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的眼中,也是多了几分欣慰。
自己三个儿子里面,总算是有一个争气的了。
杨妃的事情,旋即也是抛之脑后。
毕竟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若非是李世民方才那一脸无辜的样子,她也不会提起来。
“陛下,稚奴能打造出盛世,还是您居功至伟,若无贞观之治在前,为其打下基础,他万不能成此大业。”
浅浅的夸赞了一下李世民。
毕竟方才接二连三的给李世民甩了脸色,适当的也要满足一下自家夫君的成就感。
这便是长孙皇后的驭夫之道。
果不其然!
李世民听到长孙皇后的话,笑容止不住的从嘴角溢出。
对一个男人来讲,有什么能比得上心爱之人的夸赞与崇拜,让自己来的更开心呢?
但是个死傲娇的李世民,嘴上却还是谦虚的不行。
“哈哈哈!”
“固然有朕的功绩在其中,但这主要还是稚奴吾儿,有治国之才,值得夸奖。”
陈慕的心中长舒了一口气,可算是让李二开心起来了。
正当他想告退的时候,却听到李世民再次发问。
“陈慕,既然你说稚奴未来打造了盛世,那……在你看来,朕是否……应该还是如历史中那般,放弃承乾呢?”
不愧是一代明君!
在兴奋之余,也是捕捉到了关键的信息所在。
历史己经证明了,李治可以做一个好皇帝,并且还能青出于蓝,打造更好的盛世。
而李承乾,并未经过历史的考验。
所以,到底让谁继承这个庞大的帝国……这便有了争议。
陈慕听到李世民这个疯狂的想法,顿时有些愕然。
李二啊李二!
你怎么想一出是一出?
李治固然打造了盛世,可这家伙未来把大唐给丢了。
陈慕顿了顿之后,并没有正面回答李世民的问题,而是看向了长孙皇后。
“不知皇后娘娘,意下如何?”
闻声,长孙皇后也是陷入了沉思当中。
不论是李承乾,还是李治,都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
那……出于对大唐的考量的话……
长孙皇后的眉头皱了又皱,半晌后,开言道:
“若稚奴真是有所作为的明君,或可考虑一二,你觉着呢,陛下?”
李世民点点头,正色道:“是可以考虑一下稚奴,不过在这之前,得先知道稚奴未来的功过究竟几何,再做考量。”
于是!
李世民再次看向陈慕道:
“你把稚奴未来登基之后,在位期间的功过,都细细说与朕与皇后。”
“切记!”
“万不可有半点儿疏漏!”
此事关乎储君之废立,李世民自然是要慎之又慎。
让陈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下轮到陈慕的心中犯怵了!
坏了!
好不容易让李二开心起来。
哪曾想这老小子,想一出是一出,哪壶不开提哪壶。
“晋王李治登基之后的功,大概就是我之前跟您说的那些……要说补充的话,他将科举制又完善了,使得人才选拔上,更进一步。”
“至于这过嘛……”
说到这里陈慕有些语塞,他顿了顿之后,看向李世民道:
“陛下,臣觉得,有些事情,其实是没有必要知道的那么清楚。”
毕竟李治这货最后算是把国丢了!
陈慕实在是不想在同一天内,接二连三的打击李二了。
当然了!
主要是怕李二承受不住,反过来迁怒于自己,那不是扯犊子?
于是,说完之后,陈慕更是试探性的补充道:
“要不就别说了,您觉着呢,陛下?”
李世民一看陈慕这德行,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一旁的长孙皇后,心中也是多了几分紧张。
不过李世民转念一想,都开创盛世了,能犯什么大错?
是了!
在开创盛世的功绩面前,大错不算小错,小错不算错。
李世民在心中开导顺畅之后,旋即带着笑意,看向陈慕道:
“稚奴都开创盛世了,什么错都可以原谅。”
“况且,朕的承受能力没你想的那么差。”
“但说无妨,可你记住了,必不能有半点虚言!”
得!
眼看李世民自己都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了,并且再三强调让自己说真话,不能有虚言。
那陈慕能怎么办呢?
只好是顺从他了!
“行,陛下能有如此开阔胸怀,想的这么开,那我就实话实说了。”
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开口。
在李世民以及长孙皇后的注视下,陈慕淡淡道:
“晋王李治登基之后,诚然开创了盛世,但行事却是处处受到功勋集团的掣肘。
身为皇帝,自是不甘心,于是他将一部分权力,分给了他的皇后,也就是你的那位妃子。
他这个皇后也是蕙质兰心,于权谋上,颇有天赋。
处理政务得心应手,在他们夫妻二人的合力下,功勋集团不复之前的嚣张。
再后来……嗯……李治驾崩之后,他这个皇后吧,可能是尝到了权力的滋味,舍不得松手。
然后!
她就选择了谋朝篡位。
自此,大周建立,代替了大唐。
而李治的皇后,你的妃子,也成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皇帝。”
“那个……不知道陛下,您觉得这个错,能原谅不?”
亡国了!
这是李世民夫妇听完陈慕一番话的第一反应。
这个小畜生,竟然成了亡国之君!!!
李世民面沉如水,但脸上竟然没有浮现丝毫怒色。
此前只是儿子们不孝,发发脾气!
可,国没了!
此乃惊天大事,越是大事,越要保持冷静。
李世民身为一代王者,很快强行压住心头的愤怒,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很快!
他脸色铁青的看向陈慕,沉声道:
“陈慕,你告诉朕,此前你曾说过,大唐历二十一帝,国祚289年,难不成是欺君???”
确实!
刚穿越过来的第一夜,陈慕确实将大唐的国祚告知了李世民。
此时的陈慕也知道,现在不是再逗李二的时候,旋即拱手正色道:
“陛下,臣岂敢欺君。”
“她毕竟是女儿身,能做一世帝,己是万幸,忠于李唐天下的臣子,不在少数。
出于种种原因,此女临终之际,将皇位传给了她与李治的儿子,再次还政于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