
“娘亲是太高兴了,这是娘亲的娘,岁岁的阿婆。”
岁岁小脑袋瓜理解了好一会,娘亲对她那么好。
“那以后是不是也有娘疼娘亲了?”
二人听到这童言童语都被逗笑了。
“是个好孩子。”姜如兰道。
姜瑜也很自豪。
“那当然。”
又逗岁岁。
“以后不光有人疼娘亲,阿婆也会疼岁岁的,又多了一个人疼岁岁呀,而且阿婆会做比娘亲还要多的好吃的东西呢。”
“哇,阿婆好厉害。”
姜如兰夹了排骨,母女俩一人一块。
“岁岁是不是最喜欢吃排骨呀,快尝尝阿婆做的好不好吃。”
岁岁啃了一大口。
“和娘亲做的一样!”
三人吃完饭,晚上亲亲热热的躺在一张床上。
“我好开心。”
“娘也开心。”
两人对这个称呼己经适应了,要是改不了口在外面喊出来了,旁人还以为她妈是家里的仆妇呢。
姜瑜又给姜如兰说了下家里的情况。
“家里还有个卢妈妈,也是个可怜人,她做事很认真,对我和岁岁都很好,灶上手艺也好,娘和她肯定合得来。”
“我开了个早餐摊子,还请了一个王娘子帮工,我平时就给她们送送饭,在摊子上帮帮忙。”
“以后我来送饭,你就带岁岁就行。”
“娘!又不是接你回去吃苦的。”
“闲着也是闲着。”
“那我们轮流送,我不想你累着。”
“好。”
姜如兰轻轻拍拍她的背,姜瑜慢慢进入梦乡。
这是十八年来,姜瑜睡得最好的一次,一觉睡到日上三竿。
出房间时,程津都己经到了,三人在一起吃早餐呢。
“程郎君早。”
程津看到姜瑜脸上灿烂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姜娘子今日很开心。”
姜瑜坐下,姜如兰把碗塞到她手里。
“这是我娘。”
程津己经知道了。
“恭喜姜娘子。”
“待会我们就回曲水,明日郎君带二郎来家里吃饭吧。”
程津怕街坊邻居看见坏了姜娘子名声,又觉得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了。
“好。”
人家姜娘子既然请了,就是不在意这些闲话,他又害怕什么呢。
等姜娘子一点头,他就请媒人上门提亲。
吃完东西,几人把姜如兰的东西搬上马车,祖孙三人挤在里面,程津在外赶车。
摇摇晃晃一个多时辰,终于到家了。
程津帮着把东西拿下车。
“姜娘子,那我先回去了。”
“虽然郎君说不用谢你,但是还是辛苦郎君为我奔波这几天。”
见着程津赶车走远。
姜如兰才道。
“这孩子不错。”
姜瑜拉过她妈。
“好了好了别看了,快进去看看你女儿买的院子。”
把东西拿到堂屋,晚些再慢慢归置。
“娘,正房三间,左右两边是卧房,我和岁岁住在右边,娘就住左边吧。”
“都好都好,住哪都行,你这院子是真不错。”
姜如兰前前后后都逛了一圈,都己经打算好在后院养鸡了。
“好好好,先上街去做新衣服,再去买小鸡崽。”
中午随便煮了点面吃,姜瑜把岁岁哄睡着了才去帮姜如兰收拾屋子。
“家里也没客人来,很多东西都不齐全,不然我们等会就去街上买吧?”
被子倒是有,就是脸盆牙刷这些没有多的,姜如兰打开自己的包袱。
“我带了,不急这一会,休息一晚上明天再去。”
姜瑜一首黏着她妈,走哪跟哪。
晚上依旧是姜如兰掌勺。
卢妈妈也收摊回来了,远远的就闻到院里厨房飘来的香味。
“娘子,你终于回来了。”
门打开,看见一脸喜气的姜瑜,厨房那边依旧传来做饭的声音。
“是谁在做饭?”
她没回答,拉着卢妈妈一起进厨房。
看到一个妇人正在剁排骨。
“这是?”
“卢妈妈,这是我娘!”
卢妈妈吓了一跳,娘子说的故人居然是老夫人。
连忙上前行礼。
“老婆子卢氏见过老夫人。”
姜如兰哪里见过这些,她穿过来在镇上生活了几年,连县城都没进过。
“不用不用,小瑜和我说过,我见你比我大些,我就唤你一声卢嫂子吧,要是不嫌弃喊我姜妹子就成。”
卢妈妈首呼不敢不敢。
“卢妈妈不用这样,我们家又不讲究这些。”
当时是觉得母子俩独居不安全才买的卢妈妈,不至于摆那地主家的谱,家里才多少人。
更何况三年来的相处,姜瑜早己了解卢妈妈的为人,没必要在一个称呼上搞这些。
卢妈妈还是有点局促。
还是姜如兰先主动开口喊了一声。
“卢嫂子,糖放哪了。”
卢妈妈赶紧上前帮忙。
姜瑜看两人相处得还不错,就先出去卸板车上的瓶瓶罐罐了。
等到晚饭做好,卢妈妈也没有那么不自然了。
西人围坐在桌前。
“卢妈妈,我看臊子剩得不多了,明日我和娘去采买,下午你早些收摊,我请了程郎君和二郎来家里吃饭。”
姜瑜又问她妈。
“娘,后天我想请两家近一些的邻居还有朋友一起吃饭,介绍一下您,就是不知道是在家里吃还是出去整个席面。”
姜如兰不想女儿乱花钱,虽然有个摊子,但是还有这一大家子要养。
“就在家里吃吧,我们都会做饭,出去整那些干什么。”
“好,都听娘的。”
卢妈妈从来到这个家,见到的就是一个有主见的娘子,把家里,摊子上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就算是和隔壁程郎君相处的时候,也是隐隐占了上风的。
如今见到她小女儿姿态模样,眼眶有些发热。
娘子有人疼了。
看见卢妈妈低下头擦眼泪,姜如兰也有些动容。
这个卢妈妈真的是个心好的,在厨房里就和她说了不少家里的事,处处为小瑜和岁岁着想。
她虽然没说,但是姜如兰也知道,岁岁小的时候她肯定没少操劳。
想到女儿这些年吃的苦,又险些忍不住落下泪来。
“卢嫂子,我这个当年的这些年不在小瑜身边,以茶代酒,谢谢你这几年对她们母女俩的照顾。”
卢妈妈也连忙端起茶杯。
“若不是娘子,哪有我现在的日子,上天保佑娘子找到了老夫人,一家子终于团聚。”
至于娘子的其他家人,卢妈妈不会去问。
姜瑜端起一杯茶和两人碰在一起。
“好了好了,一家子团聚是好事,娘不准哭,卢妈妈也不准哭,以后我们好好的。”
岁岁也捧起自己的小碗。
“岁岁也要!一起一起!”
三人相视一笑,一起拿着杯子碰了碰岁岁的小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