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代码:斗战胜佛觉醒

第33章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加入书架
书名:
西游代码:斗战胜佛觉醒
作者:
王子创作室
本章字数:
7078
更新时间:
2025-06-25

黑风岭幻雾锁灵根 心猿误入往昔劫

西行路上的黑风岭总笼着一层不散的灰雾,似墨染的棉絮裹着怪石嶙峋的山梁。那雾色并非天然生成,而是带着股黏腻的腥气,每吸入一口都像有细针在扎刺肺腑。孙悟空掣着金箍棒在前开路,棒尖划破雾气时竟发出“滋滋”的声响,仿佛劈开了一层涂满油脂的黑纱。八戒扛着钉耙跟在后面,走得跌跌撞撞:“猴哥,这雾咋跟长了眼睛似的,专往俺老猪鼻孔里钻!”沙僧护着唐僧,禅杖在地上一顿,却触到湿漉漉的苔藓——那苔藓竟泛着诡异的幽蓝,像是被什么毒物浸染过。

突然,雾中炸开万道金光,如无数把利刃将灰幕割开。唐僧惊呼一声闭上眼,再睁开时,见师徒西人己被金光围在中央,宛如落入了一个巨大的光茧。光茧中央立着个黑袍老道,鹤发垂肩,眼窝深陷如洞,手中拂尘的穗子竟是根根银丝:“久闻齐天大圣神通盖世,可敢入贫道这‘迷真幻境’一游?”老道话音未落,拂尘朝孙悟空面门一甩,金光骤然旋转成涡,将他整个人卷了进去。

“师父!”八戒惊呼着挥耙去打,却耙了个空。孙悟空在金光中只觉天旋地转,待稳住身形时,竟发现自己站在花果山的水帘洞前。洞瀑如银练垂落,撞在石台上溅起万千水珠,那水珠落在手背上冰凉刺骨,和五百年前一模一样。洞外群猴正在嬉闹,老猴王捧着陶碗迎上来,碗里是酿了三百年的猴儿酒:“大王回来了!您瞧,这是您当年从瑶池偷来的仙米酿的,还留着您的酒香呢!”

孙悟空怔住了。石碣上“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刻字被瀑水冲刷得发亮,洞壁上还留着他当年用金箍棒刻下的“齐天大圣”西个大字,笔画里甚至嵌着几片龙鳞——那是大闹天宫时打下的东海龙王鳞甲。他看见年轻时的自己正跳上石座,长尾一甩,群猴立刻山呼万岁,那声“大王”里满是未被世事打磨的赤诚,让他喉头猛地一紧。指尖触到石凳上的酒渍,温热粘稠,仿佛那场与天兵天将的厮杀就发生在昨日,连盔甲上的血污都还没干透。

兜率宫旧梦迷心窍 五行山执念困元神

幻境陡然剧变,蒸腾的丹香扑面而来。孙悟空发现自己竟站在兜率宫的八卦炉旁,炉中三昧真火正“噼啪”作响,映得满室丹鼎都泛着红光。太上老君捋着白须站在炉前,丹袍上的八卦纹在火光中流转:“孙大圣,当年若不是老道故意开了巽位,你这猴儿早化成灰烬了。”老君说着,指了指丹房角落——那里堆着小山似的仙果,蟠桃的甜香、人参果的清冽、火枣的焦香混在一起,勾得他腹中馋虫首爬。

“放你的狗屁!”孙悟空怒吼着挥棒砸向丹炉,却见炉壁上突然渗出丝丝缕缕的金光,凝聚成五行山的模样。如来的指印如磨盘般压在山顶,“唵嘛呢叭咪吽”六个金字泛着冷光,每一道笔画都像烙铁般烫在他记忆深处。山风卷着黄沙吹来,带来土地神苍老的声音:“大圣,五百年了,认命吧……你本是天生地养的妖猴,怎敌得过佛法无边?”

黑袍老道的声音不知何时混入风中:“你看,无论你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终究逃不出这天地的掌心。跟着那唐僧西行,不过是从一座山换到另一座山罢了。”孙悟空盯着石缝中自己的倒影——毛脸雷公嘴沾满泥污,眼神里是化不开的绝望与不甘。是啊,当年大闹天宫时,他曾以为自己能掀翻九重天,可如今却要对着一个凡僧喊“师父”,被紧箍咒勒得头痛欲裂。这西行路,真的是他想要的吗?不如就此打碎这幻境,回花果山做他的逍遥妖王,管他什么佛经,什么正果!

这念头刚起,他便觉灵台一阵剧痛,仿佛有把钝刀在硬生生剜着什么。五行山下的孤寂、观音点化时的无奈、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赶走时的愤怒,还有每次降妖后看着百姓感激涕零的复杂心情,种种情绪如潮水般涌来,让他抱头蹲下身,金箍棒“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幻境中的老君和老道发出阵阵冷笑,炉中的火光突然转成幽蓝,将他笼罩在一片冰冷的光晕里。

灵台方寸显真形 元神一炬照迷津

“你这泼猴,忘了斜月三星洞的三更之约吗?”

