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的上海外滩,华尔叼着雪茄在俱乐部吹嘘:“李中堂的淮军?不过是被我调教过的叫花子!”玻璃窗外,身着崭新普鲁士蓝军装的淮军正列队走过,枪刺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半年前还被洋人讥为“丐帮”的部队,此刻己鸟枪换炮。
一、李鸿章氪金升级2.0版
虹桥大捷后的李鸿章,在巡抚衙门翘着二郎腿拨算盘。幕僚周馥捧着账册愁眉苦脸:“洋炮每尊三千两,洋枪每杆二十两...”李鸿章大手一挥:“买!上海海关的银子不花,留着给长毛当军饷吗?”(史料记载,仅1862年下半年,李鸿章采购军火耗银达百万两)
松江兵工厂里,英国教官马格里正对学徒咆哮:“火药配比错了!你们当是在厨房炒菜?”这个由庙宇改建的兵工厂,每月能产炮弹千余发。某日李鸿章视察时,马格里炫耀新铸的开花弹,炮弹在半空炸出铁雨,李中堂抚掌大笑:“此物甚好,给慕王谭绍光备上一打!”
二、谭绍光的“闪电战”破产
苏州忠王府内,三十岁的谭绍光盯着地图眉头紧锁。亲兵来报:“慕王,李妖头又拿下青浦了!”这位广西老将猛地拍案:“真当我太平天国无人?”他连夜调集十万大军,兵分三路首扑上海,战旗蔽日,船舰塞断吴淞江。
北新泾战场硝烟弥漫。太平军先锋举着门板冲锋,新降淮将刘玉林在阵前嘶吼:“弟兄们跟我冲KPI啊!”话音未落,砰然枪响——这位前太平军叛将中弹坠马。原来他过于突前,竟被自家旧部认出,数十杆抬枪集火射击,瞬间被打成蜂窝。
三、七宝镇魔幻攻防
8月26日七宝镇郊外,程学启大营被围得铁桶一般。太平军用新创“火箭龟甲阵”——头顶浸湿棉被的士兵推着独轮车,车上绑着火药筒,点火后首冲淮军营垒。火光冲天中,谭绍光亲擂战鼓:“破营者赏黄金百两!”
危急时刻,西南方突然杀声震天。李鸿章竟坐着西洋弹簧马车亲临火线,车顶还架着新购的三十磅榴弹炮!营内程学启见状,抄起洋喇叭呐喊:“中堂带年终奖来了,弟兄们拼啊!”淮军内外夹击,太平军阵型大乱。混战中通判韩正国为护主将,身中七刀而亡,临终前还死死攥着令旗。
西、西江口“钞能力”碾压
深秋的西江口,谭绍光布下天罗地网。吴淞江两岸连营三十里,浮桥如蛛网密布,十五座大营卡死要道。程学启部被围得水泄不通,士兵们啃着生米苦熬。谭绍光在江北高台饮酒冷笑:“李合肥这次该哭鼻子了!”
李鸿章却在三百里外玩起资本运作。他大手笔签支票:赏白齐文洋枪队白银万两,允诺水师黄翼升苏州财宝任取,更给降将吴建瀛空头支票:“拿下西江口,苏州知府就是你的!”
十一月朔风凛冽,总攻在黎明打响。刘铭传的骑兵举着柯尔特左轮枪突袭南岸,郭松林部端着刺刀正面强攻。最致命的是白齐文洋枪队的西门后膛炮,开花弹如冰雹砸向太平军浮桥。江面突然漂来燃烧的木筏——黄翼升水师竟用火攻!烈焰映红江面,太平军争相跳江逃命,浮桥断裂处漂满红头巾。
五、朋友圈挽尊惨案
溃退到白鹤港的谭绍光浑身血污,对着残部咆哮:“老子还有十五万江西兵在路上!”转头却低声问文案:“洋人报纸发行日是周几?”三日后《上海新报》刊出太平军告示:“慕王雄兵十五万即日伐沪”,配图却是谭绍光披头散发拄拐撤退的漫画(该报1862年11月22日确实刊载此伪示)。
苏州城楼上,谭绍光眺望东方。亲兵来报:“淮军前锋己到陆家浜。”他猛地砸碎望远镜:“李合肥用上海关税买炮,用海关银子募兵,我们输的不是刀枪,是钞能力啊!”夕阳下,这位八桂悍将的背影透着悲凉——他至死不知李鸿章连买炮弹的钱,都是拿江海关税收抵押给汇丰银行的。
历史显微镜:
1. 降将经济学:原太平军士兵投淮军后月饷4.5两白银,远超清军绿营2两,难怪吴建瀛们反戈时毫不手软
2. 军工黑科技:松江兵工厂1863年量产“开花炸弹”,射程达三千米,李鸿章得意称为“中华神炮”。
当西江口的硝烟散去,李中堂在奏折里写下“全赖圣主洪福”,私底下却对幕僚说:“这局能赢,因咱们会玩金融杠杆。”而千里外的紫禁城,慈禧正用淮军进贡的西洋镜端详容颜——镜中倒映的帝国,正被上海滩的银元与硝烟悄然重塑。谭绍光败退的背影后,新时代的规则己清晰可见:战场胜负,早就在关税账簿与兵工厂里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