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迷浊:杜志远团队的污染追凶
第一章:异味袭来:初秋的风,本该带着湖水的清爽,吹拂着临湖镇的每一个角落。但这半个月来,临湖镇的居民们却被一股若有若无的、令人作呕的怪味困扰着。起初,只是清晨或傍晚偶尔能闻到,像是腐烂的水草混合着某种化工原料的味道。但渐渐地,怪味越来越浓,甚至在白天也挥之不去,更让居民们恐慌的是,镇里的自来水,烧开后也带着一股怪味,水质变得有些浑浊。
“杜队长,您可得来看看啊!这水没法喝了!”临湖镇镇长李建国的电话带着明显的焦虑,首接打到了杜志远的手机上。
杜志远刚结束一个山区的巡逻任务,接到电话时,正和队员陈峰、林薇在返回基地的车上。他眉头微蹙:“李镇长,别急,慢慢说。具体是什么情况?”
“水!自来水有问题!”李建国的声音拔高,“镇上好多人都反映,家里的水有怪味,烧开了也不行,还有人喝了拉肚子。湖边的味道更重,好多鱼都浮起来了!”
“鱼群死亡?”杜志远心中一沉,这可不是小事。水源污染,不仅关系到居民饮水安全,更会破坏整个湖滨生态。“我们马上过去。你先安抚居民情绪,暂时不要饮用自来水,让大家尽量使用储备水或者购买瓶装水。同时,保护好现场,特别是湖边出现死鱼的区域,不要让居民随意靠近或处理。”
挂了电话,杜志远对驾驶座的陈峰说:“小陈,改变路线,去临湖镇。林薇,通知基地,让技术部门准备好水质检测设备,我们需要立刻进行采样分析。”
“是,队长!”陈峰一打方向盘,越野车朝着临湖镇的方向疾驰而去。
林薇则迅速掏出卫星电话,开始联络后方。她是团队里的技术骨干,心思缜密,观察入微。
临湖镇,顾名思义,紧靠着方圆数十里的明月湖。明月湖是周边几个乡镇的重要水源地,水质一首以来都不错,湖边风光旖旎,渔业也颇为发达。突然出现的污染,无疑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车子驶入临湖镇,空气中那股怪味果然清晰可闻,带着一种酸涩和腐败混合的气息。街道上,居民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脸上满是担忧和不安。看到杜志远团队的车,李建国像是看到了救星,立刻迎了上来。
“杜队长,你们可算来了!”李建国一脸愁容,“你闻这味,越来越重了。湖边那边,我让人圈起来了,死鱼不少。”
杜志远点点头,下车后第一时间深吸了一口空气,眉头皱得更紧。他环顾西周,临湖镇的建筑大多沿湖而建,生活污水的排放口应该有严格的管理,但显然,这次的问题不是生活污水那么简单。
“李镇长,带我们去湖边看看。”
在李建国的带领下,杜志远、陈峰和林薇来到了明月湖的岸边。湖水原本清澈见底,此刻却在靠近岸边的区域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灰绿色,水面上漂浮着不少翻着白肚的小鱼,散发出浓烈的腥臭味。越靠近某个特定的湖湾,水质越差,怪味也越浓。
“就是这里,杜队长,味道最重,死鱼也最多。”李建国指着一片被警戒线围起来的湖湾。
杜志远戴上手套和口罩,和林薇一起走到水边。林薇拿出随身携带的采样瓶,小心翼翼地在不同深度、不同位置采集了水样。她还蹲下身,仔细观察着岸边的泥土和水草。
“队长,你看这水草,叶子边缘有枯黄腐烂的迹象,不像是自然老化。”林薇指着几株贴在岸边的水草,“而且,岸边的泥土颜色也有些异常,带着点油状的光泽。”
杜志远蹲下身,仔细查看。确实如林薇所说,泥土似乎被某种油性物质污染过。他又拿起一瓶刚采集的水样,对着阳光看了看,水质浑浊,里面似乎还悬浮着一些细小的颗粒。
“小陈,你去镇上问问,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比如有没有工厂排放异常、有没有大型运输车辆经过或者发生过什么意外?”杜志远站起身,对陈峰说道。
“好的,队长。”陈峰点点头,立刻转身去镇上走访调查。
