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示意殿内的宫人,将三位小主子带下去,然后才犹豫轻声开口。
“皇上,虽说宫里有专门的教养公主的精奇嬷嬷和汉学女官。”
“但臣妾始终觉得这般教养出来的公主,太过注重礼仪规矩和女德女训。”
“不仅约束了公主们的性子,而且还失了公主该有的天家威仪。”
“您了解一下如今养在乾西五所中,头所的大公主就知晓了。”
“于京中闺秀来说,琴棋书画,刺绣女红是学识雅趣,是谈婚论嫁的优势,但公主们与京中闺秀不同。”
“臣妾不敢妄议朝政,只是觉得公主日后多是抚蒙联姻,公主出嫁会有庞大的陪嫁队伍。”
“其中肯定会有绣娘的,所以哪用得着金尊玉贵的公主,手拿绣花针?”
“而且,蒙古包内不需要公主拿针刺绣,更没人会与公主谈诗论赋,下棋作画。”
“公主们学了一肚子诗词,到了塞外却与夫君说不了几句投机之言。”
“满蒙联姻,本是为了缔结两族之好,如此岂不反而失了联姻的意义?”
“臣妾当初给小五取了申科罗的乳名,便是希望她能如海东青般自在过完此生。”
“若是臣妾的申科罗日后嫁到陌生的蒙古,不仅无法常见父母弟弟,还与丈夫相看两厌,任由她一朵娇花凋零在蒙古,臣妾怕是会哭瞎双眼。”
见爱妃红了眼眶,康熙怜惜的将人搂进怀里。
“申科罗也是朕的心头宝,朕怎会舍得送她去蒙古和亲。”
阿娜尔心底一松,但还是低声说道:“便是额尔赫,臣妾也是不舍的。”
“臣妾知道自己不能贪心,所以臣妾想要她多些本领,日后嫁到蒙古,也能快速适应,获得丈夫的真心疼爱敬重。”
“而不是同床异梦,甚至因为什么都不懂,被有心之人蒙骗。”
康熙神色复杂,片刻后他轻捏阿娜尔的小手。
“此事朕会在仔细斟酌的。”
“而且涉及到蒙古,朕需要与太皇太后商议。”
见康熙己经有所意动,阿娜尔就放心了。
历史上清朝公主和亲的就没几个过得好的,甚至连长寿的都屈指可数。
尤其是康熙的和亲公主,善终的凤毛麟角。
虽然她很自信申科罗不会和亲,刚刚也从康熙的话里领会到了这个意思,但若是能改变一下这些公主的命运,对她积累功德是很有效的。
说完公主的教养问题,阿娜尔便将话题拉回保瑞进学的事情。
她谄媚的倒了杯热奶茶,放到康熙的面前。
“皇上,眼下正是寒冬,哪怕过了春节也仍是寒冷无比。”
“保瑞如今年幼体弱,若是刚过完春节就搬去乾东五所,怕是会因不习惯导致生病。”
“臣妾恳请皇上,可否等天气稍稍暖和些,至少等到二月开春时再搬?”
见她有些忐忑又期待的看着自己,康熙眼中划过笑意。
他不疾不徐的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水,在对方的讨好笑意中放下茶杯。
然后微微蹙眉,“这尚书房的规矩....”
阿娜尔凑近一点,眼巴巴的看着康熙。
“皇上,臣妾明白规矩重要,也知道保瑞进学重要。”
“只是推迟一个月而己,耽误不了多少功课的。”
“而且臣妾早早就给保瑞开蒙,虽然比不上大阿哥和三阿哥他们,但绝不会拖后腿的!”
“让保瑞适应了春天气候再搬,对学业反而更有益处。”
“若因生病耽误了功课,岂不更得不偿失?”
她两只手拉着康熙的衣袖晃来晃去。
“皇上,臣妾求您啦~”
“而臣妾还得安排人,将保瑞的新住处,好好洒扫和重新布置一番呢。”
“还有他搬去乾西五所,身边伺候的人也得快速补齐。”
“您就让保瑞缓缓,等天儿稍微暖暖,臣妾保准立马将他送去乾西五所和尚书房!”
康熙被她看得心软,也就不再逗弄她了。
“爱妃所言有理,那就定在二月初二吧。”
“龙抬头,是个好日子。”
阿娜尔立马讨好道:“臣妾谢皇上。”
“臣妾就知道,皇上是最好的阿玛,最疼爱孩子们了。”
她这副拍马屁的模样,让康熙轻笑出声,随即说到了保瑞身边人手的事情。
“对了,保瑞进学前,需要将哈哈珠子和伴读的人选确定下来。”
“伴读人选需得从八旗子弟和高官之子中挑选。”
“可挑选西人,满军旗两人,蒙军旗一人,汉军旗或汉人官员子弟一人。”
“关于保瑞的伴读人选,爱妃母家可有想要推荐的子弟?”
这个问题来得突然,阿娜尔有些懵,但她谨慎答道。
“臣妾一时也想不到合适人选。”
“家里并没有和保瑞的同龄人,大弟弟刚成婚不久,弟妹都还未有身孕。”
“而臣妾最小的双胞胎弟弟,也比保瑞大了好几岁。”
“可否容臣妾去信家中,由家中长辈商议后,再回禀皇上?”
康熙点头,“可。”
阿娜尔继续说道:“皇上,哈哈珠子主要是照顾保瑞生活的,臣妾会提前安排好。”
“但保瑞的伴读涉及到前朝勋贵和官员。”
“对于前朝之事,臣妾也是一头雾水。”
“除了给家里去信,臣妾也不知道可以推荐哪些人选。”
“不过保瑞毕竟姓爱新觉罗,臣妾不愿意族中过多插手保瑞的事情。”
“而皇上既是保瑞的阿玛,又是爱新觉罗的族长,臣妾想着母家族中挑选出一位伴读人选,另外三位就由皇上做这个阿玛的安排吧。”
阿娜尔的明确了亲疏远近的回答,可谓是深得康熙心意。
既表明了乌雅氏一族的忠心,不会过多插手皇子的事情,又抬起了康熙是父亲又是皇帝的地位。
而且放心由康熙这个阿玛来安排的亲近之意,更是表示出对皇帝的信任。
虽然她不这么说,康熙也不会真让乌雅氏一族过多插手,皇阿哥的伴读人选,顶天也只会允许乌雅氏一族出两名伴读。
但她主动这么说,就让康熙心中很是满意了。
“行,那就按爱妃的想法来安排吧。”
“确定人选后,尽快将名单给朕。”
阿娜尔:“是。”
次日,阿娜尔就再次给宫外乌雅家递了信。
她在信末尾提了,若是家族中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从姻亲中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