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许大茂的冰棍摊旁边,就多了一个小小的方桌。
桌子上,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二十几个用报纸折成的精美纸盒。
每个盒子上都用木炭条画着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旁边还竖着一块刷了桐油的小木牌,上面龙飞凤凤舞地写着两行字。
“许氏精选鸡蛋,聋老太太认证!”
“凭票换蛋,三蛋一两,童叟无欺!”
这新奇的阵仗,像一块磁铁,立刻吸引了院里早起倒夜香、打水的邻居们的目光。
“哟,许放映员,你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啊?”
一大爷易中海打着哈欠路过,瞅了一眼,有些看不懂。
“大茂,你这盒子搞得花里胡哨的,还画个鸡,挺好看啊。”
傻柱提着刷锅水,从后院出来,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嘴里嘀咕着。
“用粮票换鸡蛋?”
“这……这划算吗?”
一个婶子小声地和旁边的人议论,眼神里充满了疑惑和好奇。
大家七嘴八舌,围成一圈,但都只是看,没人真的上前。
毕竟,用珍贵的粮票换鸡蛋,这事儿听着就新鲜,谁也不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三大爷阎埠贵背着手,像个巡视领地的老干部,慢悠悠地从人群里挤到了最前面。
他昨天被许大茂怼得差点背过气去,一晚上都没睡踏实,今天非要亲眼看看,这小子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他拿起一个纸盒,里里外外翻来覆去地看,还用指甲刮了刮上面的公鸡图案。
“许大茂,你这盒子倒腾得是不赖。”
三大爷眯着小眼睛,算盘在心里打得噼啪作响。
“可你这三个鸡蛋换一两粮票,我昨天就给你算过账了,你这不纯粹是往里赔钱吗?”
“放着五分钱一个的市价不卖,非要去换一毛钱一两的粮票,你图什么?”
他故意把声音拔高,就是想让周围的邻居都听清楚,别被许大茂给忽悠了。
许大茂一边给一个早起上班的工人拿冰棍,一边气定神闲地笑道:
“三大爷,看问题不能只看眼前的一毛五分钱。”
“我这叫薄利多销,盘活资产。”
“再说了,钱难挣,票好攒,我这是给大家伙儿行个方便不是?”
他话音刚落,一个尖酸的声音就从人群后传了过来。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秦淮茹端着个洗衣盆,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凑了过来,她旁边还站着一脸不忿的贾张氏。
秦淮茹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什么行方便,我看就是噱头!谁家的粮票是大风刮来的?”
“还不是一粒米一粒米省下来的?拿去换你这金贵的鸡蛋,谁知道值不值呢?”
贾张氏立刻帮腔,指着许大茂的鼻子骂道:
“就是!满肚子坏水的小畜生!指不定从哪儿收来的快坏掉的鸡子儿,糊弄大家呢!”
“还什么‘聋老太太认证’,你这是拿老太太的名声给你自己脸上贴金!缺德玩意儿!”
这话一出,原本就犹豫的邻居们,眼神里更多了几分怀疑。
是啊,聋老太太在院里辈分最高,轻易不掺和事儿,许大茂这小子嘴滑得很,谁知道是不是他自己瞎编的。
院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三大爷一看这形势,顿时来了精神,
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清了清嗓子正准备再补上几句,彻底把许大茂这摊子给搅黄。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干净布衣,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大妈挤了进来。
是住在后院的王大妈,她男人在区粮站工作,是个小领导。
要说别家缺什么,她家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票证,尤其是全国粮票,家里攒了一大叠,可偏偏手里没多少活钱,平时买菜买肉都得精打细算。
她早就看见这边的热闹了,也听见了刚才的争论。
她拨开众人,径首走到桌前,眼睛发亮地盯着那块木牌。
“大茂,你这牌子上写的,是真的?”
“真是三个鸡蛋换一两全国粮票?”
许大茂一看救星来了,立马热情地迎了上去:
“没错,王大妈!千真万确!只要是全国粮票,咱就要!”
“那……那敢情好!”
王大妈脸上笑开了花,像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她从随身带着的布兜里掏了半天,摸出几张被压得平平整整的粮票,递给许大茂。
“给我来一盒!”
“不,来两盒!我儿子就好吃个鸡蛋,可我这手里钱紧,好久没给他解馋了!”
“好嘞!”
许大茂冲石头使了个眼色。
石头手脚麻利地接过粮票,仔细数了数,确认无误后,恭恭敬敬地递过去两个装得满满当当的纸盒。
“大妈,您拿好嘞!”
王大妈接过纸盒,哎哟一声,感觉沉甸甸的,心里那叫一个踏实。
这盒子做得真结实,上面还有画儿,提在手里,比用破网兜装着体面太多了,感觉跟去大商场买的高档点心似的。
这下好了,一分钱没花,就给儿子换了两盒鸡蛋,回家丈夫肯定也得夸她会过日子。
她心满意足,转身正要走,一首盯着她手里的三大爷突然“咦”了一声,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王家的,你等会儿!”
“你这盒子底下怎么有个红印子?”
王大妈一愣,把盒子翻过来一看,只见底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果然盖着一个红彤彤的、小小的拐杖图案。
“这是个啥?”她也好奇了。
周围的邻居也都伸长了脖子。
秦淮茹见状,立刻抓住机会,阴阳怪气地说道:
“还能是啥?”
“八成是许大茂自己瞎画的,想弄得跟真的一样,糊弄人呗!”
许大茂等的就是这一刻。
他清了清嗓子,拍了拍桌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底气,响彻整个前院。
“这!”
“就是咱们‘许氏精选鸡蛋’的防伪标识!”
他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院里的聋老太太,大伙儿都知道吧?”
“老人家一辈子吃过的盐,比咱们吃过的米都多!”
“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坏,她老人家火眼金睛,一看就知道!”
“我许大茂,前天刚当上咱们院的‘先进示范户’,这事儿街道都知道!”
“我能拿我自己的名声,拿老太太的名声开玩笑吗?”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扫过秦淮茹和贾张氏那张错愕的脸。
“我这鸡蛋,是专门提到后院,亲手剥给老太太尝过的!”
老太太吃完,就说了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