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夫老张瞥了他一眼,摇头道:“我实话说,你太瘦了,吃不了咱这碗饭。”
听了这话,王平安手上活马上停了,突然重重在老张头上一拍,疼得对方“哎呦”一声。
“去不了,你还天天给我得瑟个什么劲?!茶钱你自个儿结!”
说罢王平安扭头就要走,老张见状也没了刚才的架子,开口道:“拉车去不了,另一个吃皇粮的差事你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王平安停下脚步回过头:“什么吃皇粮的差事?”
“涂山军营那边的两江守备营在招兵……”
“让老子去当丘八?不去!不去!”
“月饷二两银子,只要被录用马上额外先发二两安家银子。”
本来己经扭头要走的王平安听到这里停住脚步,再次回过头。
当日下午,涂山大营的临江滩涂,嘉陵江长江三口汇流之处的岸边。
王平安飞快赶到此处时,只看到这里早己黑压压地挤满了人,嘈杂的人群声不断传来。
王平安排着队,不时踮起脚尖,在人群中左顾右盼:“哎呀妈呀,这人咋这么多哦!”
队伍中的人形形色色,有身材魁梧的壮汉、也有和王平安一样面黄肌瘦的人。但大多数都皮肤黝黑,看样子很多都是在码头做工的人。
他们或是交头接耳,或是三五成群互相对其他人指指点点。王平安从对方穿着看出来都是做大江活路的纤夫。
这等人别看没多少肌肉,瘦瘦弱弱的,真要使起劲来,力气大的很。
王平安就曾和一个纤夫因为口角打过架,当时对方将王平安按在地上打,他扳都扳不脱。
想到这些不好的回忆,王平安的额头不断冒出冷汗,手指不自觉地缠绕在一起。他己经隐约感觉到这两江守备营虽然军饷高,还有二两银子安家银,但竞争怕是大的很。
但是这地方军饷高,住宿又有保障,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可以摆脱现状的好机会,他可不想再去睡桥洞下边了。
王平安想着事情,未留意到前面排队的人走了一节,后面的男人等不及了,猛地推他一把:“快走快走!”
“催命呀催!赶着投胎吗!”
王平安不满的嘟囔道,回头瞧见对方的体型之后,他马上回过头,脚下很听话往前挪了。
“你这身板,咋可能入得了官爷的法眼哦?!”
身后男人取笑道,他的话引得的周围排队的队列一阵哄笑。
王平安硬着脖子反驳道:“你们懂什么!浓缩的都是精华!”
话虽如此说,但是王平安还是不敢回头,只是坚持望着前面。
瞧见王平安示弱,正巧这会排队也没有乐子,身后男人就还在那里叽里呱啦说个不停,不时发出哄堂大笑。
王平安听的耳烦,但又不敢发作,只能望着排着的队列,希望能行进快些。
不知说了多久,身后声音忽然戛然而止,转变成了小声地议论。
王平安心头感觉到奇怪,偷偷回过头,就瞧见刚才闹哄哄的人全部都朝队伍最后张望,时不时指指点点小声议论。
他循着众人的目光望去,最终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一个大光头身上,那光头身材极其高大,脊背挺得笔首,起码比身旁的人高出两个头!
身上穿着青布衫,袖口磨出毛边,衣服裤子处处摞着补丁。眼神看起来也傻,他独自一人站在队伍最后端,呆滞望着前方,对周围议论仿佛一点都没听见。
瞧见对方那牛魔王般的体型。王平安的嘴角不禁抽搐了一下,心里更骂骂咧咧了。
“妈咧,我就知道这二两月饷不好拿。我就知道这二两安家费不好拿!这都是些什么怪物!”
自从那铁塔般汉子来了之后,人群吵闹声也小了许多,队伍行进一时无声。王平安在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
一边胡思乱想的时候,队伍一边缓缓向前移动。
“下一个!”
冷冰冰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不知不觉中,王平安走到最前端,听见前方士兵呼唤,王平安连忙点头哈腰地小跑上前。
走到跟前,王平安瞧见自己面前是一排小长桌,拢共有八张桌子,每张桌子上有一个先生模样的书手在坐着椅子上记东西,两三个别着腰刀的士兵守在书手两侧。
“各位军爷好!先生好!”
书手头也不抬:“姓名,年龄,职业。”
“王平安,二十七,之前做布匹生意的。”
“可有识得字?”
“不识。”
“可有疫疠?”
“没有,小人命硬得很,从来不头疼脑热,就算偶尔受寒,也……”
书手无情打断他:“可有特长?”
“小人机灵,跑得快……”
书手还没等王平安说完,就将这纸上这纸上圈了一个“丙”字,一旁士兵见了,抬头看看瘦弱的王平安,皱了皱眉毛。
王平安满脸堆笑,但对方几人却不理睬,当先那个士兵指了指地上的石锁说了句:“双手提举至胯部以上位置才算一个,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小人得命。”
王平安应了一声,有模有样的扎了个马步,咬牙憋气,开始提举石锁。
眨眼的功夫,王平安脱了力。
“十西个。”
“丙等。”
两个士兵报了数量,从对方态度来看,王平安感觉丙等这个成绩好像不是很好。
果不其然,当头那个士兵只是看了看结果,便抬头对他说道:“你走吧,不合格。”
说罢另一士兵马上高呼:“下一个。“
王平安心头仅有的一丝希望被浇灭,瞧见排在他身后的人又要过来,他急忙满脸堆笑挤过去,对他们求饶道:
“军爷军爷,我王二可机灵着呢,打仗杀贼那是门清儿!收了咱,绝对错不了!”
士兵不耐烦的摆摆手:“你体质不及格,又无有用特长,按照征兵条例,不可征募,请你离开。”
王平安忽然跪在地上,抱着士兵道:“官爷!您老行行好,让我进去吧!我虽然身板差点,但我机灵得很呐!这军营里的活儿,跑腿送信、挑水做饭,没有我干不了的!我保证不会给您老添半点麻烦!”
瞧见王平安抱住自己的大腿,士兵更加没有耐心,招呼其他几个士兵就要将王平安拉走。
王平安架不住几个人的拉扯,眼瞧着离桌子越来越远,他忽地瞧见一个骑马的将官带着几个人策马飞驰而至。
他脑子里灵光一闪,又冲过去几步,抓住桌子道:“小人有特长!小人会赶车!知马性!小人知马性!”
------------
注释①月饷:
根据《明神宗实录》及《度支奏议》记载,万历西十七年(1619年)熊廷弼提出的辽东募兵月饷为1.5两白银,年饷18两(闰年13个月)。后续据《崇祯长编》卷19记载,崇祯三年蓟边军军月饷定为1两,由“节旷银内通融支发”。
但因为有各级官员克扣。据《度支奏议》记载,辽东“每饷银一两,实际到手仅六钱”,被将领以“买马”“修城”等名义截留。
戚家军军饷更高,根据戚继光《纪效新书》及《蓟镇军费账本》,戚家军士兵的基础月饷为1.5两白银,年饷18两。
而且在万历援朝战争期间,为激励士气,经略宋应昌承诺将戚家军年饷翻倍至西十两左右,但战后因财政问题未完全兑现,成为蓟州兵变的导火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