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二年春,乍暖还寒。朝鲜战场上的战事依然胶着,但国内的生产建设却己如火如荼。然而,黄建国的课堂上,气氛却显得格外凝重。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在沙盘上模拟志愿军的英勇反击,而是将话题引向了一场古代的著名败仗。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谈谈失败。”黄建国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知道,谈论失败,尤其是惨痛的失败,需要巨大的勇气,但更需要深刻的反思。他用木棍在沙盘上划出一片混乱的区域,几面红旗东倒西歪,蓝旗却步步紧逼。
“如果一支军队,指挥系统混乱,多个将领互相掣肘,各自为政,调度失灵,那会发生什么?”他没有首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们思考。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似乎感受到了某种沉重的气息。
“那就会导致军队大败,死伤惨重。”他缓缓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仿佛亲身经历过那样的惨痛。“就像《易经》‘师’卦的‘六三’爻辞所说:‘六三,师或舆尸,凶。’‘师’,是军队。‘或’,是或许,可能。‘舆尸’,就是用车拉着尸体回来。这是战争中最惨痛的结局,是最大的‘凶’事。因为,它不仅仅是兵力的损失,更是人心的溃散,是战略的彻底失败。”
黄建国在讲述这个战例时,无意中流露出了一丝个人情感的波动。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遥远,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到了某个血与火交织的年代。他讲到那些因为指挥失误而白白牺牲的将士,讲到那些因为内耗而错失的战机,讲到那些因为私心而葬送的胜利。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对战争残酷性的清醒认识,以及对“统一指挥”重要性的切身体会。
“‘师或舆尸’,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惨败,更是对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对人民信任的严重打击。”黄建国强调道,“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最宝贵的财富是人。如果因为指挥者的无能或私心,导致大量将士白白牺牲,那便是最大的‘凶’。这种‘凶’,会动摇国本,会消磨民心,甚至会影响一个民族的未来。‘凶’,就是灾祸,就是毁灭。”
他用木棍在沙盘上模拟着各种指挥失误可能带来的后果:错误的进攻路线,迟滞的援军,混乱的撤退。他让学生们亲眼看到,一个错误的决策,是如何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全盘皆输。他反复强调,这种“凶”的根源,在于“不统一”,在于“内耗”,在于“私心”。
“所以,‘师或舆尸’,是对所有指挥者最严厉的警示。”黄建国总结道,“它告诉我们,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关系到无数人的生死,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因此,作为指挥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以大局为重,必须做到令行禁止,绝不能让个人私利或意气用事,影响到整体的战略部署。只有统一指挥,才能避免‘舆尸’的惨痛结局。”
校长的心中,几乎可以肯定了。黄建国绝非一个纸上谈兵的教书先生。那种对失败的切肤之痛,那种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理解,分明是只有亲历者才能拥有的。他开始在脑海中勾勒黄建国的过去,一个又一个的疑问浮现出来,但每一个疑问,都指向一个更加深远的秘密。
校长回想起自己当年在战场上的经历,那些血与火的洗礼,那些生死存亡的抉择。黄建国所讲的每一个战术,每一个道理,都与他亲身经历的战争法则不谋而合。甚至,黄建国对指挥失误的分析,与他从内部渠道了解到的某些历史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让校长感到一阵心悸,他看向黄建国的目光,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欣赏,也有警惕,更有深深的好奇。
黄建国很快恢复了平静,继续讲解着统一指挥的重要性。他知道,有些情感,即使再努力克制,也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但他更知道,有些秘密,必须永远深埋。他所能做的,就是将这些惨痛的教训,化作《易经》的智慧,传递给这些年轻的生命,让他们懂得,战争的代价,以及“统一”的价值。
他希望,这些孩子能够明白,真正的领导力,不是权力,而是责任;不是命令,而是榜样。他更希望,他们能够从历史的教训中汲取智慧,避免重蹈覆辙。他所守护的,不仅仅是秘密,更是这些朴素而深刻的真理。他反复强调,无论是军队还是国家,统一指挥都是避免“凶”的关键。
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带着对“师或舆尸”的沉重思考,离开了教室。黄建国站在讲台前,看着窗外渐渐明亮的天空。他知道,前线的战斗还在继续,而他的“战斗”,也从未停止。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时刻保持警惕,因为他所守护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他看着校长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他知道,校长不会轻易放弃对他的探究。但他更知道,只要自己不露出破绽,这份怀疑,就永远只是怀疑。他就像《易经》中的“师左次”,在看似退让中,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他所能做的,就是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那些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而这份守护,将永远持续下去。
黄建国深知,他所传授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是生存的智慧。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任何一个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导致“舆尸”的惨痛结局。他希望,通过这些血淋淋的教训,能够让孩子们明白,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身居何位,都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每一个决策负责。因为,每一个“小我”的失误,都可能汇聚成“大我”的灾难。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八个大字:“统一指挥,令行禁止。”
这是他对“师或舆尸”最深刻的总结,也是他对未来最真诚的期盼。他相信,只要中华民族能够做到这一点,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能够避免“舆尸”的悲剧,最终走向胜利。这“统一指挥”的原则,是任何集体走向成功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