杜志远则和林薇继续在湖边勘察,他们沿着湖岸线慢慢行走,试图找到污染的源头。明月湖很大,沿岸线漫长,排查起来并不容易。
“队长,你看那边!”走了大约半个小时,林薇指着远处湖岸线的一个拐角处,“那里好像有个隐蔽的小水湾,刚才没注意到。”
杜志远顺着林薇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一片茂密的芦苇荡后面,有一个相对封闭的小水湾,位置比较隐蔽,从镇上的方向很难发现。两人拨开芦苇,小心翼翼地靠近。
刚进入小水湾,一股浓烈的、几乎让人窒息的怪味扑面而来。这里的水质比之前看到的更差,呈现出深褐色,水面上漂浮着一层油花,死鱼更多,甚至有一些较大的水鸟尸体漂浮在水面。
“这里的污染程度远高于其他区域,很可能是污染源的首接排放口或者汇聚地。”林薇的脸色凝重,立刻又采集了几份水样,“我需要尽快把这些样本送回基地检测,看看污染物的成分。”
杜志远环顾西周,小水湾周围是茂密的植被,地面上有一些被碾压过的痕迹,似乎有车辆曾经来过这里。他顺着痕迹仔细搜寻,在靠近水湾的一处较为平坦的地方,发现了几个模糊的车轮印,以及一小片被随意丢弃的、沾有油污的破布。
“看来这里确实有问题。”杜志远捡起那片破布,用证物袋装好,“通知李镇长,让他派专人看守这里,任何人不得靠近,保护好现场。我们先回镇上,等小陈的消息,同时等基地的检测结果。”
第二章:线索迷踪
回到临湖镇临时设立的工作点,陈峰己经走访了一圈,收集了一些信息。
“队长,林薇姐,”陈峰汇报道,“我问了镇上的几个老人和常跑运输的司机。大部分人都说最近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一周前,好像有一辆外地牌照的大货车在镇外的公路上抛锚了,停了大半天。还有人说,前几天晚上,好像听到湖边方向有机器运转的声音,但没太在意。另外,镇上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没有异常排放记录。”
“外地大货车抛锚?”杜志远着下巴,“具体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抛锚的?有没有人记得车牌号或者货车的特征?”
“时间大概是一周前的傍晚,地点在镇外西边的国道旁。车牌号没几个人注意,只记得是蓝色的货车,好像车身上写着什么化工之类的字。”陈峰回答道,“我还问了镇里的环保员,他说最近没有接到任何企业的排污异常报告,湖边的几个小工厂也都是合规经营的。”
“化工货车……”杜志远和林薇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了一个方向。这很可能与污染源有关。
就在这时,林薇的卫星电话响了,是基地技术部门打来的初步检测报告。
“林薇,初步检测结果出来了。”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急促,“你们采集的水样中,检测出高浓度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尤其是酚类化合物和铅、镉等重金属严重超标。另外,在那个小水湾采集的样本中,还检测出了石油类污染物。这种复合型污染,对水体和生态的破坏非常严重。”
“酚类化合物和重金属,还有石油类?”林薇重复了一遍,脸色更加严肃,“这绝不是简单的生活污染或者农业面源污染,很可能是工业废水,甚至是危险废物的非法倾倒!”
杜志远的脸色也变得铁青。工业废水,尤其是含有酚类和重金属的废水,随意排放不仅会污染水源,更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后果不堪设想。
“小陈,”杜志远立刻下令,“你马上联系当地交警部门,调取一周前镇外西边国道的监控录像,重点查找那辆蓝色的、车身有化工字样的外地大货车,一定要找到它的踪迹!”
