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工地上,阳光如烈焰般炙烤着大地,陆沉舟站在脚手架旁,他的眼神死死盯着程致。
程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东西,轻轻放在地上。那是一块混凝土试块,正是当年的 “同窗号” 试块。它己被程致砸碎,碎片散落一地,锋利的边缘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陆沉舟弯腰捡起一块仔细端详。
“看看你都做了什么!” 程致的声音带着一丝愤怒,“当年我们一起研发环保混凝土,发誓要建不会开裂的友谊。可现在呢?你的职业生涯满是污点。”程致蹲在破碎机残骸前,看着试块碎片在落日余晖中闪烁着金属光泽。
陆沉舟的心猛地一沉,他下意识地护住手,却还是被碎片割伤了手掌,掌心被玻璃碴划开的新月形伤口正渗出血珠,滴在那张褪色的设计图纸上,工装袖口沾着血迹,像被夕阳点燃的火焰。
"你满意了?"陆沉舟扯下安全帽,露出满头乱发,"因为你的执念,整个西北项目都要为此停工三天。"
程致眼前浮现出毕业典礼那天,陆沉舟将那块试块塞进他怀里的场景:
"总得有人守住我们的承诺。"少年的眸子在阳光下闪着琉璃光,"你要去西北建不会开裂的建筑,我会留在深圳让我们的友谊永不断裂。"
回忆嵌入:大学实验室,2005年春
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洒在年轻的陆沉舟和程致身上。那时的他们,风华正茂,怀揣着对建筑事业的无限热忱。实验室里摆放着各种实验设备,混凝土试块整齐排列在架子上,每一处都记录着他们为梦想付出的汗水。
陆沉舟正用滴管往养护箱里添加特种减水剂。
"我们的混凝土配方刚测出1.3%的早期膨胀率。"陆沉舟声音里带着笑意,"这种性能,足以让所有导师的既定结论开裂。"
两人相视一笑,他们正参与学校的环保混凝土研发项目,旨在探索一种更环保、更高效的建筑材料。那些日子里,他们废寝忘食,反复试验,只为调配出最佳的混凝土配方。
“对了,陆沉舟,我们是不是该给这个试块起个名字?” 程致突然说道,手中拿着一个标记笔,指向一个刚刚制作完成的混凝土试块。
陆沉舟思考片刻:“就叫‘同窗号’吧,象征着我们共同的努力和友谊。”
程致会心一笑,在试块上写下 “同窗号” 三个字。随后,两人击掌为誓:“无论未来怎样,我们都要建不会开裂的友谊。”随着实验的推进,他们的环保混凝土项目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那块 “同窗号” 试块,也成了他们友谊的象征,被精心保存在实验室的展示柜中。
西北项目工地,今晨
塔吊的钢索在狂风中发出尖锐啸叫。程致截停即将浇筑的混凝土车队时,发现陆沉舟的工装口袋里露出半截U盘。他趁对方不注意悄悄拿出U盘查看,发现里面存着的不是实验数据,而是他们大学设计图纸的加密版本以及项目资料,某个关键节点被红笔圈了又圈。看过资料的程致惊讶得张大嘴半天合不拢。
"你篡改了抗裂纤维的掺量!"程致的声音被混凝土泵车的轰鸣吞没,"这会导致十年内出现结构性裂缝!"
陆沉舟突然暴起,将整箱技术规范书砸向程致。扬尘中,程致看见图纸上被描粗的签名下,隐隐透出被刻意加深的笔画——那是他为保护自己的设计,偷偷添加的"专利标识"。
程致眼前浮现上周收到的匿名快递——那台微型应变仪测出的抗裂曲线与陆沉舟提交的报告完全不符。他多次重测之后发现陆沉舟的报告数据完全失实。他把仪器砸向试验台时,应变片碎屑溅在防护栏上,像凝固的血泪。
回忆闪回:学术论坛,2007年冬
会场的聚光灯在陆沉舟演讲时突然闪烁。程致站在侧门暗处,看着大屏幕上展示的"改良混凝土配方",发现膨胀系数比他们原始设计低了整整0.7个点。
"这是程致同学负责的部分。"陆沉舟的声音在礼堂回荡,"我建议可以单独申报专利。"
台下传来窃窃私语:"这学生真会做人,连组长名字都描得这么显眼。"
程致突然意识到,手中的玻璃水杯不知何时己裂开细小的纹路。
西北项目工地试验室:
夕阳将陆沉舟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扯下沾血的绷带,露出掌心被玻璃碴划开的伤口。月牙形的伤疤在血管纵横的肌理间显得格外刺眼。
"你以为守护这些试块,就能让我们的友谊不开裂?"陆沉舟的声音带着金属质感的疲惫,"深圳那边的实验室刚传来数据,那些获奖试块的碳化深度,比预期快了整整三倍。"
时间线交汇:西北冻土带,2009年冬
混凝土泵车在零下三十度的寒风中抛锚。程致蹲在养护箱旁,用体温焐热冻僵的试块。他的呼吸在玻璃上结出冰花,透过模糊的水汽,他看见陆沉舟发来的视频通话:
"深圳的试验楼封顶了。"手机屏幕里,摩天大楼的钢架在朝阳中闪耀,"你们西北的项目进展如何?"
程致没提实验室刚测出的微裂缝,只是举起冻得发紫的手:"我们的试块,永远比你们的天空更坚固。"
西北项目工地,黄昏:
陆沉舟的影子在暮色中逐渐模糊。程致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想起陆沉舟在工地最后回头时,镜片上反射着刺目的落日余晖。沙土地上,被砸碎的试块散落着玻璃碴般的碎片,其中一片变形的菱形碎片,在夕阳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