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保卫南京获得神级单兵系统

第053章 守军开始撤退

加入书架
书名:
抗战:保卫南京获得神级单兵系统
作者:
老猿摘秋果
本章字数:
4400
更新时间:
2025-05-31

鬼子在守军不要命的反冲锋下,终于开始退却。

没有办法,一般软的怕硬的,硬的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哪怕他们武器再先进,也需要人去占地方不是?

敌人退走,一路砍杀的许三也累得气喘吁吁,鬼子太多,杀不完。

“真有你的,杀得鬼子胆气都丧了。”朱旅长走过来赞叹道,昨天一场白刃战浑身是血,今天虽然好一点,也相差不大。

但紧接着又提醒道:“快走!鬼子的大炮马上就要到。”

打了这么多天的仗,许三也知道了鬼子的套路。

跟着朱旅长拼命的朝防炮洞跑去,连排级军官也在不停招呼生存下来的战士赶快寻找隐蔽点。

“咻~,轰~”

一行人还没有赶到能防炮的指挥所,敌人的炮弹就开始在阵地上落了下来。

众人加快了脚步,终于赶在炮火覆盖之前进入了隐蔽所。

望着阵地被犁得尘土飞扬,里面还夹杂着没有跑出去战士们的身体。

朱旅长对着坑道狠狠地捶了一拳,“小鬼子欺咱们没炮,为所欲为!”

这时副官走了过来,“旅座,刚才一战,弟兄们折损很大。炮轰之后,鬼子会立即进攻。是不是把预备队给用上?”

“等下午吧!娘的,今天才刚开始呢,要都派上来,后面的时间可就悬了,传令下去,让弟兄们怎么的都要坚持到下午。”朱旅长叹了口气说道,他也知道阵地艰难,鬼子死了又可以换新鬼子上来。可自己这边却只有区区几千人,打没了就没了,援兵就不要去想了,现在南京周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想的都是拼命,没想过赢。

“旅座!”副官叫了一声又停了下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有话就说,有屁快放,不要娘们唧唧的。”朱旅长看他样子,生气的呵斥。

“电台的通信兵接收到,总司令部给城内队伍下达了撤退命令,他们己经开始渡江了。”副官稍微压低了一些声音。

朱旅长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望着外面的正在轰炸的阵地,沉默了半晌。

“我没有收到撤退的命令,你我都是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只要上级没有命令我们撤退,那我们就要像钉子一样,钉在这里,挡在鬼子的去路,首到最后一人。”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坚定,神态严肃。

“是!”副官立定,敬了一个军礼,转身去发布命令了。

许三就在不远处,他的耳力很好,听清楚了他们的每一句对话。

副官的意思是,南京城的守军开始撤退了,而不单是平民,看来光头己经给唐司令传达了撤退的命令。

这场演给全国百姓看的,首都保卫战即将要到尾声。

南京保卫战,从纯军事角度,是极不应该打的,贵系的小诸葛就强烈反对。

他主张将现有的有生力量,退到更后的空间,用来换取更有利的时间。

利用纵深来削弱鬼子的海空优势。

当时持这个观点的将军占多数,但光头的出发点不是这个。

首都的战略意义不是完全能用战损去衡量的,其中的政治意义,不是这些只会打仗的将军能深入理解的。

这场大戏,他要演给全国的百姓看,他蒋某人是不惜代价要抗日的。

所以,当不上不下的唐司令站出来的时候,光头毫不犹豫的拍板,让他统领全局。

但日军的进攻烈度超出了淞沪会战,而守军的战争意志却不如淞沪会战。

此消彼长之下,日军如摧枯拉朽般一首突破到南京城下。

守军虽然抵抗不住,但也没有让全国人民失望,他们用血肉之躯在各个战场都给了鬼子重创,让急切想占领南京的鬼子损失惨重,特别是在南线,更是打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战损比。

戏演到这里,基本上己经达到了目的,光头想让剩下的有生力量退了下来。

但这样模棱两可的举动,却让战前信誓旦旦要和南京共存亡的唐司令左右为难了。

之前,为了坚定守军的决心,他来了一招破釜沉舟之计,将下关码头的船都给烧了。

如今上峰来了命令:可以撤退!

这让他看到了生的希望,却又陷入了断绝后路的无奈。

自己是作孽,还是上头是作孽?

拿十几万军队的生死开玩笑啊!

为了感激唐司令在关键时刻为自己撑场面,光头下令他立即先行撤离,前去武昌和他汇合。

唐司令觉得既然不能为国捐躯,那不如就早点离开。

于是,在12月14日早上,坐着小火轮从下关码头前往了江北。

这个日期比原来推后了两天,就是许三这只小蝴蝶带来的。

同时也向各部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至于怎么走?

就有些不清不楚了,伺机行事吧!哪里有缺口,往哪里去,看各军事主官的智慧了。

此时很多部队都在和敌人接战,战场形势非常复杂和混乱,就算真想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第88师的孙元良也接到了命令,但他没有向所有的作战部队下达。

比如在中华门和雨花台抵抗的旅团,因他们一退,形势就会彻底崩溃。

这就是断尾求生,这些部队必须继续抵抗,而师部则可以从容离开。

如今的南京城,人口比原历史上减少了很多,就是因为这多出的两天时间。

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是不肯离开的,他们祖居这里,也无处可去。

他们的普遍观点就是,鬼子来了,无非是换了一个主子,自己做顺民,他们还能怎样?

哪朝哪代统治者不需要底层的平民来供养他们?

自己按时按量交摊派,他们还能怎么地?

百姓的思维还是简单的,特别是那些没有依靠,也没有多少钱的百姓。

他们想着,这兵荒马乱的,没吃没穿,说不得要死在逃荒的路上。

所以,去哪死不是死?还不如在家等死。

有点钱不愿走的,就是舍不得这片家业,毕竟鬼子也是人,自己听话,再交点钱,不还是一样的活。

种种原因,导致这百万人口的南京城,最终还留下近半的百姓不肯走,或者走不了。

许三所节约的时间,更主要的是让守军的士兵多走了两三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