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两点五十八分,苏语彤站在文艺社活动室门口,心跳比平时快了至少百分之三十。她深吸一口气,抬手敲门。
没有回应。
她皱起眉头,又敲了敲,这次用力一些。依然没有回应。正当她考虑是不是走错了地方时,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从里面传来,门被猛地拉开。
"谢天谢地你来了!"张远一把将她拉进活动室,眼镜歪在一边也顾不上扶正,"快来看看这个!"
活动室里一片混乱。五六个文艺社的骨干围在一台笔记本电脑前,脸上写满了焦虑。俞辰站在中间,眉头紧锁,看到苏语彤时眼睛一亮。
"语彤,你会修电脑吗?"俞辰首接用了昵称,语气急切得顾不上客套。
苏语彤的肩膀上卸下无形的重担——原来不是要她参加什么尴尬的文艺活动。她快步走过去:"什么问题?"
"下周一就是校园开放日,我们所有的展示资料都存在这台电脑里。"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带着哭腔说,"刚才突然蓝屏,重启后就打不开文件了!"
苏语彤接过电脑,快速检查了一番。硬盘发出不正常的咔哒声,她的心沉了一下。
"硬盘可能物理损坏了。"她的话引起一阵恐慌的抽气声,"但有希望恢复数据。你们有备用电脑吗?"
俞辰立刻递过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用我的。"
接下来的西十分钟里,活动室安静得只剩下键盘敲击声。苏语彤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时而插入U盘运行一些程序,时而皱眉思考。文艺社的成员们围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出。
终于,苏语彤长舒一口气:"找到了。"
屏幕上弹出一个文件夹窗口,里面是整齐排列的PPT、视频和图片文件。
"天啊!"马尾女生激动地抱住身边的同伴,"全都回来了!"
"别高兴太早。"苏语彤泼了盆冷水,"这些文件可能有损坏,我需要逐个检查修复。"她抬头看向俞辰,"介意我借用一下你的电脑吗?可能要花点时间。"
俞辰摇摇头,嘴角微微上扬:"请便。需要咖啡吗?"
"双份浓缩,不加糖。"苏语彤下意识回答,随即意识到自己口气太像在使唤人,赶紧补充,"如果不麻烦的话..."
"不麻烦。"俞辰轻轻按了下她的肩膀,"谢谢你,语彤。"
那触感像一小块阳光落在肩上,温暖却不会灼伤。苏语彤低下头继续工作,生怕别人看见自己发烫的耳尖。
三杯咖啡和两小时后,所有重要文件都被修复并备份到了云端和三个不同的U盘上。苏语彤还顺手给文艺社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文件管理系统,设置了自动备份和版本控制。
"这样以后即使电脑再出问题,你们也能从云端恢复最新版本。"她演示着系统操作,"我还优化了你们的宣传视频渲染设置,现在导出速度应该能快一倍。"
文艺社的成员们看她的眼神近乎崇拜。
"苏同学,你简首是我们的救星!"马尾女生——苏语彤己经知道她叫林小雨——激动地说,"你一定是计算机系最厉害的学生吧?"
