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清凰本来没打算这么早行动,但这可是相府逼的,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一道密令从相府中传出,分散向城中的各个店铺。
而相府对于即将要面对的困境也浑然未知。
相府大厅。
虞相坐在堂中,对自己儿子嘱咐,“这次去拜见杨先生,你可得机敏一些,不要堕了为父的名声。要知道他可是当代大儒,连圣上都对他另眼相看。”
说着走向虞明瑾,打量着自己这个十分看重的儿子,只是可惜天赋差了点,也被夫人养得天真短视了些。
“若你能拜杨先生为师,不管是以他的才学还是人脉,对你以后入仕都是一大助益。”
所以他对于今天的拜会更是格外重视。
虞明瑾皱眉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咽了回去,只恭顺行了一礼,“是,父亲。”
见他这幅情态,虞相有些不满,正想训他几句,虞夫人便拿着礼单站在了儿子面前。
“老爷,这是礼单,你看看还有什么遗漏?”
说完还偷偷给虞明瑾使了个眼色。
“你可知惯子如杀子,有你这样的娘,他才会像现在这般庸碌。”虞相因为最近被虞清凰气的没处发,语气不小心就重了些。
虞明瑾攥紧拳头,努力忍耐还是没压制住,“我不屑像父亲那般钻营,即便不靠您,我也能考上科举!”
夫子之间剑拔弩张,虞夫人拉扯了半天才让两人消气。
虞相翻开礼单,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怎么就这么点东西?”
虞夫人眼睛心虚的转了转,“最近底下庄子和铺子收益都不好,府上的开支也大,最近又刚修复了祠堂,实在是有点吃不消了。”
听到解释,虞相紧皱的眉头也没舒展太多。
火烧牌位的那件事,就像根钉子一样钉在他心头。
就连他在朝上也能听到几句风言风语。
他想动手,却总未找到时机,再加上那丫头又招来了一个喜怒无常的九千岁。
虞夫人见他没再追问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为表诚意,一家人都一同出府前去拜访。
虞明瑾在出府前,朝着西厢院的方向看了看。
“母亲怎么不叫上清凰。”
因为祠堂事件当时,他并未在家,所以并未亲眼看到当时情况。
虞夫人冷哼一声,“你这个当哥哥的倒是还念着她,她可差点没把我们相府给烧了。”
虞清婉也在旁边适时补刀,“现在妹妹是九千岁的人,想必也没把我们相府看在眼里,哎,只希望她早日想明白,我们这些亲人才是真心待她的人。”
“清婉说的是,好好晾她几日,也不知哪学了这些不三不四的勾当。”
西厢院的虞清凰自然不知这一幕,她还乐得悠闲。
杨先生的庄子在明山山上,出城几里就到了。
因为早已经递过拜帖,所以刚到便看到杨府的管家在门口相迎。
一家人跟在管家后面来到花厅。
堂中坐着的正是杨先生,只见他四五十多岁的模样,蓄着长须一派儒雅和沉稳的大学究模样。
杨先生从几人身上扫过,似乎没看到期望之人,有些失望的收回视线,态度就很一般了。
虽然他本身并没有官身,但对于虞相这个丞相,也只是起身拱手行了一礼,便请虞相对坐。
那一番气度,仿若面前的不是当朝宰执,而只是个普通人。
显然并不畏惧权势。
对于这种大儒,有点气节是当然的,虞相也不在意。
将手中的礼单奉上。
“一些薄礼不成敬意,希望杨先生不要嫌弃。”
杨先生微微抬手,旁边的管家替自家主人接过,看都没看就退下了。
“虞相携家眷而来,不知所为何事?”
也不知道那杨先生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虞相拱了拱手,“虞某听闻杨先生大名,今日特意带着家眷前来拜会,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为我家犬子求学而来。”
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说气话来自然是弯弯绕绕。
“我在外也常常听闻虞相的事迹,可惜很不巧,我在五年前就说过,不收弟子。”
管家替他们这些客人端上茶水,忍不住开口,“刚才侍郎府和尚书家的才走呢,那两家的公子可都是出名的才子,我们老爷都没答应呢。”
语气里都是骄傲。
虞相他们在上山的路上,确实看到了两队的马车先后脚离开。
真正的大家是所有人竟相争捧的对象,就算是得到他的一句点评,也许就能改变一生。
杨先生看了一眼管家,管家这才讪讪的闭嘴退下。
“我这孩儿一心仰慕杨先生的才学,特意从琼州赶回,也是抱着一份期许。”虞相给了虞明瑾一个眼神。
虞明瑾起身端端正正的给杨先生行了一礼。
“既然虞公子如此真诚,那我就考考公子学识。”
虞明瑾对自己很有信心,直接便答应下来,“请先生赐教。”
杨先生便当场出题。
没多久虞明瑾便交上了自己的答案。
杨先生扫了一眼,缓缓摇头,“灵性不足,稍显匠气。”
这句评语给还胸有成竹的虞明瑾沉重的一击,他都有些对自己人生产生了怀疑。
虞清婉突然站起身,“杨先生,要知道拙玉也需要雕刻才能成材,先生又怎知,我兄长不是那块待雕琢的宝玉。”
说完又吟了一句诗,那首诗她上一世听虞清凰念过。
上一世这句诗惊艳了所有人,也包括恰巧参加宴饮的杨先生,直接夸赞一句,“女郎之才不输天下那些庸碌之才。”
所以她牢牢的记住了,并在虞清凰之前念了出来。
那自己也能用才女的名义造势。
所有人根本没想到虞清婉会在此时出头,都被怔愣住了,虞夫人却有些不高兴,虽然清婉这个女儿她也很是喜欢,但比上虞明瑾的前途,就不是那么够看的了。
杨先生听完却是眉头一皱,“这诗可是小姐原创。”
那眼神看得虞清婉有些发虚,但她还是勉力撑住。
“自然是小女子所作。”
杨先生却只是冷笑一声,“这诗我之前就曾有幸从一人口中听过半句,没想到不知何时便成了虞小姐的了。”
虞相见她出头本不想说什么,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能得杨先生一句夸也是好的,但现在却被当场戳穿,真是丢他的脸。
“退下,还嫌在杨先生面前不够丢脸。”
杨先生抿了一口茶,却话风急转。
“其实收下虞公子也不是什么难事,说来我和虞相爷一家还是有些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