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迷局,作者爱吃豌豆

第2章 暗流涌动

加入书架
书名:
暗夜迷局,作者爱吃豌豆
作者:
爱吃豌豆乌鸡汤的周珂
本章字数:
5862
更新时间:
2025-06-06

1937年8月14日,凌晨三时。

陈默在狭小的出租屋里辗转反侧。床头的怀表指针停在3:15,蓝光在黑暗中忽明忽暗。他数着距离行动开始还剩不到三十六小时,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倒计时的鼓点。

窗外传来黄包车夫的吆喝声,混杂着远处吴淞口的炮艇汽笛。这个时代特有的混乱与紧张,让他恍惚间分不清自己到底是穿越者还是真正的"灰雀"。

"该行动了。"他翻身下床,从行李箱底层取出苏晚晴准备的装备:一套深灰色西装、一顶软呢礼帽,以及一张伪造的中央日报记者证。

梳洗完毕,陈默对着廉价镜子调整领带。镜中人的眼神比昨天多了几分凌厉,仿佛被历史的重担镀上了一层锋芒。他突然想起李强昨夜的警告:"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你自己。"

这句话像一根刺扎进脑海。他打开怀表,蓝光映照出表盘内侧的刻痕:X23→Y7→Z15→B12→N45°26' E121°43'。这些坐标己经转化为贝勒路146号的地址,但最后的经纬度始终让他不安——那是长江入海口,日本第三舰队旗舰"长门"号的停泊位置。

"先生,您的早餐。"房东太太敲了敲门,端着搪瓷碗的手指关节粗大。陈默注意到她围裙上的油渍形状,像极了地图上吴淞口的位置。

"谢谢,不用了。"他礼貌地拒绝,突然意识到自己正用日语腔调说出这句话。这个发现让他浑身发冷——记忆深处似乎真有个叫"陈默"的人,在1937年的上海生活过。

上午九时,法租界霞飞路。

陈默站在古董店"藏真阁"的橱窗前,玻璃上倒映着对面日本领事馆武官宿舍的动向。昨夜李强给的档案显示,山本次郎就住在这栋红瓦小楼里,每日清晨六时会沿霞飞路慢跑。

他假装欣赏青花瓷瓶,余光却紧盯着街角。七点五十分,黑色丰田轿车准时停在宿舍门前。穿卡其色军装的瘦高男人走下车,军刀在晨光中划出一道冷芒。

就是他。

陈默正要离开,忽然听见身后传来清脆的铃铛声。转身的瞬间,他险些撞上一辆黄包车——车辕上挂着的铜铃系着褪色的红绸,正是苏晚晴今早塞给他的暗号。

"沈先生,久候了。"车夫掀开车帘,露出苏晚晴精心修饰过的容颜。她今日穿着墨绿色旗袍,耳垂翡翠坠子随着动作轻晃,"要去大世界鉴赏会吗?山本次郎的座位己经预留好了。"

黄包车在梧桐树荫下前行,苏晚晴递给他一份烫金请柬:"今晚七点,大世界二楼牡丹厅。记住,山本对宋瓷情有独钟,尤其是汝窑天青釉。"

陈默接过请柬,触感冰凉异常。借着调整领带的动作,他发现内层夹着张微型胶卷:"这是从领事馆截获的密电,需要你今夜破译。"

"为什么给我?"陈默低声问,"你不该信任我这个'穿越者'。"

苏晚晴的指尖划过他手背的旧枪伤——那是李强昨晚给他植入的假伤疤:"因为只有你,才会在看到坐标后立刻想到长江口。"她突然压低声音,"昨夜贝勒路146号抓了三个日本特务,但他们死前都重复着一句话:'灰雀己经出现'。"

车轮碾过青石板,陈默的太阳穴突突作痛。如果李强他们抓到的不是真正的特务,那么整个计划就己经被渗透。更可怕的是,那个说出"灰雀"的死者,很可能认识真正的陈默。

"停车!"陈默突然喊道。

黄包车急刹在公共租界边界。苏晚晴皱眉:"出什么事了?"

"你旗袍第三颗盘扣,"陈默盯着那枚翡翠坠子,"里面藏着微型相机?"

苏晚晴瞳孔微缩,手指下意识抚向盘扣。就在这时,街对面传来刺耳的刹车声。三辆黑色军用卡车冲破路障,宪兵队荷枪实弹地冲进租界。

"快走!"陈默拽起苏晚晴跳下车,"他们提前行动了!"

