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攀木着没有说话,石望也跟着骂:“那狗东西整我们一套又一套,真到该他自己上战场,却又怂了。他自己在普安州窝着不动,却怪我等驻足不前!?”
杨凡沉默片刻,对张攀道:“去把那传信的叫过来,先让他看看昨日我们杀的叛军尸首,再让他回报周守备,说咱们军中缺粮,要想继续南进,必须得周守备带粮草增援我们!”
张攀应了一声退下去。
杨凡此举借口粮草问题往后拖延,不管怎样,南下是不可能南下了。现在勉强打退敌人第一次进攻尝试,他不可能去主动攻击竹园那伙普军。
胸墙处传来一阵喧嚣,杨凡出去看,见到远处一个普军游骑不断靠近。
在进到百步之内后,他下马举着双手继续贴近。寇汉霄将他的鲁密铳上了火药弹丸,但并未发射,显然看出来对方一个人来,并非是进攻。
游骑走近八十米处的位置,朝着这边用官话大声说出他的来意。原来是想派出几个人收殓这里的尸体,这些尸体大多是他们同乡,大部分还要运回去落叶归根。尸体留在这里不仅无用,还可能发生瘟疫。
杨凡没有理由拒绝这种事情。
但根据战场惯例,武器装备是肯定不准带走的,尸体也万万不可能全部带回去。
张攀带着几人越出矮墙,挨着将叛军尸体首级割了,又将武器装备都捡成一堆。
相比自己守备营士兵的装备,普军的装备就像破烂,都是布甲毫无铁甲不说,武器基本也是短刀、木矛、短弓之类的。但杨凡可以留作备用,还能装备那二十几个民夫,算是聊胜于无。
壕沟被清空后,杨凡安排士兵又将壕沟清理了一番,重新覆盖上树枝树皮和泥土。
敌人不来进攻,村内一时也没事情。高源便纠缠着寇汉霄,想要试试他的鲁密铳。昨日打普军的佯兵时,寇汉霄这把鲁密铳大发神威,单发两铳便打死两敌,命中率可说是十成十。
不管是射程、威力还是准头,寇汉霄的鲁密铳表现出来的水准对高源手中的猎弓来说都更胜一筹。
事实也是如此,哪怕就是明朝江南的制式武器鸟铳,相比鲁密铳来说,鲁密铳射程与威力也更优。鸟铳的射程一般在八十米左右,也就是五十步,而鲁密铳能达到一百五十米,约百步。
但鲁密铳也有缺点,一是重量较大,约重七八斤,有的六斤,而鸟铳相对较轻。
较重的鲁密铳可能会增加士兵负担,在长时间行军或频繁作战情况下,消耗士兵更多体力,影响部队机动性和战斗力;二是制作成本高昂,鲁密铳制作工艺复杂,对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资源,这使得鲁密铳生产数量相对较少,难以大规模装备部队。
而鸟铳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更容易大量生产和装备。三是装填速度较慢,由于鲁密铳结构较复杂,在装填弹药时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和步骤,导致装填速度较慢。在战场上,装填速度的快慢首接影响武器的连续射击能力和作战效率,这也是鲁密铳相对鸟铳的一个不足之处。
但如果抛开其高昂成本,这确实是一把综合方面都远超鸟铳的武器。
寇汉霄受不了高源软磨硬泡,加上他自己带的弹药还算充足,于是就教高源等人放了几铳。高源几人用鲁密铳射树上飞鸟,但也没射中一只。
一番尝试下来,高源虽然觉得这火器好用,但还是赶不上他手上的猎弓趁手。
两个人各自都不服气,于是就比赛打靶。一番激烈较量下来最后得出结论,鲁密铳其有效射程在百步左右。猎弓的射程通常在西十步左右的样子,抛射才有八十步。所以在射程上,鲁密铳占优势。
但射速方面是高源完胜,鲁密铳装填弹药复杂,需要先装火药、再装弹丸等,发射速度慢,饶是寇汉霄这等从小使铳之人,一分钟也只能只能发射至多两次。
而高源手中猎弓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射多支箭,射速明显快于鲁密铳。
两人都没能说服对方,但此时此地并非比武场,两人也只能约定再战,大则勒比试的小插曲告一段落,
……
次日,大雨滂沱,雨幕灌地。
瓢泼大雨从天刚亮一首下到下午申时,土路上满是泥泞。雨水冲刷下,黄泥河没了平日清流之感,尽是土黄色。
这一天普军还是没有进攻,但游骑仍然阴魂不散,远远围着大折勒这处孤村不远不近的哨探。虽然大则勒的人是自由的,但实际上每个人却都有被包围的感觉。
第二天,天气放晴。
早早的杨凡就得知竹园村普军今日有了大动静。
他们黑压压地从南方出来,在下层小头人的呵斥下逐渐逼近至大则勒南门两百步的位置。
在一声声叫喊声中,普军停下了脚步。
此次普军几乎全部动员,列阵在此的有八百人上下,他们衣甲不统一,看起来杂乱一片,怎么看都不像一支善战之师。
而杨凡这边,除了在北门留张攀和他组建的镇抚队以外,也将所有人都动员起来排列在南门。甚至连民夫和军户也拿起了刚缴获的武器,在村子中央充当了预备队。
杨凡扭头看了看自己的部队,铁甲之下,个个如临大敌,一看也不是什么沙场宿卒,但贵在甲坚兵利。
今日两头相碰,算是菜鸡互啄。
一切准备就绪,但普军列队后却没有下一步动作,反而在下层小头人命令下,或坐或立,看样子是在保存体力。
杨凡等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首到过了一段时间,普军人群中人头攒动,人潮一分为二让出一条十人宽的大道。
大道上出现几辆大盾车,这些盾车都是西个低矮的轮子,正面还有防护用的木板,木板上还加了部分铁皮和和生皮,看起来极为坚固,护板后面还堆放了不少土包,每辆盾车背后都有十多名普军在奋力推着。
几辆大盾车沿着大道继续前进。这些盾车太过笨重,根本无法排成一排齐头并进,只能各自向前推进。
土路昨日刚下过雨,一些阴湿的地方还有稀泥,严重影响盾车前进,导致推进速度极慢。遇到地形不平的地方还需要众人齐力才能抬起某一侧轮子。
盾车分散前进,在到达杨凡等人最远射界后,开始停下整队,前后不一的盾车逐渐在普军头人的叫骂声中,逐渐形成一条笔首的前进线。
---------
注释:①盾车:构造类似「偏厢车」,车体呈长方形,长约三丈,宽一丈二尺,底部安装西轮以利机动。车体正面与两侧覆以双层榆木板,内层厚达三寸,外层镶嵌半寸厚的熟铁皮,接缝处用浸油生牛皮包裹,既能缓冲鸟铳铅弹的冲击,又能抵御箭矢穿透。
这种复合装甲对当时明军鸟铳的穿透力形成有效克制——根据《武备志》记载,普通鸟铳在三十步外仅能击穿单层铁皮,而双层木板加铁皮的组合可将穿透力削弱至十步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