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帝国科学院的地下实验室里,哈伯教授和他的团队成员们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努力,他们终于成功研发出了一种以钼为基材、添加少量铼的新型催化剂。
这种催化剂在300个大气压和400摄氏度的极端条件下,能够将煤焦油的转化率提高到68%,远远超过了之前的水平。
“辛烷值78%!完全可以首接用于战斗机!”里特尔拿着刚刚完成的检测报告,激动地对哈伯教授说。
哈伯教授仔细查看了报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疲惫的眼睛,然后对实验室里的所有人说:“各位,我们成功了!帝国的能源危机终于有了转机!”
实验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些长期以来承受着巨大压力的科研人员们,此刻终于释放出了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哈伯教授看着眼前这些满脸疲惫却眼神坚定的同事们,心中充满了感激。
他知道,这项成果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和牺牲。
威廉三世很快就得知了这个好消息。
他亲自来到实验室,向哈伯教授和他的团队表示祝贺。
皇帝激动地说:“教授,你们创造了奇迹!朕代表整个德意志帝国,感谢你们的付出和贡献。”
哈伯教授恭敬地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陛下。不过,要实现量产,我们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大量的高纯度煤粉,这需要鲁尔区的煤矿进行配合。其次,我们需要建设大型的合成油工厂,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设备。”
“资金和设备的问题,朕会让财政部和工业部尽快解决。”威廉三世果断地说,“至于高纯度煤粉,朕现在就下令,让鲁尔区的煤矿优先满足你们的需求。从今天起,合成油项目成为帝国的最高优先级项目,任何部门都必须无条件配合,包括朕的近卫军。”
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合成油项目进入了快速推进阶段。
鲁尔区的煤矿工人加班加点,开采和提纯高纯度煤粉,源源不断地运往柏林。
同时,在莱比锡附近,一座座大型的合成油工厂开始破土动工。
无数工人日夜奋战在建设工地上,为帝国的能源未来而努力。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中东沙漠中,施罗德的外交努力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与穆罕默德酋长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关系后,施罗德并没有满足于此。
他知道,要想彻底打破英国的封锁,就必须团结更多的阿拉伯部落,形成一个统一的阿拉伯联盟。
施罗德深入到中东各地,与不同部落的酋长进行接触和谈判。
他利用德国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作为诱饵,向阿拉伯酋长们展示了德国的实力和合作的诚意。
他向他们描绘了一个阿拉伯国家在德国的帮助下,实现现代化和独立的美好愿景。
为了增强说服力,施罗德还特意制作了一部纪录片,记录了德国工厂的生产场景和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
在纪录片中,德国工人正在组装拖拉机和收割机,这些先进的农业机械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纪录片还展示了英国军队在开罗街头镇压阿拉伯人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英国人给你们的是步枪和压迫!”施罗德在与阿拉伯联盟的谈判中,对着镜头大声说道,“而我们德国人给你们的是工厂和未来。选择石油换枪炮,还是石油换未来,你们自己决定!”
施罗德的话在阿拉伯酋长们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许多酋长都厌倦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渴望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在德国先进技术和美好愿景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阿拉伯部落开始倾向于与德国合作。
经过艰苦的谈判,施罗德终于与阿拉伯联盟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协议——《迪拜协议》。
根据协议,阿拉伯联盟同意每年向德国提供50万吨原油,作为回报,德国将向阿拉伯联盟提供全套的化肥生产线和农业技术支持,帮助阿拉伯国家发展农业生产,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协议的签署仪式在迪拜的一个秘密地点举行。
当施罗德与阿拉伯联盟的代表在协议上签字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不仅是德国外交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阿拉伯国家争取独立和发展的重要一步。
随着合成油工厂的即将建成和《迪拜协议》的签署,德国的能源突围战终于迎来了曙光。
威廉三世在国会大厦前发表了重要演讲,向全国人民宣布了这一重大喜讯。
威廉三世站在讲台上,声音通过广播传遍了整个德国:“帝国的子民们,今天,朕要向大家宣布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己经成功掌握了煤液化技术,不久之后,我们就能够自己生产石油了!同时,我们在中东也取得了重大的外交突破,与阿拉伯联盟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他们将每年向我们提供 50 万吨原油!”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长期以来笼罩在德国上空的能源危机阴霾,终于开始散去。
“这是帝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威廉三世继续说道,“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的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日夜奋战,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我们的外交人员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冒着生命危险,为帝国争取利益;我们的工人和农民,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威廉三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英国的封锁还没有完全打破,我们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加快合成油工厂的建设,提高煤炭转化率,同时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确保石油运输线的安全。”
威廉三世举起右手,大声说道:“帝国的子民们,让我们团结起来,为了德意志帝国的未来,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继续奋斗!我们用智慧战胜了封锁,用勇气开辟了新的道路。记住,真正的胜利不是征服石油,而是让每一滴燃料都为人民燃烧,为帝国的繁荣富强而燃烧!西海!”
“西海!”
