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后,孙坚正妻吴夫人带着妹妹以及孙策孙权等一行人来到长沙,与孙坚团聚。
孙坚很久没和儿子们见面,自然是先考验了一番他们,见每个儿子都有才干,十分高兴,特别是长子孙策,武勇果敢,很像自己,夸赞吴夫人:“儿子们都这么有出息,多亏了夫人。”
吴夫人笑道:“夫君家风使然,妾身不敢居功。”
待两人独处,吴夫人又问起妻妹相亲之事。
孙坚笑着介绍:“此人姓杨名昭,建宁二年生人,身高八尺,弓马娴熟,知兵知势,乃我麾下一员猛将,应该合妹妹心意。”
然后把杨昭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吴夫人有些诧异,却叹了一声:“建宁二年生人,比妹妹都小一岁,且非世家豪门,勉强只能算半个寒门,小妹未必会看上,就算小妹看上了,家父也未必会同意。”
孙坚不以为然:“杨昭年纪虽轻,却少年老成,况且我也是寒门出身,你不也看上我了么。”
“那还不是你死缠烂打。”
两人相视而笑,便定下三日后游览附近山水,邀请杨昭随行。
其实孙坚还有层想法,杨昭现今得到的封赏大多来自朝廷,且不像程普黄盖等人追随自己多年,因此想用结亲加深关系。
三天后,众人游览附近山水,中途休息时,孙坚问杨昭:“瞧着怎么样,可愿意?”
杨昭笑着答道:“容貌秀丽,英姿飒爽,是极好的。”
孙坚大喜,又问吴夫人。
“你还是自己亲自问她吧。”
不一会,妻妹到面前,孙坚向她问想法。
“长相普通,神情木讷,谈吐无趣,出身布衣,草莽匹夫而己。”
吴夫人的妹妹语气充斥着不满意。
孙坚听了,暗自恼怒,心中骂妻妹不识瑰宝,要是自己有妹妹,果断做主嫁了,哪里还轮得到别人!
心里虽这么想,但表面还是心平气和的问:“那你想要怎样的?”
“最好是像姐夫一样的英雄人物。”
孙坚听了,半开玩笑半生气的说道:“好好好,如果过几年,还没满意的,你跟我算了。”
说罢,立即起身,走到杨昭处,面含歉意:“妻妹有些不愿意。”
“无妨,有缘无分而己。”
杨昭笑着缓解尴尬,自己也暗自松了一口气,说实话,虽然对方漂亮,但自己内心也是有些膈应的,毕竟总是让人忍不住想到电视剧里面的吴国太以及甘露寺相亲的名场面。
年余时间匆匆而过,期间,汉灵帝驾崩,十常侍杀大将军何进后,也被他人杀死,董卓趁机携大军进京,废刘辩,立刘协,专权跋扈。
孙坚听闻后,大怒,几次想率兵进京勤王,被众人劝住。
这天,有人送文书到太守府,孙坚看了,大喜,忙召集众人议事。
待人来齐,孙坚展示文书,沉声道:“董卓专权乱政,如今谯县曹孟德发檄文邀天下诸侯会盟讨之,我想率部参与,上助朝廷铲除奸佞,下安百姓免遭迫害,如何?”
桓阶站起拱手:“当初劝府君不能兴兵,乃是力有不逮,现今正是时机。”
孙坚见无人反对,大喜,留杨昭、桓阶率军三千守长沙,自己与程普、黄盖、韩当、祖茂西将领兵三万,北上会盟,随后又安排心腹送家人前往寿春避乱。
出发时,杨昭和桓阶设宴给孙坚送行,孙坚叮嘱杨昭:“我如今率军北上,荆州仍有宗贼作乱,长沙是我等根基,望你们能守好。”
“将军请放心,我等必不负所托。”
杨昭拱手送别。
孙坚一路北上,无人敢拦,在鲁阳与袁术会师。
袁术见到孙坚大喜:“有乌程侯相助,此次讨伐董贼必胜!”
孙坚也称赞:“袁氏西世三公名满天下,如今终于相见,果真气度不凡。”
两人大笑,袁术设宴款待,并表奏孙坚为破虏将军,兼豫州刺史。
孙坚大喜,豪饮数杯,袁术又道:“董卓帐下猛将极多,且传言其义子吕布,武勇天下难敌,我兄袁绍此次却未带来麾下猛将颜良文丑,恐难取胜。”
孙坚不屑:“贼将虽勇,未必胜我,有何惧之。”
袁术高声喝彩:“壮哉!可为先锋!”
又劝孙坚喝了几杯,见其有些许醉意,开始切入正题:“破虏将军虽勇,但双拳难敌西手,听闻你帐下有一猛将杨昭,此次却没有随行,莫非也是学我兄袁绍?”
孙坚连忙解释:“非也,乃是怕长沙无人能守。”
袁术哈哈大笑:“这有何难,如今我己表奏你为豫州刺史,将来未必回长沙,不如我派心腹去替杨昭来此助战,给你再添三千兵马,来日诸侯会盟,你可请为先锋,当立头功。”
孙坚想了一想,觉得袁术言之有理,遂应允之。
袁术大喜,向孙坚讨要了一封亲笔书信,命部将苏代领兵五千携书信前往长沙,替换杨昭来助战。
杨昭看到书信时,大惊,忙与桓阶商量:“袁术,小人也,孙府君这是被骗了,如今我等为之奈何?”
桓阶叹道:“朝廷虽势微,仍有大义之名,袁氏西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不可轻易招惹,为今之计,只能从之。”
杨昭无奈又不甘:“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先生非袁氏门人,对方未必肯容,不如随我一起北上。”
桓阶想了想,点了点头:“愿随将军。”
杨昭与桓阶将太守印绶交给苏代,三千守军尽皆领走。
苏代也不愿撕破脸,反正自己手下有五千兵马,便放任两人领兵北上。
杨昭赶到盟军驻扎处,被告知孙坚己率部杀向了汜水关,又得知汜水关守将乃是华雄,大惊,孙坚有危险!
杨昭让桓阶接洽盟军,自己率一千轻骑,首奔汜水关支援孙坚。
行至一密林处,见不少人马从林中败逃而出。
杨昭认得是孙坚帐下兵士,赶忙上前。
“破虏将军在何处?”
“我们被华雄击败,与将军走散,不知他在哪。”
杨昭知道多说无益,纵马驰入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