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 1章 受伤

加入书架
书名: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作者:
洪荒世界的尽头
本章字数:
4658
更新时间:
2025-05-29

【刚写小说没多久,请各位读者大大们,笔下留情。】

天津城,1949年1月,寒风似刀,割着每一寸的肌肤,可城中百姓的眼中,却隐隐透着劫后余生的欣喜与对未来的期冀。

某战地医院内,消毒水味与紧张的气息交织,那煤油灯散发着昏黄的光,首首打在手术台上的陈朝阳。

他面色如纸,毫无血色,左肺中的弹片是残酷战争留下的狰狞记念。曾用名周向阳的他,多年的革命岁月,让伤痛成了他最熟悉的“老友”,可这次,命运仿佛格外残忍,要在他身上镌刻下更深的伤痕。

主刀的苏联军医瓦西里,额头布满细密汗珠,每一个动作都熟练且谨慎。

手术钳精准地夹住弹片,缓缓用力。陈朝阳在剧痛中勉强保持着清醒,目光死死地盯着上方,即便他意志如钢,疼痛感还是让他瞳孔骤然收缩。

思绪瞬间飘回数天前,激烈战斗中,捷克式机枪疯狂扫射,那夺命的7.92mm穿甲弹穿透他的左肺,那一刻,他以为自己的生命就要终结在这黎明前的黑暗里。

庆幸的是,他活了下来。谁能想到,他本是21世纪985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研究生,就在参与脱贫攻坚驻村工作时。

一场山体滑坡,让他意外穿越到1942年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陈朝阳出身在昌平县一个经营煤炭生意的殷实家庭,是家中幼子,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可他是父亲和姨娘所生,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毫无话语权。

穿越过来后,他呼唤过所谓的穿越者系统,可却连个鸡毛回应都没有。

索性,他加入了地方游击队。在知识匮乏的部队里,他的学识成了最大的优势。1943年,他有幸前往抗大深造学习,开启了他真正的革命征程。

“啊~”又是一阵剧痛袭来,陈朝阳忍不住痛呼。此时做手术的麻药稀缺,不知被稀释了多少次,药效微乎其微。

“别动!”瓦西里的声音急切又威严,按住陈朝阳抽搐的右臂,镊子在胸腔里搅动,沉闷的声响让人头皮发麻,

“见鬼,弹头嵌在第三肋……”剧痛如汹涌的潮水,将他淹没,他意识渐渐昏迷,脑海中走马灯似的浮现出这些年的经历。

1942 - 1943年,他从平西游击队文化教员一路晋升为冀热察挺进军某连指导员;

1943年冬,抗大,寒风卷着雪粒灌进石砌教室,他裹着缴获的日军呢子大衣,在结业论文《论农村合作社的军事化改造》末尾画上句号,这份超前二十年的战略构想,虽引发争论,最终被锁进华北局保密柜,但却彰显了他的远见卓识;

1944年秋,晋察冀反攻战中,他自制的坑道爆破测角仪让我军兵工厂的迫击炮命中率提升43% ,捷报传至延安时,他还在炮弹壳上刻录参数对照表;

1944 - 1945年,他因“坑道爆破测角仪”获军区表彰;

1946 - 1947年,他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X师宣传科科长(正营),首创“坑道广播战”,用广播剧瓦解敌军士气,该战术后被写入《东北工作条例》附录;

同期1945年8月20日,苏联军队进驻,1946年4月11日撤走时。他们以缴获战利品的名义要从拆走发电机、水轮机、变压器及相应的高压断路器、输电线高压器具等,还有施工用的蒸汽机、内燃机车等设备数十台。

他率部保护这个电站,构建创新“三防体系”,用火车残骸构筑环形工事的物理防护;

印发中俄双语《告国际友人书》的舆论防护;改造日军遗留测震仪预警爆破的技术防护;

护住了东三省电力命脉,该电站总发电占有东北全域总电的58%,获老总亲批“知识型指战员的典范”,

后在1948年《我军功绩评定细则》,这次行动相当于1.5个特等功,还获得“特殊贡献人才”奖状,首长特批"技术型政委可越级调用军事资源"的权限;

1948年3月,他晋升为独立第X团政委(正团),

同年11月,他被提拔为第西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实际行使副师级权限,改编敌第207师技术兵种时,创造我军史首例的“交叉整编法” 。

记忆突然被拉回1949年1月,他率突击队清扫城墙暗堡,敌楼射孔后闪动的捷克式机枪蓝光,让他想起三个月前改编敌207师技术兵种的场景。

“政委!是改造过的ZB - 26!”通讯员嘶吼着。

那挺机枪的枪机经过特殊打磨,射速比常规型号快1.5倍,正是他“交叉整编法”中传授给起义兵的技术。

刹那间,弹道穿透城墙垛口的青砖,他推开身旁的投弹手,灼热的7.92mm子弹从左锁骨下方贯入。

倒地瞬间,他看见弹头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幽蓝,那是台湾兵工厂特制的“穿甲燃烧弹”,专为猎杀我军高级指挥员。

不知昏睡了多久,陈朝阳悠悠转醒,此时己是日上三竿。

“政委,您终于醒了!”守在一旁的警卫员赵鹏眼眶泛红,声音里满是激动与欣喜。

陈朝阳扯了扯嘴角,想要笑,却扯动伤口,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他望着医院斑驳的天花板,心中五味杂陈。

这场生死劫,是命运的又一次考验,可他知道,只要他还活着,就要为国家的建设继续贡献力量,那些未竟的理想,还等着他去实现,未来的路,虽布满荆棘,但他会带着满身伤痛与坚定信念,大步向前。

“嗯,没事了!想要老子命的家伙还没出生呢。”

话刚落,病房门被猛地推开,一位身着军装的军官大步跨了进来,他满身尘土,军装上还带着战场上的硝烟气息,神色间满是焦急。“老陈,可算醒了!”那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首长好!”一首守在一旁的赵鹏条件反射般站起身,“啪”地一个标准敬礼,动作干脆利落。

陈朝阳望去,嘴角扯出一抹微笑:“老李,你怎么来了。”

来者正是李毅,他和陈朝阳是抗大时期的同窗好友,两人在战火纷飞中结下了深厚情谊。

李毅快步走到病床前,看着陈朝阳那憔悴虚弱的模样,眼眶瞬间泛红,声音里带着几分埋怨和心疼:“你这家伙,总是这么不要命!

都去政治部了,就不能安安分分在后方待着吗?还非要冲到前面去,你看看你现在……”说着,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