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火急火燎的调转马头,第一时间想到逃往安全区域。
然其胯下马匹刚转半身,一斗大黑影裹挟着劲风凌空落下。
靳歙暗叫不好,俯身蓄满浑身力道,双手紧握硕兰枪高举头顶。
他深知项羽力能扛鼎,故而急中生智。
看似长枪平举,实则左手并未使出全力。
待那斗大兵器落下之际,只一个闪身,再稍加泄力,便可趁着项羽失手那一刻火速逃离。
在项羽手下逃跑,不丢人。
唯有活着,才有机会聚集人马消灭项羽。
他怀揣小心思,嘴角微动,思绪飞转间好似看到了封侯拜相时的高光时刻。
“锵”
靳歙先闻金属断裂声,再觉脖颈一沉,后见自身连同胯下马匹齐齐矮了下去。
他眸中惧意未散,煞白的面庞上充斥疑惑。
想要看清发生了什么事,却顿感身体己不受控制。
待其身躯扑通一下侧倒在地时,终于知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高估了自己,同样小看了项羽。
在项羽暴怒之下,那力劈华山一击,又岂是他一个中流武将可以抗衡的。
闪身泄力,想法虽好,可现实无比残酷。
重击之下,硕兰枪金属柄当场折断。
虎头盘龙戟力道不减,生生将靳歙倾斜着一劈两半。
连带着,还将其胯下马匹震死当场。
器断、人死、马亡,力道之大可想而知。
主将被阵斩,目睹这一幕的汉军掌旗兵紧拉缰绳,皆面露惊愕。
他们实难相信,到底何种力道,竟能将己方主将劈成两段。
没时间令其怀疑人生,后续楚军己杀至近前。
长戟、长枪齐出,百十个掌旗兵相继落马。
桓楚夺过汉军将旗,一把扯下旗面揣入怀中。
因主将阵亡、将旗被夺,汉军士气沦丧,纷纷调转马头逃往本阵。
项羽窥探出战机,持戟怒喝道:“掩杀过去,杀。”
楚军人人精神为之一振,紧追汉军骑兵不放。
————
远处高地之上。
刘邦看得真切,一脚踹开面前的巨盾,伸手指向正前方怒骂道:“不堪一击,简首不堪一击!”
他令两万骑兵出击,本为阻挡楚军兵锋。
即便不敌,至少也能消耗楚军兵力。
实难料到,只一盏茶功夫,靳歙被阵斩,两万骑兵溃不成军。
就算两万骑兵全部阵亡,于局势而言并无太大影响。
毕竟汉军人数占据优势,又有严阵以待的步军阵列。
可汉军骑兵溃逃在前,楚军骑兵追击在后。
如此一来,楚军便可肆无忌惮的尾随冲阵。
冥冥之中,汉军逃兵竟成了楚军的挡箭牌。
刘邦深知不好,抬手怒指前方,“近至阵前者一律射杀。”
“诺。”
刘邦抬手,“敕令右翼骑兵增援,务必挡住楚军攻势。”
“诺。”
传令官应道,匆匆离去。
张良、陈平相视一眼,并未开口阻止。
他们深知,此属无奈之举。
若不放箭射杀,任由楚军尾随破阵的话,那局势将不受控制。
中军高台上,两面旗帜落下。
六万汉军步卒如雕塑般伫立,严阵以待。
而周勃统帅的右翼骑兵,亦快速驰援。
放眼整个后军局势。
但见汉军阵列最前沿,巨盾整整齐齐横亘三排。
那些巨盾足有半人高、近乎三尺宽。
其主体坚木,外有金属蒙皮,铸有统一瑞兽浮纹。
内有把手,名为内扞,利于士兵持握。
巨盾后,盾牌手俯身肩抵,双手持握内扞,神色肃穆。
巨盾手一侧,身着重甲的长戟、长枪兵鳞次栉比,各司其职。
那将近西米长的长戟斜倚巨盾之上,尾端同地面相抵,锋利的戟刃仰指正前方。
于长戟兵一侧,分别矗立一员长枪兵。
对敌时,可配合长戟兵于长短距离上进行攻杀。
三排巨盾之后,数排弓弩手、弓箭手、弩车兵依照其射程距离前后分列。
一旦敌军进入有效射程,其远距离攻击力将成为敌人的噩梦。
再后方,则是各类后续兵力和支援兵种。
于冷兵器之世,大规模决战绝非一拥而上的冲锋,亦非仗恃人多即可取胜。
仅有严密阵型尚不足,尚须有进退得宜之号令。
所谓号令,乃依托各类旗帜、战鼓、牛角号、金鸣声等,来统一调度、指挥。
譬如。
战鼓擂动,即为进击。
金钲鸣响,便是后撤。
即便明了进击与后撤,亦须依循鼓点节律、金钲声之缓急,以判断进退速度。
言归正传。
汉军阵列枕戈待旦,弓箭手亦蓄势待发。
当楚军骑兵追赶着汉军骑兵来至阵前时。
随着一面旗帜的落下,汉军阵列中万箭齐发。
霎时间,漫天箭雨自空中落下,大量汉军溃兵如同下饺子般跌落马下。
密集的箭雨中,连人带马被射成一个个超大号的刺猬。
后有楚军追击,前有己方大军挡道,一时间,败退的汉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肉夹馍。
汉军骑兵愕然,反应过来后立即驱马沿着己方军阵向着侧翼逃离。
他们调转了方向,楚军依旧尾随。
看其架势,俨然不愿放过这群人肉盾牌。
一逃一追之间,汉军骑兵付出了极大伤亡后,终于来到了阵列左翼。
这里是他们大本营,同样也是他们的出发点。
然而世事难料、物是人非。
随着战败的发生,这里的守军不仅未接纳,还同样向他们射来密集的箭矢。
连番打击之下,汉军骑兵死伤惨重。
仅剩的数千骑兵被杀的急了眼,恼怒之下调转马头发起了反击。
迎头一个照面下来,汉军骑兵不敌,再次选择了拔马逃窜。
正所谓欺人自欺。
仅剩的千余骑兵进退无门,慌不择路之下,高举兵刃杀向了汉军阵列。
他们只想活着,而所有人都不给活路。
此刻,幸存的汉军骑兵恼了。
既然生路无门,那便一起死。
在千余骑兵的引领下,汉军左翼阵列轰然一声巨响,硬生生被撞开一条大口子。
非汉军骑兵悍勇,实则是左翼阵列同正面相比,防御力属实弱的不是一星半点。
正面上有三排巨盾,又有汉军中最为精锐的兵种和远程攻击力量。
而左翼仅有一排巨盾,弓箭手也少得可怜。
在这一击之下,汉军左翼一触即溃。
还未等汉军反应过来,后面尾随的楚军顺着突破口鱼贯而入。
接踵而至的周勃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