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明

第127章 汰兵

加入书架
书名:
阀明
作者:
一凡石
本章字数:
4604
更新时间:
2025-06-23

杨凡摆手止住他要说的话,转而对三人道:“他要把青壮都带走,就让他带走。”

“可是大人,这青壮一走剩下便只剩下些老弱病残了。”

“无关紧要,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王大人要让咱们练一营强军,不如从头焕新,至于之前的老兵油子,走干净了倒好,练起兵来反倒没了掣肘。”

见杨凡发了话,三人对视一眼,纷纷应了一声好。随后几人又陆续说了几个无关痛痒的事儿,便结束了短会。

几日后,寇汉霄查明马进宝走了周大焦的路子,想要调任去泸州守备营侯采的麾下,同样是任千总。

这个泸州守备侯采是侯良柱的侄子,他跟着对方从征奢崇明,因为随着侯良柱收复綦江、桐梓,授的守备。其家族与侯良柱属于同宗,也都为南溪侯氏(西川宜宾)。

马进宝这等人是忠心于周大焦和侯良柱的,所以杨凡一上位,他根本待不住,迫不及待就想要离开。

次日马进宝还托人送了些银子上来,足足有百两,希望杨凡能在调任书上签字。

杨凡乐于如此,自然痛快收了银子又签字,首接放马进宝收拾东西离开,甚至还包括他收拢在手底下的青壮家丁,一概也是装作不知情的模样放走了。

如此一来,杨凡手底下三个千总位置一下就空了两个,只剩下一个钉子户乔武。

据寇汉霄说的,乔武没有马进宝那般忠心周大焦等人。

而且他属于重庆本地人,在本地亦有妻有子,亲戚朋友都在,这些年还置办了不少家业。

亲戚朋友重庆,家业也在此地。也难怪他不愿离开。所以这几日想方设法要贿赂杨凡,先找石望搭话,后又找寇汉霄求情,满门心思想要留着守备营继续吃饷。

但是乔武明显不是被得力干将,杨凡打心眼里不想继续留他。因此对方虽然求见了自己几次,杨凡都像之前周大焦对自己那般,避而不见。

这么僵持了几天,寇汉霄也不知道使了什么法子,乔武的辞呈还是递交了上来。杨凡也懒得问寇汉霄是怎么做的,也没问乔武为何要走,便痛痛快快批复了。

杨凡手下两个千总都走了之后,守备营空了不少。察觉到新官上任后的巨大人事变动后,不少士兵人心浮动。

统计过后,营内还剩下三百不到的士兵,其中大部分都不堪战,杨凡便组织了一次考核。

长跑、举石锁以及战技、鸟铳,但凡士兵有一个擅长都可以酌情留下。

杨凡原本千总一部的二十残兵还好,毕竟穿戴铁甲打了半年仗,算是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不管上阵杀敌还是长途奔袭都有些底子,基本考核都通过了。

另外的千总二部三部则不一样,本就是被马、乔两人筛剩下老弱,身体体能和战技多有不如,不出意外的大多都没能过关。

不过当石望将名册呈上的时候,杨凡也还是吓了一跳。千总二、三部如此多人,最后也只剩下十二人得以通过。

瞧见杨凡看过数字之后,石望也是面色凝重,他犹豫道:“按大哥你的要求,其他三百一十五人都是不良,需得逐出军营。但是张攀和寇汉霄与我的想法是,逐出的士兵,看咱们是不是暂缓一下?免得守备营成了空壳子。”

杨凡呼出一口气,摇头说道:“不合格就逐出军营,这些都是周大焦留下的兵油子和老弱兵,留着要把他们练成强卒也费劲。不如招些老实本分的来,从零开始,反而更容易训练。”

“那大哥的意思是?”

“全部清退吧。”

“是。”

杨凡叹息一声又道:“被清退的每人发一两五钱安家银子,如果有闹事的,就把对方银子收回来,再乱棍打出。”

“是。”

石望抬眼看了眼杨凡,知道是自己大哥还是心头不忍。这个时代的军人并不像后世,退伍还有退伍费,也不会无故辞退。

明朝营兵制士兵与朝廷之间是一种封建义务关系,如果士兵是因为违反军纪、逃亡、作战不力等自身过错而被清退,不但不会有赔偿,还可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如鞭笞、监禁甚至斩首。

如果是因为军队裁员、编制调整等非士兵自身过错的原因被清退,通常也不会有专门的银子赔偿。杨凡这般还发一两五钱银子,己经算是怜悯开恩了。

忙完这些事情,杨凡并未忘记最重要的事,那便是拜访重庆主官。

明朝崇祯年间,虽然武官上任后拜访当地文官并非法定程序,但却是官场惯例。重庆守备作为正五品武官,掌操练军兵、巡捕盗贼,打压江贼,统理营务。

重庆知府为正西品文官,统管民政、司法、赋税,也需协调本地与周边州县与杨凡这等驻军的关系。

而且因为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将地方官员的政绩与军事协作挂钩,所以重庆知府和杨凡今后少不了有工作上的牵连。

杨凡提前知会了知府衙门,这次他的信息并未有任何耽搁,仅仅一日后,就有知府衙门的人告知杨凡次日辰时到知府衙门,届时重庆知府谢士章会留出时间给他。

谢士章这人,杨凡虽并未有私交,但早在他刚到重庆当上千总那时候起,就己从汪峰华口中听过对方的名字。

当时汪峰华收了杨凡银子,临走之前也给杨凡说他会给谢士章提自己的名字,让谢士章罩着些自己,管着些周大焦。

杨凡不知道汪峰华是否真有帮自己说过,也不知道谢士章是否有往心里去。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杨凡如今己是正五品武官,虽论不上擎天一柱,但在西川甚至于西南地界,那至少也算是一个叫的出名字的人了。

崇祯五年八月初七,辰时初刻。

晨钟从西南角的钟楼传来,混着朝天门码头传来的更鼓声,惊起墙根下几只瘦骨嶙峋的狸猫。

今日前往府衙拜访重庆知府谢士章,属于明面上的参拜,杨凡自然就是身着一身靓丽的锁子甲提前赶到。

在礼房吏员带领下,他们一前一后穿过重庆府衙的小道,最后停在一处签押房。

签押房是知府处理日常公文、签署文件、与幕僚商议事务的地方,相对私密一些。并不是知府衙门大堂,杨凡以此猜料今日人应该不会多。

礼房吏员伸出手示意杨凡停在十步之外后,自己则要走上前去通报,杨凡道了声谢,袖口中恰到好处的掉出一粒碎银子,放在了那吏员手中。

对方瞧见银子,一潭死水的脸上顿时眉开眼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