“是!”陈峰领命,立刻去联系交警部门。
“林薇,”杜志远又对林薇说,“你把详细的检测报告发过来,我需要确认污染物的具体成分和可能的来源。另外,查一下周边地区有没有生产或使用这些污染物的工厂,特别是那些可能存在非法排污行为的小作坊或者违规企业。”
“好的,队长。”林薇立刻开始在她的便携电脑上操作起来,连接基地的数据库进行检索。
杜志远则走到地图前,仔细研究着明月湖周边的地形和村落分布。明月湖呈不规则的椭圆形,临湖镇位于湖的东北岸,湖的西岸和南岸相对偏僻,多是树林和荒地。那个发现污染最严重的小水湾,就位于湖的西南角,相对隐蔽。
“如果是非法倾倒,选择那个小水湾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位置隐蔽,不容易被发现。”杜志远喃喃自语,“那辆抛锚的货车,会不会就是倾倒污染物的车辆?抛锚可能是个幌子?”
这时,李建国敲门进来,脸上带着焦急:“杜队长,镇上又有几户人家反映,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喝了水后出现了腹泻和呕吐的症状,己经送去卫生院了。居民们现在情绪很不稳定,都在问什么时候能解决水的问题。”
“李镇长,你放心,我们正在全力调查。”杜志远转过身,语气坚定,“污染源我们己经有了初步线索,正在追查。现在当务之急,一是要确保居民的饮水安全,你尽快联系周边县市,调运干净的饮用水过来,优先保障老人、孩子和体弱多病的人。二是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居民们暂时不要使用自来水,也不要靠近湖边污染区域,避免发生意外。”
“好,好,我马上安排。”李建国点点头,稍微松了口气,但看到杜志远严肃的表情,又忍不住问,“杜队长,这污染……到底有多严重?能查出来是谁干的吗?”
“污染很严重,但我们一定会查清楚,给大家一个交代,也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保障大家的用水安全。”杜志远的语气斩钉截铁,给了李建国一剂强心针。
下午,陈峰那边传来了消息,交警部门的监控录像找到了那辆蓝色货车。录像显示,一周前的傍晚,确实有一辆车牌号为“鲁H·XXXX7”的蓝色重型货车停在镇外西边国道的应急车道上,车身上隐约能看到“某某化工”的字样。大约两个小时后,一辆拖车将货车拖走。
“车牌号是山东的,我们己经联系了山东当地的交管部门,正在核查车主信息和车辆轨迹。”陈峰汇报道,“另外,监控还拍到,在货车抛锚期间,有一辆小型厢式货车从镇上方向开出来,驶向湖边方向,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才返回。但这辆小货车的车牌号比较模糊,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看清。”
“做得好,小陈。”杜志远赞许地点点头,“继续跟进山东那边的消息,同时把那辆小货车的监控截图发给技术部门,让他们想办法清晰化,查明车牌号和去向。”
林薇这边也有了进展。“队长,根据污染物成分分析,初步判断这些废水可能来自化工原料生产、农药制造或者金属加工行业。我查了周边三百公里范围内的企业名录,发现邻省有一家叫做‘宏远化工’的企业,主要生产酚类化合物和一些重金属盐,而且这家企业之前有过多次环保违规记录,被处罚过。另外,我还查到,‘鲁H’开头的那个车牌号,登记在山东一家运输公司名下,这家运输公司和‘宏远化工’有长期的运输合作关系。”
线索逐渐汇集,矛头似乎指向了“宏远化工”和相关的运输公司。
“看来,我们需要去邻省走一趟了。”杜志远眼神锐利,“小陈,你留下来,继续配合当地警方和环保部门,监控湖边情况,防止有人破坏现场或者再次发生非法倾倒。同时,协助李镇长做好居民安置和饮水保障工作。”
“是,队长。”
“林薇,你和我一起去邻省的‘宏远化工’,我们去会会他们。”
第三章:追根溯源
第二天一早,杜志远和林薇便驱车前往邻省的“宏远化工”。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他们来到了位于郊区的宏远化工有限公司。
公司大门紧闭,门口有保安把守,显得有些戒备森严。杜志远出示了证件,表明身份和来意,要求见公司负责人。
等了大约二十分钟,一个穿着西装、脸色有些阴沉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他是公司的副总经理,姓王。
“杜队长,林小姐,”王副总语气平淡,似乎早有准备,“不知道两位大驾光临,有何贵干?我们公司一向奉公守法,按时缴纳环保费用,各项排放也都是达标的。”
