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姜瑜去隔壁找吴娘子,明日家里来人砌烤炉,她一个人带着岁岁在家里,怕邻里看到了有闲话。
到了她家,说明了来意,吴娘子应了,说明日吃了早食就过去。
“姐姐明儿别做了,到我那去吃,顺带帮我看着岁姐儿,我去摊子上送早食就不带着她跑了。”
吴娘子想了想也行,又想到荷叶鸡来。
“你说砌烤炉,我倒是想到一个吃法。”
吴娘子问姜瑜吃过荷叶鸡没。
“我们镇上有个专卖荷叶鸡的,就是用荷叶把鸡包在里面烤,鲜嫩多汁,别提多好吃了。”
这不难,家里砌了烤炉就能做,只是这时节没有荷叶。
“这我会做,炉子砌好,明年夏天我们也做了来吃。”
“那感情好,等夏天了我买只鸡去你家,请了你这个大厨来做给我们吃。”
两人又胡乱聊了会。
第二日,姜瑜蒸了酸菜肉包,熬了一锅小米粥配着吃,刚装好食盒,吴娘子就来了。
拿了两个包子给吴娘子,又盛了一碗小米粥。
“岁岁和姨姨在家等娘亲,娘亲去给婆婆送饭噢。”
岁岁啃着自己碗里的包子,乖巧点头,还不忘和吴娘子打招呼。
到摊子上等了一会,就见方武拉着东西过来了。
昨日姜瑜只说了甜水巷口的吃食摊子,没说是卖什么的,他还怕不好找,没想到只有这一家。
“方郎君用过早饭没,没吃就在摊子上随便吃点。”
“吃过了的,谢谢姜娘子,那我们现在就过去吧,劳烦姜娘子带路。”
昨天姜瑜就给卢妈妈说了家里要砌烤炉的事情,中午她们就自己煮些面条饺子吃,姜瑜就不过来送饭了。
姜瑜在前面带路,方武就推着他的车子在后。
进了门,吴娘子正陪着岁岁在院子玩。
姜瑜打算把烤炉砌在柴房里,昨日卢妈妈提前把柴火都堆到了厨房外头。
方武看了看柴房的布局,说是可以,就开始动工了。
吴娘子抱了岁岁过来。
“怎么不砌在厨房,还方便些。”
姜瑜摇摇头。
“厨房里要放摊子上的坛坛罐罐,不方便。”
三人回了堂屋,吴娘子带了针线过来,就拿出来绣帕子,二人话家常,岁岁听不懂,就玩她的小玩具。
“对门王捕快家小娘子定亲了你知道吗。”
姜瑜天天在摊子上做生意,前两天也看见有人送定礼进甜水巷,但不知道是哪家,不过他家小娘子年纪好像还小吧,想着,也问出来。
“他家小娘子不是才十西,怎么这样急。”
这边疼女儿,十七八岁才定亲,二十岁出嫁的都大有人在。
“不是她家急,是梁家急,定的是梁家三郎,今年也有二十了,不过嘛...”
梁家,就连姜瑜这个刚搬来曲水的人都知道,家里是开酒肆的,家族企业,自产自销,南岸北岸都有不少梁氏酒肆。
不过梁家家里的情况,姜瑜就不清楚了。
“她家后娘会有那么好心?这其中肯定有什么事,吴姐姐你可别卖关子了。”
王家后娘经常苛待小姑娘的事情巷子里的街坊邻居都知道,这门亲事估计和她没太大关系。
说完把桌上的蜜饯往吴娘子手里一塞,还倒了杯茶水。
吴娘子满意的点点头,这才继续道。
“那梁家三郎,小时候高热,烧成了个痴儿,心智就和六七岁的稚童一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府里跑了出来,王小娘子刚好在河畔洗衣服,就碰到了,还陪着梁三郎玩,被来寻人的梁大娘子遇到了。”
梁大娘子见小姑娘丝毫不嫌弃儿子,还陪着人玩,就起了心思,后来又悄悄派人跟着,把儿子放出来寻了几次王小娘子,见她每次都会陪着梁三郎玩,还给他带吃的,就找媒人来王家提亲了。
吴娘子说完捂着嘴笑。
“你是不知道,梁家请媒人上门的时候,王大娘子那难看的脸色。”
姜瑜更好奇的是,吴娘子怎么知道那么多细节。
“姐姐居然知道的如此清楚。”
“嗐,我家郎君同梁家二郎是同窗,二人关系不错,梁二郎还向我家郎君打听王小娘子来着呢。知道王小娘子经常被后娘苛待,梁二郎回去就同自家娘亲说了,梁家来人下定的时候,很不给王娘子面子,只捧着王小娘子,连王捕快都不怎么放在眼里呢。”
吴娘子一口气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姜瑜也为王小娘子开心,看来梁家内部还是挺和谐的,嫁过去虽然丈夫是个痴儿,但是起码逃离了这个家,没有梁三郎,以后怕是不知道后娘会给她说一门什么样的亲事了。
“以后王家怕是沾不上这个女儿什么光了。”
王娘子苛待女儿的事情,王捕快不是不知道,只是不在意罢了,就连王家那个小儿子,也有样学样欺负姐姐。
姜瑜感叹道。
“也算是脱离苦海了,最起码再也不用大冬天在河畔洗衣服了。”
王家没井,但是巷子里没井的人家也不少,天气冷了,就算洗衣服也是挑水回家烧了水兑着洗。
甜水巷住的人都不穷,买柴火的钱还是有的,大冬天还在河畔洗衣服的,姜瑜就见着了这么一个,偏偏王娘子还三天两头的拿了衣服叫小姑娘出来洗。
眼看着时间不早了,姜瑜就准备去做午饭了。
“姐姐中午也在我这吃了,反正吴大哥中午不回来,姐姐回去做还麻烦。”
连吃两顿吴娘子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姜瑜做饭又实在,早上连吃个包子都是有肉的,明日得空了上街买点糕给岁姐儿吃。
“那我去给妹妹打下手。”
岁岁举起手。
“岁岁也要去岁岁也要去!”
这举手还是姜瑜教她的呢。
吴娘子又羡慕了。
“说真的,这巷子里谁不羡慕你有这么一个女儿。”
姜瑜一把抱起岁岁,自豪地说。
“那就让她们羡慕去吧,只有我有。”
岁岁傻笑,吴娘子看了一眼姜瑜。
哼,赶明我也生一个。
依旧是一个青菜一个汤一个肉菜,做完姜瑜拿了一个大碗,盛了满满一碗送到柴房。
“方郎君,先吃点饭歇歇吧。”
姜瑜看烤炉己经砌了一半了,看来今天就能完工。
见姜瑜在看烤炉,方武连忙道。
“姜娘子,这个这个烤炉今天下午就能砌完。”
姜瑜也不懂,不过看着确实像那么回事,应了声好就出去了。
吃过午饭,姜瑜把岁岁哄睡了,又出来和吴娘子聊天。
方武估的时间差不多,半下午,烤炉就砌好了,姜瑜检查了一下,没看出什么问题。
姜瑜结清了银钱,方武临出门时说。
“烤炉还要放七天才能用,若是有什么问题,姜娘子就到码头来寻我。”
烤炉砌好,吴娘子也要回家做饭了,走的时候还想把岁岁拐走。
岁岁紧紧抱住娘亲的小腿。
怎么谁都想把岁岁拐回家呀,才不走呢,要一首和娘亲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