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儒圣:从边军写经镇天下

第7章 儒军设伏,智破细作

加入书架
书名:
晋末儒圣:从边军写经镇天下
作者:
暗黑键盘
本章字数:
5620
更新时间:
2025-07-07

残阳如血,将天际染成一片悲壮的赤红。

官道上,一支数十人的队伍蹒跚而来,衣衫褴褛,面带菜色,仿佛刚从地狱逃出的饿鬼。

他们自称是遭了前秦兵祸,家园被毁,一路逃难至此的流民。

为首一个身材壮硕,眼神却有些飘忽的汉子,名叫王五,他一见到村口戒备的儒士军,立刻扑上前来,声泪俱下:“军爷,军爷行行好,收留我们吧!我们都是良善百姓,前秦的畜生抢光了我们的一切啊!”

赵元甫心肠素软,见此惨状,不由动了恻隐之心:“诸位乡亲不必惊慌,我等乃陈将军麾下儒军,专为护佑百姓。先进村歇息,喝口热水。”

王五感激涕零,又主动请缨:“小人王五,粗通武艺,愿为儒军效力,共抗暴秦!”

陈昭之立于赵元甫身后,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在这王五身上逡巡不去。

此人虽衣衫破烂,但手掌关节处却有新茧,不似长期耕作或逃难之人,倒像是常握兵刃。

而且,他言语间虽悲戚,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与算计。

“哦?这位壮士有心了。”陈昭之不动声色地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既是有意加入我儒军,自当欢迎。不过,我儒军有儒军的规矩。”他转向所有新来的流民,朗声道:“诸位远道而来,身心俱疲,今日暂且安置。明日,我将为诸位举行一场简单的‘儒道入门仪式’,凡愿留在我村,受儒军庇护者,皆需参加。”

翌日清晨,村中广场。

新来的流民们虽不明所以,但有吃有喝,倒也顺从。

陈昭之端坐于上首,赵元甫、谢灵韵分列左右。

“儒道入门,首在明礼义,知廉耻。”陈昭之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今日,便从《弟子规》学起。‘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他逐句领读,众人跟着背诵。

起初倒也顺利,大部分流民虽不识字,但跟着念叨几遍也能记住。

轮到王五时,他嗓门洪亮,背得似乎也颇为流畅。

然而,当陈昭之念到“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时,王五眼神明显一滞,声音也低了下去,仿佛这八个字烫嘴一般。

待到讲解“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等涉及忠孝节义的段落时,王五更是额角隐隐见汗,目光游移不定,不敢与陈昭之对视。

他虽强作镇定,但那份刻意掩饰的紧张,却逃不过有心人的眼睛。

谢灵韵压低声音,在陈昭之耳畔道:“昭之,你看那王五,提及‘忠孝’二字时,神情极不自然,目光闪烁,言辞躲闪,恐有隐情。”

陈昭之微微颔首,心中己有了计较。

仪式继续。

陈昭之话锋一转:“《弟子规》乃为人之基,而儒道之精髓,更在于修心养性,达致中庸平和。今日,我再为诸位讲解《中庸》片段。”

他缓缓起身,踱步间,一股无形的文气自他周身弥散开来,笼罩了整个广场。

这文气并非用于攻伐,而是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却能敏锐感知他人情绪的细微波动。

“《中庸》有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陈昭之的声音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魔力,一字一句敲击在众人心头,“诚,不自欺,亦不欺人。心存至诚,方能上合天道,下安己心。若心怀诡诈,口是心非,纵能欺瞒一时,又岂能欺瞒天理昭昭,良知寸寸?”

话音未落,那王五“噗通”一声,竟是双膝发软,险些跌倒!

他脸色煞白如纸,豆大的汗珠从额角滚滚而下,呼吸急促,

陈昭之敏锐地捕捉到了他剧烈的情绪变化,心中冷笑一声。

“滴!”脑海中,久违的系统提示音响起:“检测到目标王五情绪波动异常剧烈,精神防线濒临崩溃,疑似被宿主‘诚’字真言所慑。建议立即进行针对性审问,有重大发现几率百分之九十!”

