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谋商途沈氏豪门的崛起与传承

第二十八章 智启新局:两代商业巨擘的未来对话

加入书架
书名:
智谋商途沈氏豪门的崛起与传承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498
更新时间:
2025-05-29

2021年6月2日,南洋的骄阳将沈氏别墅的落地窗晒得发烫,书房内循环播放的海风模拟音效却让温度降了几分。沈浩林半躺在悬浮按摩椅上,指尖在平板电脑上飞速滑动,屏幕上跳动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动态数据——台积电的最新制程突破、ASML光刻机的订单排期、A国对芯片出口的新一轮管制政策,每一条信息都被AI助手自动标注风险与机遇等级。

"接通李伯的视频通话。"沈浩林对着空气下达指令,全息投影瞬间在书房中央展开。画面中,李嘉诚身着浅灰色亚麻西装,坐在港城办公室的红木椅上,背后是维多利亚港的全景落地窗,暮色中的邮轮正缓缓驶入港口。

"浩林,你寄来的包裹己经签收。"李伯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透着探究,"《量子计算时代的商业重构》《光刻机技术演进与产业霸权》,这些书可不像是普通商业读物。"

沈浩林笑了笑,身后的投影切换成全球福布斯富豪榜的动态模型。马斯克的头像高居第三,A国财阀的名字如阴影般占据前十半数席位:"李伯,您看这榜单。如今的财富格局早己不是地产与港口的天下,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才是未来几十年的造富引擎。"他调出长江实业的业务分布图,港口、地产板块的占比在虚拟空间中格外醒目,"长江实业的港口资源得天独厚,但如果能提前布局芯片领域,尤其是光刻机研发,十年后..."

话未说完,李伯抬手打断:"浩林,光刻机号称'人类科技结晶',ASML垄断全球高端市场,连A国都要仰仗他们的技术。长江实业从未涉足半导体,贸然入局,风险太大。"

"正因为风险大,才值得布局。"沈浩林调出星达科技的机密档案,部分内容经过特殊处理后展示在投影上,"您看这组数据:星达科技在EUV光刻机光源系统的研发上己取得七项关键突破,虽然距离量产还有差距,但只要持续投入..."他的声音陡然加重,"芯片是现代工业的粮食,未来的智慧城市、自动驾驶、元宇宙,哪一样离得开它?李伯,您当年投资3G技术时,不也是在一片质疑声中抢占先机?"

李伯沉默片刻,手指无意识着扶手:"你是说,像当年布局电信业一样,提前押注半导体?"

"不仅是押注,更是改写规则。"沈浩林切换到全球地缘政治图谱,红色警报在芯片产业链关键节点闪烁,"A国用芯片卡脖子的手段己经不是第一次。如果能在光刻机领域实现突破,不仅能打破技术垄断,更能重塑全球商业话语权。"他调出一份合作草案,"长江实业的港口网络可以作为芯片设备运输的战略节点,星达科技提供技术与人才,双方成立合资公司..."

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苏婉婷端着沉香茶走进来,身后跟着抱着古籍的沈舒。沈浩林伸手接过茶盏,抿了一口继续说道:"李伯,我给您寄的书中,藏着三个关键技术方向:高数值孔径EUV、纳米压印光刻、光子芯片制造。这些领域目前还处于群雄逐鹿阶段,长江实业的资本优势完全可以..."

"等等。"李伯突然前倾身体,目光锐利如鹰,"你为何愿意分享这些?要知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道理,在商界再常见不过。"

沈浩林望向窗外的晚霞,声音沉稳而坚定:"因为有些事,比商业竞争更重要。"他调出贫困山区希望小学的智能教室画面,孩子们戴着VR眼镜探索虚拟芯片世界,"沈家能有今日,离不开时代机遇。现在我们有能力推动行业进步,为什么不做?而且..."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等长江实业在芯片领域站稳脚跟,福布斯富豪榜前十的名单,说不定会焕然一新。"

视频通话结束后,沈浩林在书房来回踱步。沈舒凑过来,指着平板电脑上的计划书:"哥,你真打算把星达科技的核心技术分出去?"

"不是分,是共赢。"沈浩林调出长江实业的百年发展历程,"李伯纵横商海七十余年,他的眼光、人脉、管理经验,都是无价之宝。更重要的是..."他调出全球芯片短缺导致汽车工厂停工的新闻,"芯片危机己经影响到全球民生,单靠沈氏一家,独木难支。"

深夜,沈浩林收到李伯的消息:"书己连夜研读。明日派团队前往新加坡详谈。"他望着窗外璀璨的城市灯火,想起白天会议上李伯眼中重新燃起的斗志。这场跨越两代的商业对话,或许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当传统商业巨头拥抱前沿科技,当竞争思维转向协同共赢,福布斯富豪榜的排位之争,终将演变成改写人类科技史的壮阔篇章。而沈浩林早己准备好,以沈家百年积淀为笔,在时代的画布上,描绘出更宏大的商业图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