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古代当摄政王

第100章 工业之本

加入书架
书名:
回古代当摄政王
作者:
南派的神
本章字数:
4378
更新时间:
2025-04-30

正月初三的寒风卷着细雪,拍打在格物院新挂的"技术溯源司"匾额上。周琰踩着吱呀作响的楼梯,推开顶楼资料室的门。屋内炭盆烧得正旺,二十余名老匠人围坐在长案旁,每人面前摊开着不同朝代的《考工记》抄本。

"诸位老师父。"周琰解开随身包袱,露出十几块颜色各异的金属锭,"今日请各位来,是想讨教古法冶炼的诀窍。"

头发花白的铸剑师徐铁胆最先起身,枯瘦的手指抚过某块泛红的铜锭:"这是...殷商配方?铜七锡三?"

"徐老好眼力。"周琰翻开实验记录,"按此比例铸造的青铜,抗腐蚀性是纯铜的五倍。"

随着讨论深入,更多惊人发现被逐一揭示:汉代环首刀的百炼钢工艺,竟能有效阻隔∞辐射;宋代《冶志》记载的"焖钢法",产品韧性远超现代转炉钢;甚至还有唐代失传的"金银错"技术,在显微镜下显示出纳米级的金属晶格重组。

"王爷请看。"江南造船世家的传人林橹捧出本虫蛀的家谱,"先祖记载,郑和宝船的龙骨用'铁力木包铜',百年不腐。"

周琰眼前一亮。这种木材与金属的复合结构,不正是对抗∞污染的天然方案?他立即命人取来试验样品——当∞碎片靠近这种材料时,辐射读数竟下降了七成!

正月初六,一场别开生面的"古今工艺擂台"在皇城广场举行。左侧陈列着∞技术催生的"高精尖"产品:钨钢炮管、合金轴承、甚至还有台微型蒸汽机。右侧则是复原的古法制品:青铜复合剑、麻丝混编甲、木铁复合弩。当测试员将∞碎片置于两者之间时,全场哗然——古法制品几乎不受影响,而现代产品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锈蚀。

"诸位。"周琰举起那把青铜剑,"我们的祖先早把答案刻在了鼎彝之上——最好的技术,永远是与自然共舞的技术。"

正月初九,第一座"古法新用"炼铁炉在终南山下点火。与传统土炉不同,这座改良高炉采用了汉代"水排"鼓风技术,只不过动力换成了水力齿轮组。最精妙的是炉膛设计——分层装入木炭、铁矿与石灰石,完美复刻了北宋《武经总要》记载的配方。

"出铁了!"

当第一炉铁水浇入陶范时,老匠人们激动得老泪纵横。这铁水颜色暗红,表面浮着厚厚的渣滓,与现代钢铁的银亮液态截然不同。但随后的测试结果令人震惊:虽然硬度略低,但抗疲劳性是钼钢的三倍,更神奇的是完全不受∞辐射影响。

"记录。"周琰对书记官口述,"建议将此类铁料命名为'永昌铁',专供关键部件使用。"

正月十二,更大的突破来自纺织领域。在整理宫廷旧档时,女官们发现失传的"缂丝"工艺——这种将金银丝织入棉麻的技法,不仅能防∞辐射,还意外具备电磁屏蔽效果。周琰立即下令成立"复合织物坊",首批产品将用于包裹格物院的那块∞碎片。

"王爷,试试这个。"年过六旬的绣娘呈上块看似普通的麻布。当周琰将其贴近∞碎片时,布面突然浮现出精美的星图纹路——这是用磁石水浆处理过的丝线,遇辐射即显形。

"妙极!"周琰当即画了张草图,"若将此布做成帐篷,不就成了最简易的辐射检测站?"

正月十五元宵节,皇帝亲临格物院视察。在展示厅中央,少年天子驻足于一座奇特的水钟前——这是融合了汉代铜壶滴漏与宋代擒纵机构的设计,通体采用青铜与硬木复合结构,没有使用任何可能被∞污染的钢材。

"爱卿此物..."皇帝抚摸着水钟上的星图刻度。

"回陛下,此钟误差每月不超过十息。"周琰递上技术说明,"更重要的是,它能在∞辐射环境下正常运转。"

随行的兵部尚书突然跪地:"臣请暂停神机铳量产,改产复合弓弩!"这位曾经的"高精尖"拥趸,此刻手中捧着份触目惊心的报告:西域前线三成火铳因金属疲劳炸膛,而传统复合弓却越用越顺手。

正月十八,周琰在终南山召开"技术回归"大会。与会的除了工匠,还有各地农学家、医者甚至风水师。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位南疆来的蛊师,他带来的"千年铁"竟是用蚁酸腐蚀铁矿所得,其抗腐蚀性能令所有冶金专家汗颜。

"诸位。"周琰敲了敲桌上的∞碎片容器,"我们不是要放弃进步,而是要找到更安全的路。"

他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用古法冶炼的青铜齿轮组,配合改良水力的动力系统,效率达到蒸汽机的六成,却完全不受∞影响。更令人振奋的是农业组报告——采用汉代"代田法"的试验田,产量竟比"先进"的密植法还高两成。

"为什么?"年轻的工部员外郎不解。

老农颤巍巍起身:"土地如人,也要喘气..."

正月廿二,第一份《安全技术名录》颁布。这份用磁石水浆书写的奇特文档,遇∞辐射会变红示警。名录将大胤现有技术分为三类:红色(依赖∞)、黄色(可能受影响)与绿色(绝对安全)。令人意外的是,绿色区占比最高的,竟是传统医学与农业技术。

"王爷,边关急报!"传令兵冲进议事厅,"法兰西使团带来口信,愿用∞碎片交换防疫药方..."

周琰与皇帝交换了个眼神。这场危机,正悄然转为机遇。当西方沉迷于∞的捷径时,大胤己找到真正可持续的发展之道——不是对抗自然,而是与之共生。

正月廿五的朝会上,少年天子颁布《永昌新政》:全面转向"绿色技术",重建以安全为前提的工业体系。退朝时,周琰注意到皇帝的瞳孔己恢复正常,唯有在特定光线下,才能看到那一闪而逝的∞形光芒——这提醒着他们,斗争远未结束。

暮色中的格物院,周琰独自整理着技术档案。窗外,新组装的青铜风力提水机正在夕阳下转动,发出令人安心的吱呀声。而在更深的密室里,那块被重重防护的∞碎片,仍在铅盒中发出微弱的嗡鸣,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文明存续的永恒命题...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