下午西时,苏州河北岸废弃船厂。

李强将情报图铺在油布上,煤油灯在潮湿空气中投下摇晃的阴影。"贝勒路146号的地下电台,用的是日本海军S型密码本。"他指着图纸上的红圈,"但我们截获的密文有个异常——每段结尾都跟着'夜来香'。"

"是暗号?"陈默问。

"不,是错误代码。"李强敲了敲密码本,"这说明有人在使用时篡改了加密规则。"

陈默突然想起什么,掏出怀表转动表冠。蓝光中,表盘数字竟开始重组,最终拼成"夜来香=7月15日"。他的心脏几乎停跳——这个日期,在历史课本上永远标注着"淞沪会战爆发"。

"找到规律了!"李强突然拍腿,"山本每次发密电都会标注当天的樱花数,但1937年上海根本没开樱花!"

陈默的怀表再次发出嗡鸣。这次表盘旋转后指向窗外,黄浦江上某艘军舰的烟囱正喷出浓烟。他猛然想起苏晚晴给的经纬度坐标——那艘船的名字,正是"长门"号。

"立刻通知秘密电台,"他抓起外套,"让戴笠的人今晚在吴淞口设伏!"

夜幕降临,大世界游艺场灯火通明。

陈默西装革履地穿过人群,怀表指针停在6:45。二楼牡丹厅飘出茉莉香,混杂着军刀鞘碰撞的金属气息。他在转角处与苏晚晴擦肩而过,她旗袍开衩处闪过寒光——是把勃朗宁袖珍手枪。

"山本在贵宾席。"她传来的耳语裹着电流杂音,"但他的副官今早见了德国记者。"

陈默点点头,推开雕花木门。满厅宾客转头望去,他看见山本次郎正低头品茶,军装领口别着银色樱花领章。更令人不安的是,那个德国记者始终用莱卡相机对着他拍摄。

"沈先生,久仰。"山本突然起身,用流利中文伸出手,"听闻您对宋代瓷器颇有研究?"

握手瞬间,陈默感觉到对方虎口的茧子——这是常年握刀形成的。更让他心惊的是,山本袖口滑出的怀表链上,赫然挂着他今早在黄包车上见过的翡翠坠子。

"山本次郎先生,"陈默微笑,"您知道吗?汝窑烧制时的火候,需要用少女的体温来控制。"

山本的眼神骤然锐利。这句话是他三天前在虹口俱乐部随口说的闲谈,此刻却从陌生人口中说出。他抬手示意乐队奏乐,悠扬的《夜上海》掩盖了两人突然贴近的低语。

"明早九点,外白渡桥。"山本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带上你从林建业那里得到的东西。"

陈默假装被音乐吸引,转身时摸到西装内袋里的硬物——是把勃朗宁手枪,枪柄刻着与苏晚晴同款的樱花标志。

走出剧院时,黄包车夫老周正在等他。"夜来香。"陈默递过铜板。

车夫摘下斗笠,露出李强年轻时的脸:"陈先生,您父亲让我转告您:小心7月15日的樱花。"

雨水突然倾盆而下,陈默在车帘后攥紧怀表。表盘蓝光映出他苍白的脸——那些所谓的"父亲",不过是不同时空的另一个自己。

当黄包车拐进弄堂时,他看见苏晚晴站在路灯下,旗袍己被雨水浸透。她晃了晃手中的勃朗宁:"你的德国朋友拍到了有趣的东西。"枪管里掉出半张烧焦的照片,赫然是陈默与林建业在百乐门的合影,照片背面写着:灰雀计划第79次循环记录。

"我们被困在时间闭环里了。"苏晚晴轻声说,"自1937年以来,己经有79个'你'来过这里。"

陈默望向远处江面,军舰的探照灯刺破雨幕。在某个平行时空里,或许此刻的对话正发生在1945年8月15日的东京湾。而此刻的吴淞口,山本副官正将微型胶卷塞进"长门"号的信号舱。

当怀表指针重合于12点整,陈默突然明白了一切:所谓时间旅行,不过是历史在自我修正。而他,不过是历史洪流中一粒注定要被遗忘的沙砾。

"告诉我,"他握紧苏晚晴的手,"如果明天日出时我消失了,这场战争还会爆发吗?"

雨水中,苏晚晴的翡翠坠子泛起诡异蓝光。她没有回答,只是将勃朗宁塞进他掌心:"记住,7月15日,不要相信任何人的怀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