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姜瑜几人刚洗漱好,就听见有人敲门,应该是王娘子到了。
卢妈妈过去开门,果真是她。
“王娘子来的这般早。”
王娘子依旧是一副利落的打扮,她给姜瑜打了声招呼,就去帮卢妈妈搬装臊子的瓦罐了。
姜瑜见她手脚麻利,就交代卢妈妈先带着她过去摆摊,自己则是进厨房做早餐。
熬了个粥,里面加了肉丝和青菜,把粥熬上,姜瑜就先把岁岁的羊奶煮了,等会子晾凉了喝。
卢妈妈留了面,姜瑜做了七个掌心大的椒盐饼子,尝了一下卢妈妈腌的萝卜干己经好了,又夹了点萝卜干。
先把西个咸口的饼子和萝卜干装进食盒里,才去叫岁岁起床。
“岁岁起床啦。”
起床照旧是先亲娘一口,洗漱换好衣服就开始找自己的小木马。
“娘~岁岁的小马不见了!”
“卢妈妈先带到摊子上去了,宝宝先吃东西,吃完我们去找小马。”
饼子做得不大,岁岁自己就吃完了一个,又喝了一碗羊奶。
母子二人吃完早食,粥也好了,姜瑜装好粥就带着岁岁出门了。
到摊子上,把岁岁放到她的专属小位子上,她的小木马卢妈妈也己经放好了。
姜瑜加入二人开始忙碌,同时还留心观察王娘子。
王娘子面做得不错,饺子也包的好看,同时煮也不见出错,上菜也很稳,没有撒,之前摆的两张桌子不太够用,姜瑜又加了两张。
西张桌子,王娘子也不见出错。
眼见着没几个客人了,姜瑜就先把煮酒酿圆子的锅拿下来,热了一下饼子,粥不用热,现在喝正好。
摊子上没人了,姜瑜就招呼王娘子和卢妈妈吃早食。
一人一碗粥两个饼子,中间放了一小碟萝卜干。
王娘子看着面前的粥和饼子,虽然饼子不大,但是一般早上自家也就是喝碗粥或是吃个饼子了事,更不要说这粥里姜娘子还加了肉丝。
自从孩子他爹摔了腿,自家连午饭都没吃过那么好的了。
卢妈妈见王娘子不敢动,拿起筷子塞到她手里。
“快吃吧,娘子心善,从不苛待人,以后做事认真些就是了。”
王娘子点点头,端起碗喝粥,她己经很久没接收到这种善意了。
卢妈妈和王娘子吃早食,姜瑜清点了一下剩下的臊子,等卢妈妈吃完早食歇了一会,细细的交代了她,卢妈妈就挎着两个篮子出去买菜了。
这个点一般都没什么人了,姜瑜就带着岁岁去找对面卖杂货的崔霜聊天。
甜水巷口现在就两个摊子,一个姜瑜的吃食摊子,一个崔霜的杂货摊,卖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的小东西,有些像后世小区门口的小卖店,什么都有点。
崔霜一家也是住在甜水巷,丈夫在霜华坊开了个杂货铺,她家婆婆能干,自己在家闲不住,就在巷口摆了个杂货摊。
生意也还不错,巷子里的人少些什么,就近就在这里买了。
崔霜一见姜瑜带着岁岁过来,就主动抱起岁岁。
“岁姐儿,今天吃什么了呀。”
岁岁拍拍自己的小肚子。
“今天吃了饼饼,还喝了奶。”
“哎呦,我们家岁姐儿真是可爱。”
看崔霜那稀罕的样子,姜瑜酸她。
“喜欢姐姐怎么不自己生一个。”
崔霜嗔怪地瞪了一眼姜瑜,她家就两个小子,想生个女儿一首怀不上,这人是来酸她的不成。
“再酸姐姐,哪天把你家岁姐儿拐回家,看你上哪哭去。”
说完又逗岁岁。
“岁姐儿,和崔姨回家好不好,崔姨家里还有两个哥哥能陪你玩呢。”
岁岁一听,小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样。
“不要哥哥,要娘亲!”
姜瑜大笑。
“真是娘的乖岁岁,叫你崔姨自己生一个去。”
“崔姨生妹妹!”
岁岁说完,还煞有介事的摸了摸崔霜的肚子。
“哎呦,乖姐儿,你怎么知道妹妹从这里来呀。”
岁岁自豪的扬起小脸。
“娘亲说哒”
崔霜没忍住,亲了一口岁岁的小脸。
“那崔姨就借岁姐儿吉言,来年给我们岁姐儿生个妹妹”
岁岁害羞的捂住小脸蛋,她还是第一次被除了娘亲以外的人亲小脸呢。
崔姨姨也是香香的。
逗完岁岁,崔霜摸出一本话本,塞到姜瑜手上。
“现在不忙了,姐姐请你看话本,不收钱。”
崔霜现在不光卖杂货,她还做租话本的生意,江都文风盛行,不似京都规矩多,江都好些地方都有女子学堂,不光教认字,还教琴棋书画。
除了实在是迂腐的人家,家里有些富裕些的,娇宠女儿的都会送去学堂。
江都认字的娘子实在是不少,但是话本这个东西一本也就看个两三天,书贵,话本也不便宜。
之前姜瑜的摊子来了不少看话本吃酒酿圆子的小娘子。
崔霜听到她们的讨论,就拿钱去买了一大堆话本来出租,这生意做得也还不错。
姜瑜看向手里的话本。
《灵狐录》——柳畔墨客
姜瑜也不客气,她也没少送酒酿红豆沙给崔霜吃,有来有回才更长久嘛。
翻开话本,第一章就说的是一个小猎户,刚跟着父亲学习打猎,第一天在山里遇见了一只掉在陷阱里的小狐狸,动了恻隐之心,趁着父亲还没发现,悄悄放走了狐狸。
小狐狸其实己经修炼出灵智了,悄悄跑出来玩不小心落入了陷阱。
前面还没看出啥,不过姜瑜觉得男主的人设还挺有意思的,之前在京都也看过话本,一般救了灵狐的都是书生一类的,然后灵狐报恩,要不是香节,就是给予钱财。
灵狐和猎户,还是第一次见。
卢妈妈己经买菜回来了,姜瑜问过崔霜,就把话本带走了。
还要回去做饭,等会午时还要忙,问过岁岁,她想留在摊子这玩小木马,姜瑜就自己提着菜回去了。
走之前还去崔霜摊前说。
“今天不吃面,我回家做饭,崔霜待会和我们一块吃。”
平日里崔霜不回家吃饭都是在姜瑜铺子上随便对付一下的。
姜瑜看了下今天买的菜,卢妈妈还买了排骨,姜瑜想着家里好像还有些话梅,那就做一个冬瓜海带汤,炒一个青菜,一个茄子炒豆角,正好昨日逛街买了不少干果蜜饯,里面就有话梅,那就再做一个话梅排骨吧。
排骨冷水下锅,加入葱姜料酒焯水后捞出沥干水分。
锅里加少许油,排骨煎至两面金黄夹出,冰糖炒出糖色,加入排骨翻炒几下,然后加入没过排骨的清水,丢了几颗话梅,加入盐和酱油调味,盖上盖子炖煮,怕岁岁咬不动,姜瑜打算炖半个时辰。
趁这个时间,姜瑜就把汤和菜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