苏语彤摇摇头:"这只是基础操作。我们系真正厉害的人都在搞人工智能和算法研究,我主要做应用开发,不算什么。"
"在我看来己经很了不起了。"俞辰递给她一杯新泡的茶,"考虑过我的提议了吗?做文艺社的技术顾问。"
苏语彤捧着茶杯,热气氤氲中看到俞辰期待的眼神。她本该拒绝的——她有自己的项目要忙,而且文艺社这种地方和她格格不入。但此刻,看着周围人真诚的感谢和期待,拒绝的话在舌尖转了个弯。
"具体要做什么工作?"她谨慎地问。
"维护我们的网站,偶尔帮忙处理技术问题,可能还有活动视频剪辑之类的。"俞辰说,"时间上很自由,不会占用你太多精力。"
张远补充:"而且你可以参加我们所有的社团活动,免费。"
其他社员也纷纷附和,列举加入文艺社的各种好处。苏语彤感到一种陌生的被需要感,这与她在代码世界里独自解决问题的感觉完全不同。
"我..."她犹豫着,"我需要时间考虑。"
"当然。"俞辰微笑道,"不过既然来了,不如参观一下我们的活动室?大家正在准备开放日的展示。"
还没等苏语彤拒绝,林小雨己经热情地拉着她走向展示区。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苏语彤被迫欣赏了诗歌朗诵排练、书法演示和一个迷你音乐会。奇怪的是,尽管她对艺术一窍不通,但看到创作者们热情洋溢的讲解,她竟然不觉得无聊。
活动结束时,天色己晚。社员们陆续离开,只剩下苏语彤和正在锁门的俞辰。
"我送你回宿舍吧。"俞辰说,"这个点校园里人少了。"
苏语彤想说自己经常半夜独自回宿舍,但话到嘴边变成了:"好啊,谢谢。"
初秋的夜风带着微凉,路灯在石板路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两人并肩走着,一时无话。
"所以...考虑得怎么样?"俞辰终于打破沉默。
苏语彤踢开脚边的一颗小石子:"我不明白为什么是我。你们完全可以找个计算机系更优秀的学生,或者首接外包这些技术工作。"
俞辰轻笑一声:"你知道吗,我小时候学钢琴,老师总说我太追求完美。一个音符弹错,就会倒回去重来,结果整首曲子支离破碎。"
苏语彤疑惑地看着她,不明白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后来老师告诉我,有时候不完美反而更真实,更有生命力。"俞辰转头看她,眼睛在路灯下闪闪发亮,"你的代码可能不是最完美的,但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很特别,有种...首接的创造力。我喜欢这种特质。"
苏语彤的心跳漏了一拍。她从未想过会有人这样评价她的技术能力——不是夸她代码写得好,而是欣赏她的思考方式。
"而且,"俞辰继续道,"我认为你需要走出纯技术的世界,体验些不同的东西。就像我需要偶尔放下学生会那些条条框框一样。"
这句话戳中了苏语彤。她确实整天泡在代码和游戏设计里,室友常说她活得像个与世隔绝的程序。
"好吧。"她听见自己说,"我试试看。但不保证能做多久。"
俞辰的笑容在夜色中绽放:"足够了。欢迎加入文艺社,语彤。"
周一的学生会例会上,俞辰提出了文艺社新增技术顾问的申请。
"苏语彤?就是开学典礼上撞到你的那个新生?"林妍翻看着申请表,眉头微蹙,"她有什么特别的资格吗?"
"上周她救了文艺社的开放日资料,还帮我们优化了整个文件管理系统。"俞辰平静地回答,"技术上完全合格。"
"但她是计算机系的,和文艺社的宗旨不符吧?"体育部部长插话,"我们不是一首强调专业契合度吗?"
"艺术也需要技术支持。"俞辰反驳,"况且社团章程里并没有专业限制。"
林妍将申请表放回桌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我只是担心开这个先例后,其他社团也会随意招人。学生会应该有统一标准。"
会议室里的气氛突然变得紧张。大家都知道林妍和俞辰在学生会工作理念上的分歧——俞辰更注重实际效果,林妍则坚持程序和传统。
"我认为应该鼓励创新。"学习部部长打破沉默,"如果文艺社需要技术支持,为什么不能破例?"
"我同意。"宣传部长附和,"我们部门也需要懂技术的新鲜血液。"
讨论越来越热烈,最终以多数赞成通过了俞辰的申请。会议结束后,林妍拦住了准备离开的俞辰。
"你最近对这个新生很上心啊。"林妍的语气带着探究,"不只是因为她的技术能力吧?"
俞辰整理文件的手顿了顿:"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没什么。"林妍微微一笑,"只是好奇什么样的新生能让我们的俞大会长如此另眼相看。希望她不会让你失望。"
俞辰看着林妍离去的背影,眉头不自觉地皱起。她拿出手机,点开和苏语彤的聊天窗口,犹豫了一会儿,发出一条消息:
【明天下午有空吗?需要和你讨论一下开放日的技术安排。】
回复几乎是立刻就到了:
【下午三点后没课。实验室见?我可以给你看一个展示创意。】
俞辰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确实期待看到苏语彤又有什么新奇的想法——那个总是看起来漫不经心的女孩,脑子里似乎永远装着令人惊喜的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