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哪吒
姜子牙身负元始天尊所托,怀揣着封神榜,心怀忐忑却又坚定不移地朝着那烟火人间走去。一路风餐露宿,看尽了世间百姓的疾苦,越发觉得这封神大业责任重大,不容有丝毫懈怠。
这一日,他来到了陈塘关附近。还未踏入关城,便听闻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一个名字——哪吒。那是个充满传奇色彩却又争议颇多的少年,有人说他是天生的混世魔王,也有人讲他不过是个被世事逼迫,心性耿首却遭人误解的可怜孩子。
姜子牙本就对这世间奇人异事颇为关注,如今听到这般议论,自是好奇,便向一位老者打听起详情。老者见姜子牙仙风道骨,不似凡人,便也乐意多说几句,将那哪吒的故事一一道来。
原来,这哪吒乃是陈塘关总兵李靖之子,生来便与众不同,怀胎三年零六个月才呱呱坠地。他自幼便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神力与灵性,可性格却极为桀骜不驯,对这世间诸多规矩都不屑一顾。
不久前,天气炎热难耐,哪吒为了避暑,跑到了东海边嬉戏玩耍。那东海本就是龙族的领地,寻常人等自是不敢轻易靠近,可哪吒哪管这些,他生性好动,又怀揣着对这世间万物的好奇,看到那波光粼粼的大海,便迫不及待地跳了进去。
哪吒在海中尽情畅游,他的动静可不小,搅得那东海龙宫都摇晃了起来。这可惹恼了东海龙王敖广,敖广当即派巡海夜叉前去查看。那夜叉长得极为丑陋,手持钢叉,看到在海中肆意玩耍的哪吒,便大声呵斥,让他速速离去。
哪吒哪吃这一套,他本就天不怕地不怕,见这夜叉如此凶神恶煞,当即回怼道:“这大海又不是你家的,我为何不能在此玩耍?”夜叉一听,大怒,举起钢叉就朝着哪吒刺来。哪吒不慌不忙,凭借着自己敏捷的身手,轻松躲过,还反手用混天绫朝着夜叉一甩。那混天绫乃是太乙真人所赠的法宝,威力非凡,一经甩出,便如灵蛇一般,瞬间缠住了夜叉,紧接着用力一拉,夜叉便被扯得东倒西歪,狼狈不堪。
夜叉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哪吒哪肯放过他,掏出乾坤圈朝着夜叉砸去。乾坤圈乃是一件至刚至阳的法宝,坚硬无比,砸在夜叉身上,只听“嗷”的一声惨叫,夜叉便倒地身亡了。
这可捅了大娄子,夜叉的死讯很快传到了龙王敖广耳中,敖广又惊又怒,当下决定派自己最疼爱的三太子敖丙前去捉拿哪吒。敖丙领命,身披战甲,手持方天画戟,气势汹汹地出了龙宫,朝着哪吒所在之处赶去。
哪吒见又来了个气势不凡的家伙,却也毫无惧色。敖丙大骂哪吒大胆,竟敢在东海行凶,哪吒却理首气壮地说:“是他先动手的,我不过是自卫罢了。”两人话不投机,当即大打出手。敖丙仗着自己法力高强,又是在自家地盘,本以为能轻易拿下哪吒,可他却小瞧了哪吒的本事。
两人在海中你来我往,斗了数十回合,哪吒越战越勇,他瞅准时机,再次抛出乾坤圈,那乾坤圈速度极快,精准地砸在了敖丙的头上,敖丙顿时被砸得头晕目眩,从龙背上跌落下来。哪吒见状,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竟生生地抽出了敖丙的龙筋,说是要拿回去给父亲做腰带。
敖丙受此重创,痛苦不堪,挣扎着逃回了龙宫,不久便气绝身亡了。龙王敖广得知爱子惨死,悲痛欲绝,发誓要找哪吒讨个说法,为儿子报仇雪恨。
当下,敖广便召集了西海、南海、北海三位龙王,一同来到陈塘关,向李靖兴师问罪。西位龙王齐聚,顿时风云变色,陈塘关上空乌云密布,仿佛一场大祸即将降临。
李靖得知儿子闯下如此大祸,又惊又怒,他深知龙王的厉害,也明白此事若是处理不好,整个陈塘关都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赶忙将哪吒叫到跟前,呵斥他的莽撞行为,可哪吒却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依旧梗着脖子,不肯认错。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姜子牙来到了陈塘关城门前。他远远望去,只见西位龙王在空中怒目而视,下方李靖一脸无奈与焦急,而在一旁站着的少年,虽满脸倔强,却透着一股别样的英气,想必那就是哪吒了。
姜子牙略一思索,便知晓此事若不能妥善解决,必将生灵涂炭,而且这哪吒看着虽莽撞,却并非大恶之人,若能引导得当,日后必能为封神大业助力。于是,他施展仙法,身形一闪,便来到了众人面前。
西位龙王见突然出现一个道士,以为是李靖搬来的救兵,更是怒不可遏,敖广大声喝道:“你是何人?莫要多管闲事,今日我定要那哪吒偿命,为我儿报仇!”
姜子牙不卑不亢,稽首行礼道:“西位龙王息怒,贫道姜子牙,路过此地,见此情形,不忍见生灵涂炭,故而来此,想为各位调解一二。”
敖广冷哼一声道:“调解?我儿被这哪吒残忍杀害,抽了龙筋,此等血海深仇,怎能调解?”
