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南宋,对抗成吉思汗

第四十四章消灭李全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回南宋,对抗成吉思汗
作者:
唐李先生
本章字数:
5006
更新时间:
2025-07-08

话说唐果恭率领荡灭军、扬威军合计七万多人,进至滑州(今滑县),时正夏季多雨之时节,滑州南面的黄河故道也出现了水流,水深大约到成年人半身。(北宋时期的黄河主流,与今日河道不同。)

大军又搭好浮桥,渡过黄河故道,进至曹州(今曹县),转趋向济州(今济宁市)。李全部下刘庆福以二万守城,唐果恭军运来青铜炮,轰开城墙,宋军蜂拥而入,刘庆福大败被擒,二万人被俘大半。

将士将刘庆福押来,唐果恭笑道:“汝军不堪一击,何故敢劫夺我军粮食,如今汝失手被擒,想生还是想死?”刘庆福道:“大王若肯放我,末将保证以后听从大王调遣!”

唐果恭道:“好,只要你肯劝李全领兵来济州投降,我就放你回去!”刘庆福大喜道:“末将一定依照大王吩咐,劝李将军领兵来降!”

于是唐果恭亲自带刘庆福到宋军的粮仓堆放地,说道:“我军粮食可支半年,若我发兵前往围困李全,试问李全能不能支持半年?”

刘庆福看到宋军确实粮食堆积如山,供应半年确实没问题,于是拱手道:“大王放心,我一定将王师之威势禀告给李将军知道!”

唐果恭道:“那你速去,孤等候李全大军来投降!”

刘庆福骑马跑到济南府后,向李全请罪,并说明唐果恭招降之意。

李全问道:“唐果恭真储备了半年粮食?”

刘庆福道:“确实如此,他还说若然包围主公,试问主公能不能支持半年?”

李全兵多缺粮,最怕就是被围困,不过李全不想受制于人,反而问道:“唐果恭的粮食堆放在何处?”刘庆福道:“就在济州西北郊一处营房内,莫非主公不信有半年粮食?”

李全奸笑道:“非也,我只是认为宋军有如此多粮食,为何我军不将它抢过来自己食用?”

刘庆福道:“谈何容易,唐果恭岂会毫无防备任主公去抢?”

李全道:“只要引开唐果恭大军不就行了!”于是,李全想出一条计策,吩咐刘庆福再到济州见唐果恭。

刘庆福到济州后,见到唐果恭后说道:“末将曾劝过李将军领兵前来投降,不过他害怕大王埋伏兵马伏击他,所以希望大王亲自到济南府宣谕李将军麾下将士,以表示大王诚意!”

唐果恭道:“让孤只身入济南城,孤不愿冒险!”

刘庆福道:“大王可以领兵前往,李将军望见王师威仪严整,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唐果恭笑道:“所言有理,你先回济南府,告知李全,孤从速率领大军前来接受其归顺!”

刘庆福跪拜完毕,遂辞别唐果恭而去。

五月二十二日,李全侦骑探到唐果恭军绕过泰山,到达莱芜县。李全得到报告后,不禁大喜道:“唐果恭不走泰山,打算从莱芜县北上,从东面到达济南府。其目的害怕我埋伏兵力于泰山,唐果恭机关算尽,恐怕想不到我的目的是调离宋军主力,夺取济州西北郊的粮食!”

于是李全留下大将国安用率军六万留守济南城,自与刘庆福领兵十二万从西门出济南府,打算从泰山山脉南下,进入泰安州后,突袭唐果恭的粮仓。

次日晨,李全准备进入泰山时,刘庆福建议先侦察山中有没有埋伏,毕竟唐果恭擅长打伏击战。李全说道:“还是你谨慎!”于是派骑兵瞭望,发现远处有炊烟,骑兵回报道:“远处有炊烟升起,看来真有埋伏!”

李全大笑道:“这就说明并没有埋伏,宋军岂会如此蠢,生火做饭,故意让敌人知道有兵马埋伏,况且泰山南出口的泰安州是我军控制的,也没有报告发现宋军,不必多虑。”

不过保险起见,还是派了骑兵穿林爬山,前往看看炊烟处情况,很快骑兵回来报告,只见几个宋兵在烧柴,未发现大军。

于是李全亲率骑兵大胆先行进发,留刘庆福率领步兵在后,李全的十几万大军前后相接十里。

当李全率领前锋骑兵出泰山时,泰安州就在眼前,刘庆福率领的主力步兵依然还在山中行进。

泰安州守将前来迎接李全,李全大笑道:“果然没有埋伏,证明唐果恭大军全部去了济南府。”于是李全命令泰安州守军留下百人,守军五千跟随自己前往济州。

李全心急火燎,率领骑兵五千抛开步兵先行一步,一路疾驰到济州西北郊,远远看到只有几百人守卫粮仓,率领五千骑兵冲入。粮仓的几百宋兵抵抗一番,装成不敌撤走。

李全进入一看,一袋袋粮食堆叠起来,起码上千袋。李全下马查看,用剑一插,都是木屑泥沙,李全大叫:“上当了,快速撤退!”

话犹未了,宋军从西面八方向粮仓杀来,李全骑兵乱作一团,向北冲锋,不过宋军来得太多,火绳枪铅弹猛打过来,死伤惨重。

李全非常骁勇,竟然杀出重围,率领二百骑与泰安州步兵会合,向泰安州撤退。他以为来到泰安州,出来迎接的肯定是自己的步兵,但实际是宋军。

李全大惊失色,准备逃向泰山山道,不过宋军早死封死南出口,宋军对李全残兵实行夹击,李全残兵死伤惨重。此时,唐果恭王牌飞骑也加入战场,飞骑的前装线膛枪射程远,李全最终被米尼弹击中,倒撞马下而死。其残兵见李全己死,纷纷投降。

一切都是唐果恭计策,他故意让刘庆福看到粮仓所在地,引诱李全上当。以丁大海率领荡灭军出济州以西三十里外埋伏,自己率领扬威军三万余人出东门进至莱芜县,目的让李全耳目知道济州宋军主力己离开,如此李全必然率领主力来攻。

然而实际上唐果恭出城后,派王源率领一万骑兵绕道到泰山北出口,封闭李全大军的退路。而唐果恭率领的扬威军进到莱芜县后,随后就调转方向,由东转西攻入泰安州,封死李全大军南出之道。

至于炊烟只不过兵法所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让精明的李全更放心前进而己!

李全死后,唐果恭派使者去招降刘庆福。刘庆福大军被唐果恭军围困于泰山中,南北官道的出口都被宋军封死了。

刘庆福只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条就是组织士兵拼死冲杀出去;第二条下令十几万大军解散,各自穿越山林逃生,不过天色己晚,士兵皆饥肠辘辘,又不懂得辨方向,大军乱窜于泰山山区中,最终能逃出去多少人,完全靠运气。第三条路就是向唐王投降。

刘庆福与诸将商议良久,还是决定走第三条路,向唐王投降。唐果恭大喜,等天亮后,十余万大军扔掉武器、旗帜,陆续出山进入宋军的俘虏营。

李全士兵大多衣衫褴褛,瘦弱不堪,可见他们确是长期缺粮。宋军俘虏营盛来白米饭,招待李全士兵,众人狼吞虎咽,大嚼一顿。

五月二十西日,国安用也献出济南城,向大宋投降,山东路各州县也纷纷归顺大宋。唐果恭就将李全旧部汰弱留强,留下五万精锐,称为归顺军,以将军钟至导为都统制。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