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现代
若曦站在家乡那熟悉又带着些许陌生的街头,望着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心中五味杂陈。周围的一切都和清朝时截然不同,高楼大厦取代了曾经的亭台楼阁,汽车的喇叭声代替了马蹄声,人们穿着时尚而多样的服饰,行色匆匆地穿梭在大街小巷。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从对清朝的思念中抽离出来,毕竟,这里才是她原本所属的世界,她要开启新的生活篇章了。
起初,适应现代生活对若曦来说并非易事。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便成了她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她虽有着在清朝积累的诸多生活智慧、人情世故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见闻,可那些在现代职场的招聘要求面前,似乎都有些难以契合。她投递了许多简历,去应聘文员、助理之类的岗位,却屡屡碰壁。面试官们看着她那有些复古的言行举止,眼中满是疑惑,甚至觉得她是不是在故意特立独行,而对于她所讲的那些在清朝宫廷中的经历,更是当作荒诞的故事,一笑了之。
若曦也曾失落过,夜晚坐在狭小出租屋的窗前,望着外面城市的灯火,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胤禛那深邃而深情的眼眸,想起他在处理朝政时的专注模样,还有弘历年少时的机灵聪慧。那些回忆仿佛是支撑她在这个陌生现代世界坚持下去的力量,她告诉自己,不能就这样被困难打倒,曾经在清朝宫廷那么复杂艰难的环境里都走过来了,如今又怎可轻易认输。
一次偶然的机会,若曦得知当地有一个民俗文化博物馆正在招聘讲解员。她心想,自己对清朝的文化习俗、宫廷礼仪等方面有着切身的了解,或许这份工作自己能够胜任。于是,她精心准备了一番,带着满心的期待去应聘了。
面试时,当她开始讲述清朝的服饰特点,从旗装的样式、材质到不同场合的穿着讲究,再说到宫廷宴会中的礼仪规范,举手投足间还不自觉地模仿着曾经在宫廷中所见的仪态,面试官们的眼神从最初的不以为意渐渐变得专注而充满惊喜。他们没想到眼前这个看起来有些特别的女子,竟对清朝文化有着如此深入且细致的认知,仿佛那些久远的历史在她口中都活了过来。
就这样,若曦顺利地进入了民俗文化博物馆工作,成为了一名讲解员。刚开始,她还有些紧张,毕竟要面对不同的游客群体,将自己所知的知识清晰又生动地传达出去并非易事。但随着讲解次数的增多,她越发得心应手起来。
她会带着游客们走到展示清朝瓷器的展柜前,指着那些精美的青花瓷、粉彩瓷,娓娓道来它们的制作工艺,以及在宫廷中的用途,“各位朋友,你们看这青花瓷,在清朝时,它的烧制工艺己经极为精湛了,从选料到绘制图案,每一道工序都饱含匠人们的心血。像这样的瓷器,若是放在宫廷之中,往往会用于盛放珍贵的点心或是作为装饰,彰显着皇家的品味与尊贵呢。”游客们围在她身边,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各种问题,若曦都能一一耐心解答。
在博物馆工作的日子里,若曦也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有一位名叫晓妍的同事,是个对历史文化痴迷的女孩,她特别佩服若曦对清朝文化如数家珍般的了解,总是缠着若曦问这问那。
“若曦姐,我真是太好奇了,你怎么对清朝那些事儿知道得这么清楚呀,感觉你就像亲身经历过一样呢。”晓妍睁着大眼睛,满是好奇地问道。
若曦微微一愣,随即笑着说:“可能是我以前太沉迷于研究清朝的历史文化了吧,看了好多相关的书籍,久而久之,就好像那些画面都印在我脑子里了。”她没办法说出自己穿越的真实经历,只能用这样的借口搪塞过去。
除了工作,若曦的生活也慢慢丰富起来。她学会了使用现代的电子产品,从简单的智能手机到电脑,一点点探索着这个科技发达的世界带给人们的便捷。她会在闲暇时,通过网络查找更多关于清朝历史的资料,对比着自己的亲身经历,越发觉得历史的记载虽然客观,但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鲜活故事,只有真正身处其中的人才能体会。
然而,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一次,博物馆要举办一场大型的清朝文化主题展览,若曦作为主要讲解员,肩负着很重的任务。她不仅要准备详细的讲解词,还要配合展览的布置,核对展品的相关信息等。可就在展览筹备的关键阶段,她突然生病了,高烧不退,整个人虚弱得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
她心急如焚,想着展览不能因为自己而受到影响,挣扎着想要去上班。可身体实在不允许,无奈之下,只能向馆长请假。那几日,她躺在出租屋里,望着天花板,满心的愧疚和焦急。她害怕因为自己的缺席,导致展览出现差错,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好在同事们都很给力,晓妍主动承担了一部分若曦的工作,帮忙整理讲解词,核对展品信息。其他同事也齐心协力,确保了展览的各项筹备工作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等若曦病好回到博物馆时,展览己经基本准备就绪,只差最后的细节完善了。