姜子牙微微一笑,说道:“龙王殿下,此事虽哪吒动手在前,可也是事出有因。夜叉先欲伤害哪吒,三太子又与其大打出手,这才酿成悲剧。况且哪吒年少,心性尚不成熟,行事莽撞,还望龙王看在他年幼无知的份上,饶他这一回。”
其他三位龙王听了姜子牙的话,纷纷面露不屑之色,西海龙王敖闰道:“哼,年幼无知就能随意伤人、害人性命了?若今日不惩处这哪吒,日后岂不是人人都能在我等龙族头上撒野了?”
哪吒在一旁听着,早就按捺不住了,大声喊道:“是他们先来招惹我的,我可不怕你们,大不了再大战一场!”
李靖赶忙呵斥哪吒住口,生怕他再激怒龙王。姜子牙则向哪吒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先莫要冲动,然后继续对龙王说道:“龙王殿下,哪吒犯下此错,确实该罚。但贫道有一建议,不知可否一听?”
敖广不耐烦地说道:“有话快说,莫要再拖延时间。”
姜子牙说道:“哪吒可向龙王赔罪,并且日后定当为龙族做三件大事,以弥补今日之过。如此一来,既给了龙王一个交代,也可避免这一场大战祸及无辜百姓,不知龙王意下如何?”
西位龙王听了姜子牙的话,彼此对视了一眼,心中都在权衡利弊。敖广虽然心中仍有不甘,但也明白若真的大打出手,即便能拿下哪吒,恐怕也会损失惨重,而且这姜子牙看着也不是普通之人,万一背后还有什么厉害的靠山,那可就麻烦了。
思索片刻后,敖广缓缓说道:“哼,既然你如此说,那便依你所言。不过,这三件大事可不能是些鸡毛蒜皮之事,须得是关乎我龙族重大利益之事,若有一件办不到,我们定不饶他!”
姜子牙点头道:“那是自然,龙王放心,贫道愿为哪吒作保,若他失信,贫道定当与他一同承担后果。”
哪吒听了姜子牙的话,心中虽有些不情愿,但也知道自己如今闯下大祸,若不是姜子牙出面,恐怕今日难以收场,便走上前去,朝着西位龙王行了一礼,说道:“我哪吒今日便应下此事,定会做到,若有违背,任凭处置!”
西位龙王见哪吒应下,这才稍稍平息了怒火,敖广长袖一挥,说道:“哼,希望你言而有信,今日之事暂且作罢,我们走!”说罢,西位龙王便驾着云雾离开了陈塘关。
李靖见龙王离去,心中松了一口气,赶忙向姜子牙道谢:“多谢道长出手相助,若不是您,今日这陈塘关怕是要遭大难了。”
姜子牙摆了摆手道:“李总兵客气了,贫道也是不忍见百姓受苦,方才多管闲事。况且这哪吒年少有为,只是行事需多加引导才是。”
哪吒听了姜子牙的话,心中对他十分敬佩,走上前来,抱拳行礼道:“道长,今日多亏了您,我哪吒才免去一场大祸,我这人最是恩怨分明,您这份恩情我记下了,日后若有差遣,我定当万死不辞!”
姜子牙看着哪吒,见他目光真诚,心中很是欣慰,笑着说道:“哪吒,你天生神力,又有法宝傍身,本是可造之材,只是这性子太过莽撞了些。如今这世间大乱将至,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去匡扶正义,若你愿意,可随我一同闯荡,日后也好为这天下做些大事。”
哪吒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兴奋地说道:“真的吗?那太好了,我早就厌倦了这陈塘关里的拘束生活,正想出去闯荡一番,道长,我跟您走!”
李靖在一旁听了,面露犹豫之色,毕竟哪吒是他的儿子,他虽也知道哪吒心性,留在这里说不定日后还会闯出更大的祸事,可又实在舍不得他离开。
姜子牙看出了李靖的心思,便说道:“李总兵放心,我定会照顾好哪吒,让他在这世间历练成长,日后也好光宗耀祖,为陈塘关增光添彩。”
李靖听了姜子牙的话,思索片刻后,终于点了点头,说道:“那便有劳道长了,哪吒,你此去可要听道长的话,莫要再任性胡为了。”
哪吒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父亲放心,我知道了!”
就这样,哪吒收拾了行囊,告别了父母亲人,跟着姜子牙踏上了未知的征程。一路上,哪吒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不停地问这问那,姜子牙也不厌其烦地为他解答,还趁机教导他为人处世的道理,哪吒虽然有时候还是会露出那副桀骜不驯的模样,但也在认真地听着,心中对姜子牙越发敬重起来。
他们继续前行,不知前方还有多少艰难险阻在等着他们,但哪吒知道,只要跟着姜子牙,这一路定能过得精彩非凡,而姜子牙也深知,有了哪吒这个得力帮手,封神大业又多了一份助力,未来的路,且行且看吧。
随着他们的身影渐渐远去,陈塘关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那哪吒的故事,却依旧在街头巷尾被人们传颂着,成为了人们口中一段传奇的开始,而这段传奇,也将在这乱世之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与封神大业紧紧交织在一起,书写出一篇波澜壮阔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