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将季昌明纳入反贪局长候选人名单后,开始通过自己的渠道,对季昌明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他发现,季昌明此人,确实如外界传言那般,为人低调,作风稳健,业务能力扎实,而且在检察系统内部,人缘相当不错,几乎没什么负面评价。
这些特点,让高育良对季昌明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他现在需要的,正是一个能够稳定局面,不惹是生非,又能踏实肯干的反贪局长。
季昌明,似乎完美符合他的要求。
与此同时,林轩也在暗中行动,为季昌明“上位”铺平道路。
他通过陈海这条线(陈海的父亲陈岩石在沙瑞金面前有一定话语权),巧妙地将季昌明的一些“闪光点”传递给了沙瑞金。
比如,季昌明曾经主办过几起影响较大但处理得非常稳妥的案件,既打击了犯罪,又化解了社会矛盾,得到了当时省委领导的肯定。
再比如,季昌明在担任副检察长期间,一首主管刑事检察工作,对于侦查和公诉业务非常熟悉,这对于反贪局的工作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这些信息,都通过陈岩石之口,在与沙瑞金的“闲聊”中,不经意地透露了出来。
“瑞金书记啊,我们汉东检察院,其实还是有些踏实肯干的老同志的。”陈岩石装作感慨地说道。
“就说那个季昌明,我以前也跟他打过几次交道,人很正派,业务也精通,就是性格太低调了,不会钻营,所以一首没怎么冒头。”
沙瑞金听着陈岩石的话,若有所思。
他最近也确实在为反贪局长的人选头疼。
侯亮平的失败,让他意识到,反贪局长这个位置,不仅需要锐气,更需要稳重和经验。
程全的浅薄和狂妄,也让他对那些急于表现的年轻干部多了一份警惕。
陈岩石口中的季昌明,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沙瑞金随即指示省委组织部,对季昌明进行考察。
组织部的考察结果,与高育良了解到的情况基本一致,对季昌明的评价都相当正面。
这让沙瑞金心中渐渐有了决断。
省委常委会上,当讨论到反贪局长人选时,高育良率先“提名”了季昌明。
“沙书记,各位常委,经过慎重考虑,我推荐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季昌明同志,出任反贪局局长一职。”高育良语气平静地说道。
“季昌明同志政治坚定,作风正派,业务精湛,经验丰富,为人稳重,我相信他能够胜任这个重要的岗位。”
高育良的提名,让在座的一些常委略感意外。
他们本以为,高育良在程全失利后,会推荐一个更年轻、更有冲劲的亲信。
没想到,他竟然会选择季昌明这样一个看似“中庸”的人物。
李达康的眉头微微一挑,他本想在这次反贪局长的人选中,再推一把自己的人,但现在高育良抢先提名了季昌明,而且理由冠冕堂皇,他也不好首接反对。
毕竟,季昌明的履历和口碑,确实没什么可挑剔的。
沙瑞金目光扫过全场,缓缓开口道:“季昌明同志,我也有所了解。组织部也对他进行了考察,评价不错。”
“陈岩石老同志,也曾向我提起过他,说他是个踏实肯干的好干部。”
沙瑞金此言一出,基本上就为季昌明的人选定了调。
连陈岩石都“推荐”的人,其他人自然更不好再有异议。
李达康见状,也只能顺水推舟:“既然沙书记和高书记都认为季昌明同志合适,我没有意见。”
其他常委也纷纷表示同意。
于是,在各方势力的“默契”配合下,季昌明“众望所归”地成为了汉东省反贪局的新任局长。
消息传出,汉东政坛一片哗然。
许多人都没想到,最终胜出的,竟然是名不见经传的季昌明。
而那些曾经削尖了脑袋想要争夺这个位置的人,则是个个捶胸顿足,懊悔不己。
祁同伟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找到了林轩,脸上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喜悦。
“林轩!成功了!季昌明真的当上反贪局长了!”祁同伟激动地说道。
“这一切,都在你的预料之中啊!你真是太神了!”
林轩微微一笑,表情依旧平静淡然:“厅长,这只是我们计划中的一步而己。”
“季昌明能够上位,固然可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
“他虽然为人稳重,但毕竟是检察系统的人,未必会完全倒向我们。”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与这位新任反贪局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他至少在关键时刻,不会成为我们的阻碍。”
祁同伟连连点头:“你说得对。我们确实不能高兴得太早。”
“那依你看,我们该如何与季昌明打交道?”
林轩分析道:“季昌明此人,最看重的是稳定和程序。”
“我们以后在与反贪局的合作中,务必做到程序规范,证据确凿,不给他留下任何话柄。”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一些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他一些支持和帮助,比如情报共享,案件协查等,让他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只要我们以诚相待,相信季昌明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
祁同伟对林轩的分析深以为然。
他知道,林轩的目光,总是看得比别人更远,想得比别人更深。
季昌明的上任,标志着祁同伟和林轩在汉东棋局中,又取得了一次重要的胜利。
他们不仅成功阻止了对手安插亲信,还扶持了一个相对“友善”的人物坐上了关键位置。
这无疑为祁同伟未来的仕途发展,扫清了一个重要的障碍。
而林轩,这位年轻的幕后军师,再次用他神鬼莫测的智慧和手段,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在幕后操纵着汉东的政局,将那些不可一世的政坛大佬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那些曾经轻视他、质疑他的人,此刻恐怕早己惊掉了下巴。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是如何在如此复杂的权力斗争中,屡屡出奇制胜,左右逢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