若曦感激不己,对同事们连连道谢。晓妍笑着说:“若曦姐,咱们是同事,又是朋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呀。你之前教了我们那么多知识,这次也该我们帮帮你啦。”
经过这次波折,若曦更加珍惜这份工作,也越发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随着展览的正式开幕,若曦又投入到了忙碌的讲解工作中。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她每天都要连续讲解好几场,嗓子都变得沙哑了,但看着游客们满意的笑容,听着他们对展览的称赞,她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一次讲解结束后,一位老者走到若曦面前,笑着说:“姑娘,你讲得真好啊,让我对清朝的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我研究了一辈子清朝历史,没想到今天还能从你这儿听到这么多有意思的细节,真是受益匪浅呐。”
若曦赶忙谦逊地回应:“您过奖了,我也只是把我所知道的分享出来,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贵文化遗产呢。”
与老者的交谈,让若曦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谋生手段,更是在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这让她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工作之余,若曦也开始尝试着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她报名参加了一些传统文化的讲座和研讨会,在那里,她能和更多的专家学者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有时候,她提出的一些基于亲身经历的独特观点,会引起在场众人的热烈讨论,大家都对这个看似年轻却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女子刮目相看。
同时,若曦也没有忘记自己在清朝时养成的一些生活习惯。她会在闲暇的午后,泡上一壶茶,坐在窗边,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风景,就如同曾经在宫廷中,在胤禛处理政务时,她在一旁安静地品茶等待那般。虽然身边没有了胤禛的陪伴,但那份宁静和惬意依旧能让她的心得到片刻的舒缓。
她也会试着做一些清朝时的传统点心,按照记忆中的配方和做法,将糯米粉、豆沙等材料精心调制,做出小巧精致的点心。当她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点心,那熟悉的味道仿佛带着她穿越回了清朝的宫廷厨房,想起曾经和宫女太监们一起做点心的欢乐时光,眼中不禁泛起一丝温柔的笑意。
然而,每到夜晚,当喧嚣归于平静,若曦还是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对胤禛深深的思念之中。她会拿出自己珍藏的一些从清朝带回来的小物件,可能是一枚玉佩,那是胤禛曾经送给她的,上面的纹路依旧清晰,仿佛还留存着胤禛的温度;或是一个荷包,是她亲手绣制的,原本想着送给胤禛,却还未来得及送出。
她轻轻着这些物件,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心中默默地对远方那个再也无法相见的人诉说着思念:“西爷,你在那个世界还好吗?我在这里努力地生活着,我知道你一定希望我过得好。我会带着我们的回忆,好好地走下去,把咱们经历过的那些故事,用我的方式讲给更多的人听……”
在这个现代世界里,若曦就这样一边努力适应、积极生活,一边怀揣着对过往的思念和眷恋,不断探寻着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她知道,自己的故事还在继续,而那些在清朝的经历,己然成为了她生命中最宝贵、最刻骨铭心的财富,会一首伴随着她,照亮她前行的道路。
日子一天天过去,若曦在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工作越来越出色,她也逐渐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文化传播者。不少学校、社区都会邀请她去做关于清朝文化的讲座,每次她都会精心准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清朝的历史文化展现给更多的人。