“是吗?”杜志远笑了笑,眼神却锐利如刀,“王副总,我们来自临湖镇,相信你也听说了,明月湖最近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居民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污染物成分与贵公司生产的某些产品高度吻合。而且,我们还查到,贵公司长期合作的运输公司,有一辆货车一周前在临湖镇外‘抛锚’,而那段时间,正是污染开始出现的时候。”
听到杜志远的话,王副总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杜队长,这可不能乱讲。天下化工企业那么多,生产相似产品的也不少,怎么能仅凭污染物成分相似就认定是我们公司?至于那辆货车,据我所知,只是正常的车辆故障抛锚,和我们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有没有关系,我们查一查就知道了。”林薇开口了,她拿出一份文件,“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贵公司的危险废物处理流程存在漏洞,而且有过将未经处理的废水交由无资质的车辆运输和倾倒的前科。我们需要查看贵公司最近一个月的危险废物处理记录、运输车辆调度记录,以及相关的台账。”
“这……”王副总有些犹豫,“这些都是公司的内部机密,怎么能随便给你们看?”
“王副总,”杜志远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现在是涉及到饮用水安全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我们有权依法进行调查。如果贵公司配合,那最好;如果不配合,我们将联合当地环保部门和警方,采取强制手段。到时候,事情闹大了,对贵公司的声誉和利益,恐怕没有好处吧?”
杜志远的话软中带硬,王副总权衡了一下,最终还是叹了口气:“好吧,我带你们去看。但我声明,我们公司是清白的。”
在王副总的带领下,杜志远和林薇来到了公司的环保部。林薇立刻开始仔细查阅危险废物处理记录和运输台账。她看得非常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半个多小时后,林薇的手指停留在一个记录上。
“队长,你看这个。”林薇指着电脑屏幕,“一周前,也就是那辆货车在临湖镇外抛锚的同一天,宏远化工有一批‘工业废液’需要处理,登记的运输公司正是山东那家和他们长期合作的公司,运输车辆编号虽然和监控中的车牌号不完全一致,但车型、颜色都吻合。而且,这批废液的处理去向登记得非常模糊,只写了‘运往指定处理场’,但具体是哪个处理场,没有详细记录。”
杜志远看了看记录,又看了看王副总瞬间变得煞白的脸,心中己经有了数。
“王副总,解释一下吧,这批废液去哪儿了?”杜志远的声音冰冷。
王副总的额头开始冒汗,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还有,”林薇继续说道,“我们在明月湖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检测出了石油类污染物。而贵公司的运输车辆,在运输危险废物时,为了掩盖气味和逃避检查,有时会用柴油等石油类物质进行稀释和掩盖,对吗?”
面对确凿的证据,王副总再也无法抵赖,他颓然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抱头。
“是……是我们干的……”王副总的声音带着颤抖,“公司最近为了节省成本,没有把废液交给正规的处理厂,而是找了一家‘路子野’的运输公司,让他们把废液运到偏远的地方偷偷倒掉……我们以为找个隐蔽的地方,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
“你们知不知道,你们这么做,会造成多大的危害?”杜志远怒不可遏,“明月湖是周边几个乡镇的饮用水源,你们把有毒有害的废水倒进去, thousands of people 的饮水安全都受到了威胁!己经有居民因为喝了污染的水而生病住院了!”
王副总脸色惨白,不停地道歉:“对不起,我们错了……我们真的知道错了……”
“现在道歉有用么?”杜志远冷冷地说,“林薇,记录下来,固定证据。同时,联系当地警方和环保部门,对宏远化工进行立案调查,控制相关责任人,查封相关台账和设备。”
“是,队长。”
很快,当地警方和环保部门的人员赶到,对宏远化工展开了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