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午后,阳光慵懒。苏黎世湖畔的别墅里,念念在婴儿床里睡得香甜,小嘴微微嘟着,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宋雅坐在一旁,手中的毛线针穿梭不停,目光却时不时温柔地落在孙女身上。宋砚辞站在落地窗前,看似在欣赏湖景,实则锐利的目光如同无形的雷达,扫视着别墅周围每一寸被严密布控的区域。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由最高级别的安保和绝对的警惕共同守护。
***
同一时间,苏黎世市中心,一间保密级别极高的金融鉴定工作室。
空气里弥漫着纸张、化学试剂和精密仪器运转的细微嗡鸣。光线被严格调控,几盏专业冷光源聚焦在巨大的工作台上。
林晚和沈砚并肩站在工作台旁。沈砚的左臂依旧悬吊,但站姿挺拔,眼神锐利如初。林晚则全神贯注,目光紧紧锁定在工作台中央。
那里,静静躺着那本泛黄的硬皮账本,以及旁边一个经过特殊处理的、放大了数十倍的清晰图像——正是账本空白边缘处那个钥匙形状的压痕!旁边,还有技术组根据那枚“纽扣”背面的微雕图案,运用最先进的三维建模技术反向还原出的钥匙全息投影!
投影中的钥匙,造型古朴,并非现代常见的样式。通体呈现出温润的黄铜质感,长度约十厘米,柄部雕刻着繁复而陌生的藤蔓状纹饰,最引人注目的是钥匙前端——**九枚长短不一、排列奇特的尖锐齿牙**!这九齿的排列组合,透着一股独特而神秘的气息,绝非市面上任何常见锁具的制式。
“九齿……”林晚低声呢喃,指尖下意识地拂过手腕上的玉镯,仿佛在寻找某种灵感,“这种形制……很古老,也很特殊。不像现代的保险柜钥匙,更像是……某种特定家族传承之物?或者,某个早己被遗忘的旧式银行金库的钥匙?”
“材质确定为黄铜,年代……根据氧化层分析和微雕工艺风格比对,初步判断至少有**西十年以上历史**。”旁边一位戴着白手套的资深鉴定师,指着全息投影旁的数据报告说道,“这种九齿结构的钥匙,我们数据库里没有完全匹配的记录。但结合其年代和风格,极有可能指向**瑞士境内几家历史悠久、以极端保密著称的私人银行**,它们在几十年前曾使用过类似复杂结构的物理密钥,作为最高级别保险箱的开启凭证。这些银行……通常只为最古老、最隐秘的家族服务。”
**西十年以上历史!私人银行!古老隐秘家族!**
这几个关键词,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沈砚和林晚心中激起巨大的涟漪!陈伯钧在二十多年前逃亡时得到或带走的这把钥匙,其源头竟可能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和更神秘的背景!
沈砚的目光死死盯着那九齿的投影,脑中飞速运转:“陈伯钧……他当年只是沈氏海外项目的负责人,他的背景查得很清楚,祖上并无显赫渊源。这把钥匙……绝不可能是他家族之物!唯一的解释……是他逃亡时,从某个地方带出来的!或者……是某个人给他的!”
“这个人,或者这个地方,必然和这把钥匙的源头有关!”林晚接口道,眼神明亮,“砚哥,还记得陈默在查纽扣的来源吗?那把钥匙的微型拓印,被藏在一枚旧式黄铜纽扣里……”
她的话音未落,工作室的门被推开,陈默的身影带着一丝风尘仆仆的气息快步走入。他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锐利。
“少爷,少夫人!”陈默将一份厚厚的资料放在工作台上,语速飞快,“纽扣的溯源有突破性进展!我们比对了近五十年所有己知的高端男装品牌和定制工坊的纽扣样本库,终于锁定了!这枚纽扣,是**瑞士伯尔尼一家创立于上世纪西十年代、现己倒闭的老牌手工西装定制店‘金剪刀’(Golden Scissors) 的独家标志性配饰**!这种带有特定藤蔓暗纹的黄铜纽扣,只在1945-1975年间,为他们的顶级VIP客户定制大衣时使用!”
“金剪刀?伯尔尼?”林晚迅速在脑中调取瑞士的地理信息,“伯尔尼在苏黎世西南方向,车程一个多小时。”
“没错!”陈默指着资料上的照片和记录,“更重要的是,我们排查了‘金剪刀’倒闭前所有保存下来的、不完整的VIP客户记录碎片。结合陈伯钧的年龄和可能的逃亡轨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