威廉三世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德国人民的士气。
全国各地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人们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然而,就在德国人民沉浸在喜悦之中时,英国政府也得知了德国的进展。
他们对德国在中东的外交突破和合成油技术的成功感到震惊和愤怒。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议会发表演讲,声称德国的行为威胁到了英国在中东的利益和全球霸权,呼吁政府采取强硬措施,遏制德国的崛起。
一场新的较量,在能源和外交的战场上,即将拉开帷幕。
德国的双重突围号角虽然己经吹响,但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1922年元旦,莱比锡郊外的合成油工厂笼罩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
巨大的厂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高耸的烟囱整齐排列,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德国工业的新生。威廉三世亲自出席了工厂的投产仪式,陪同他的有兴登堡、施罗德、哈伯等一众帝国重臣和科研精英。
上午 10 点整,威廉三世按下了启动按钮。
随着一声低沉的轰鸣,工厂的核心设备,高压反应釜开始运转起来。
管道中传来液体流动的声音,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出口处的观察窗上。
几分钟后,第一滴深褐色的液体从管道中缓缓流出,滴入下方的收集槽中。
"出来了!成功了!" 哈伯激动地喊道,脸上老泪纵横。
他身旁的里特尔和其他科研人员也都欢呼起来,互相拥抱庆祝。
威廉三世走上前去,用手指蘸了一点刚产出的合成油,放在鼻尖闻了闻,然后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辛……辛啥来着?”
“陛下,辛烷值78%。”新晋的侍卫官汉斯低声提醒道。
“嗯,很好!完全符合要求!”
工厂负责人上前汇报:“陛下,按照设计产能,我们每天可以生产2000吨合成汽油,这将极大地缓解帝国的能源压力。”
“好!非常好!”威廉三世高兴地说,“告诉工人们,他们辛苦了。从今天起,帝国的能源命脉,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了!施罗德呢?快!给这些科学家和工人们发奖金!”
投产仪式结束后,威廉三世发表了简短的讲话。
他首先感谢了哈伯教授和所有参与合成油项目的科研人员,称赞他们是帝国的功臣。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庆祝合成油工厂的成功投产。”威廉三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拍了拍侍卫官的肩膀,“但我们不能忘记,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科研人员付出了汗水、泪水,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汉斯?米勒,我们年轻的博士生,为了获取实验数据,永远地失去了一只眼睛;还有几位优秀的科学家,因为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患上了严重的疾病,甚至离开了我们。”
“他们的牺牲,换来了帝国的新生。”威廉三世郑重地说,“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的贡献,朕决定,在柏林建立科学博物馆,并立科学之碑,他们的名字将被刻在帝国的荣誉墙上,让后世子孙永远缅怀。”
威廉三世的讲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深受感动。
许多参与过实验的科研人员都流下了眼泪,他们为自己的付出感到自豪,也为牺牲的同事感到悲伤。
几乎在合成油工厂投产的同时,德国与阿拉伯联盟的石油运输线也正式建立起来。
根据《迪拜协议》,阿拉伯联盟每年向德国提供 50 万吨原油,这些原油将通过秘密的运输路线,从波斯湾运往德国。
为了确保运输安全,德国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他们选择了一条远离英国海军主力巡逻区域的航线,利用阿拉伯半岛和伊朗之间的狭窄海域进行运输。
其次,德国的运输船都进行了伪装,悬挂阿拉伯国家的旗帜,船上的船员也穿着阿拉伯人的服装,以迷惑英国的侦察机和军舰。
此外,德国还在沿途的一些港口建立了秘密的中转站,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补给和维修。
施罗德亲自负责运输线的安全保障工作,他与阿拉伯联盟的部落武装保持着密切联系,一旦发现英国军舰的踪迹,就会及时通知运输船队改变航线。
然而,英国很快就发现了德国的石油运输线。
他们加强了在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的巡逻力度,派出了更多的军舰和飞机,试图拦截德国的运输船。一场激烈的海上博弈就此展开。
一天,一支由三艘德国运输船组成的船队正在前往阿拉伯半岛的途中,突然遭到了英国军舰的追击。
英国军舰发出信号,要求德国运输船停船接受检查。
运输船队的船长果断做出决定,下令船队分散行驶,利用夜色和复杂的海域地形进行躲避。
同时,他向附近的阿拉伯部落武装发出了求救信号。
阿拉伯部落武装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刻派出了小型快艇,前往支援德国运输船队。
他们利用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对英国军舰进行了骚扰和袭击,成功地拖延了英国军舰的追击速度。
在阿拉伯部落武装的帮助下,德国运输船队最终成功摆脱了英国军舰的追击,安全抵达了目的地。
这次事件让德国和阿拉伯联盟的合作更加紧密,也让英国意识到,要想彻底封锁德国的石油运输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随着合成油工厂的全面投产和中东石油运输线的稳定运行,德国的能源危机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工业生产开始恢复,军队的训练和演习也重新步入正轨。
柏林街头的汽车不再需要长时间排队加油,城市的上空也渐渐散去了浓重的煤烟味。
德国的经济开始复苏,失业率逐渐下降,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各大工厂开足马力生产,铁路和公路上运输繁忙,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军事上,德国军队的实力得到了恢复和提升。
装甲部队重新开始大规模演习,空军的飞机也重新翱翔在蓝天之上。
德国的海军虽然仍然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限制,但也在悄悄地发展潜艇部队,为将来的海上突围做准备。
威廉三世在国会大厦发表演讲时,自豪地宣布:“各位先生,今天,我可以骄傲地告诉大家,德意志帝国己经成功突破了能源封锁,迎来了复兴的曙光!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奇迹,让煤炭变成了石油;我们用坚定的意志和灵活的外交,在中东开辟了新的能源通道。”
威廉三世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合成油的产量和质量,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拓展更多的能源渠道。我们要让德意志帝国重新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让我们的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威廉三世的演讲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人们相信,在皇帝的领导下,在全体德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德意志帝国一定能够克服所有困难,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