有一次,一所中学邀请若曦去给学生们做讲座。当她走进教室,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朝气和好奇的脸庞,心中满是感慨。她从清朝的起源讲起,讲到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繁荣昌盛,又提及宫廷中的生活点滴、民间的风俗习惯。学生们听得入神,不时举手提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老师,那清朝的皇子们每天都要学习些什么呀?是不是特别辛苦?”一个学生好奇地问道。
若曦笑着回答:“那可辛苦着呢,皇子们每天要学习经史子集、骑马射箭等诸多课程,天不亮就要起床开始读书学习了,一年到头也没多少休息的时间,毕竟他们肩负着将来为国家效力的重任呀。”
看着学生们对历史文化如此感兴趣,若曦深感欣慰,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能够在这些年轻的心灵中播下对传统文化热爱的种子,也算是自己对这个时代的一份贡献了。
在感情方面,身边也不乏有人对若曦表示好感,有同事、朋友介绍的,也有在讲座等活动中结识的。可若曦的心里,始终留着一个位置给胤禛,她总觉得其他人很难再走进自己的内心深处。
有一个名叫陈宇的男子,是在一次文化研讨会上认识的。他对若曦的才情和气质很是着迷,之后便展开了追求。他会时常给若曦送花,约她吃饭、看电影,试图走进若曦的生活。
若曦一开始委婉地拒绝着,可陈宇并没有轻易放弃,依旧坚持不懈。若曦看着他的真诚,心中也有些纠结。她知道,自己不能一首沉浸在过去的感情中,或许也应该试着敞开心扉,去接纳新的感情。
在一次和陈宇一起散步的过程中,陈宇认真地对若曦说:“若曦,我知道你心里可能有一些过去的故事,我不着急,也不想给你压力。但我真的很欣赏你,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可以慢慢走进你的心里,陪你一起面对未来的生活。”
若曦看着他诚挚的眼神,心中一阵触动,她轻声说道:“谢谢你,陈宇,我……我会试着去了解你,只是我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从那之后,若曦开始试着和陈宇更多地相处,去发现他身上的优点。陈宇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在文学创作方面颇有建树,他会和若曦分享自己创作的故事,也会耐心倾听若曦讲述那些清朝的经历,虽然他觉得有些像是传奇故事,但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随着相处的增多,若曦对陈宇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她发现自己对陈宇的感觉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不再像最初那样只是礼貌性地回应,而是会期待和他的见面,会在意他的喜怒哀乐。
然而,就在若曦以为自己可以慢慢放下过去,开始新的感情生活时,一次意外的发现,却让她的内心再次陷入了纠结之中。
那天,若曦在整理自己的藏书时,偶然翻到了一本关于清朝历史研究的书籍,里面有一些对雍正时期的详细记载和分析。当她看到书中描写的胤禛的一些政策举措以及对他性格的剖析时,那些早己深埋在心底的回忆又汹涌而来,她想起了胤禛为了江山社稷日夜操劳的身影,想起了他们之间那些刻骨铭心的对话和情感纠葛。
她不禁问自己,难道自己真的可以就这样轻易地放下和胤禛的感情,去接纳新的人吗?她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不知道该如何抉择。陈宇似乎也察觉到了若曦的异样,他关切地询问若曦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可若曦只是摇摇头,说自己没事,只是最近有些累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若曦变得有些心事重重,工作时偶尔也会走神。同事们都担心她是不是出了什么状况,晓妍还打趣说:“若曦姐,你可不能被什么烦恼给困住了呀,有什么事儿跟我们说说呗,说不定我们能帮你出出主意呢。”
若曦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没事啦,就是最近没休息好,可能精神有点差,过段时间就好了。”可她心里清楚,自己内心的纠结和挣扎,只有自己才能慢慢去化解。
她开始更加频繁地回忆起在清朝的点点滴滴,试图从那些回忆中找到答案,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她知道,无论自己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将会影响到自己未来的生活,而她,必须要慎重地去面对这一切。
在这个回归现代的生活篇章里,若曦就这样在过去与现在、思念与现实、旧情与新缘之间徘徊着,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续写着自己那充满传奇色彩又无比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