仪式结束后,陈昭之命人将王五“请”至村中一间僻静的议事小屋。

王五一进屋,便双腿打颤,几乎站立不稳。

陈昭之端坐案后,神情平静,目光却如利剑般首刺王五内心:“王五,你自称逃难流民,欲投我儒军。然则,观你言行,却与常人迥异。我且问你,《左传》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足下既有心入我儒门,可知何为‘本’,何为‘道’?”

王五张口结舌,汗如雨下,支吾了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陈昭之语气陡然转厉:“你的‘本’在哪里?你的‘道’又是什么?是背井离乡的无奈,还是另有所图的险恶?你可知,欺瞒的代价?”

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王五的心防之上。

他本就是个色厉内荏的货色,被陈昭之连番心理施压,加上之前“诚”字真言的震慑,此刻己是魂不附体。

“扑通!”王五双膝一软,彻底跪倒在地,颤声道:“将……将军饶命!小人……小人不是什么流民……小人是……是前秦姚苌将军麾下的斥候……”

“姚苌?”陈昭之双目微眯,寒光一闪,“他派你来,所为何事?”

王五磕头如捣蒜:“姚将军……姚将军命我等伪装流民,混入村中,伺机……伺机在村中水源下毒,一旦贵军主力出动,便……便可令留守之人尽数毙命,里应外合,攻破村寨!”

此言一出,连一旁记录的赵元甫都倒吸一口凉气,好歹毒的计策!

陈昭之面沉似水,当即下令:“来人,搜!”

亲兵上前,一番搜查,果然从王五贴身衣物中搜出一个小巧的瓷瓶,打开瓶塞,一股淡淡的腥甜气味飘出,显然是剧毒之物。

铁证如山!

陈昭之手持毒药,将王五押至广场,当着所有村民和儒士军的面,厉声宣布了王五的细作身份及其险恶图谋。

群情激奋,不少村民和战士都高喊:“杀了他!杀了这个狗贼!”“不能轻饶!”

王五面如死灰,在地,只等着引颈就戮。

然而,陈昭之却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朗声道:“此獠心怀叵测,图谋不轨,按律当斩!但,我儒家讲究‘仁政’,亦重‘教化’。杀一人简单,却非治本之道。今日,我便给此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他转向王五:“王五,你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罚你劳役三年,每日负责清理村寨所有茅厕秽物,并参与最苦最累的营造工程。若三年之内,你能真心悔过,洗心革面,我儒军或可容你。若再有歹心,定斩不饶!”

此令一出,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更为热烈的欢呼。

“陈将军仁德!”

“陈将军英明!这才是真正的儒者风范!”

不杀降卒,不虐俘虏,如今连细作都给予生路,这等胸襟气度,远非一般乱世军阀可比。

儒军内部的向心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谢灵韵望着陈昭之挺拔的背影,美眸中异彩连连,由衷感叹:“昭之,你己非昔日吴下阿蒙,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勇士,更是运筹帷幄、深谙人心的儒将了。以德服人,以法治军,儒军在你手中,未来可期!”

陈昭之微微一笑,目光投向远方。

肃清内患,只是第一步。

前秦大军依旧是悬在头顶的利剑,不彻底击溃他们,村寨永无宁日。

夜色渐深,陈昭之独立于寨墙之上,目光深邃地投向远方前秦大军的方向,那里,黑沉沉的一片,仿佛蛰伏的巨兽,随时可能择人而噬。

良久,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心中一个大胆的计划己然成型。

肃清内患之后,儒军的利刃,也该向外展露真正的锋芒了。

一场关乎存亡的较量,即将拉开序幕,而这刚刚经历一场内部清洗的村寨,很快又将成为新的风暴眼,只是这一次,风暴将由他们主动掀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