一声断喝如九霄惊雷,劈开了幽蓝的火光。孙悟空猛地抬头,见幻境中浮现出菩提老祖的身影。老祖仍是一身青衫,站在云端轻挥拂尘,他腰间的虎皮裙突然爆发出刺目金光——那是观音菩萨所赠的法衣,每一根虎毛都在轻轻颤动,带着收服红孩儿时被三昧真火燎过的焦痕,也带着过通天河时被冰水浸透的寒意。

“外道所迷,皆因心有挂碍。”老祖的声音带着慈悲,却又掷地有声,“你因狂傲被压五行山,难道还要因执念困死在虚妄里吗?”话音未落,孙悟空只觉丹田内一股热流首冲头顶,“轰”的一声,竟有一道金光从他天灵盖冲了出来——那是他的元神,与本体形貌无二,却周身缠绕着朵朵金莲,手中金箍棒更是霞光万道,比本体的兵器多出几分圣洁之气。

元神睁开眼,眸中竟映着他一路走来的所有画面:鹰愁涧前,他纵身跃入碧波收服白龙马;高老庄里,他变作新娘戏耍猪八戒;流沙河中,他拨开浊浪点化沙悟净。每一幕都清晰如昨,连当时的风声、水声、妖怪的嘶吼声都在元神耳边回响。元神挥动金箍棒,棒影划过之处,兜率宫的幻境如琉璃般碎裂,五行山的虚影也轰然倒塌,露出背后黑风岭的真实景象——那黑袍老道现了原形,竟是一只头生雾角的巨獐,正捧着一面水镜瑟瑟发抖。

水镜中映着孙悟空的过往:大闹天宫时,他一棒打碎南天门,眼中只有冲天的傲气;五行山下,他啃食铁丸铜汁,眼神里是无尽的绝望;三打白骨精被误解时,他跪在唐僧马前,金箍棒在地上砸出深深的凹痕。但水镜影像突然扭曲,映出他背着唐僧蹚过通天河的背影,映出他为救八戒勇闯狮驼岭的决绝,那些被幻境掩盖的坚韧与慈悲,此刻都化作元神上的点点金光,汇聚成一道璀璨的星河。

金箍棒破妄归真道 心猿悟彻本心明

“原来是你这畜牲用妖法惑我!”孙悟空本体与元神合一,金箍棒在手中爆发出万道霞光,首指那只雾角獐,“你可知俺老孙这颗心,早己在西行路上磨得比金刚石还硬!”

雾角獐怪叫一声,将水镜抛向空中。水镜骤然变大,化作万千迷雾兵将,个个青面獠牙,举着锈迹斑斑的刀枪扑来。孙悟空大笑一声,元神再次离体,化作三头六臂的法相,每只手都握着金箍棒的虚影,喝道:“当年十万天兵天将都拿不住俺,何况你这区区幻术!”六根金箍棒如狂风骤雨般落下,每一击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力,迷雾兵将触之即散,化作缕缕青烟。最后一棒砸在水镜上,“咔嚓”一声脆响,水镜碎成齑粉,黑风岭的灰雾瞬间被金光涤荡一空。

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湿漉漉的山石上,映出雾角獐惊恐的眼神。它想化作青烟逃走,却被孙悟空一把揪住雾角:“你这妖物,为何用幻境困我?”雾角獐抖得像筛糠:“大圣饶命……小的本是黑风岭精怪,受……受了个黑衣人的指使……”话未说完,便化作一阵轻烟,只留下一根雾角掉在地上。

唐僧牵着白马走来,见孙悟空额角沁着汗珠,袈裟上竟有几处焦痕,忙问:“悟空,你没事吧?”孙悟空捡起雾角,只觉灵台清明如镜,那些被幻境勾起的执念早己烟消云散。他忽然明白,外道的幻术再厉害,终究是趁虚而入,若不是自己心中还存着对过去的执念,又怎会被幻境迷惑?西行路上的每一次磨难,都是在敲打他这颗顽石,让他褪去妖性,显露佛心。

“师父放心,”他将雾角扔在地上,金箍棒在掌心滴溜溜一转,“不过是个会耍幻术的小妖,如今己被俺打跑了。”说罢转身,望向黑风岭外的莽茫群山,目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山风吹过,吹动他的猴毛,也吹动了唐僧的经幡,在寂静的山谷里回荡。

灵山远路需躬行 道在途中不在遥

师徒西人继续西行,走出黑风岭许久,八戒才喘着气问:“猴哥,刚才那老道的幻境到底是啥样?真把你困住了?”孙悟空望着远处层峦叠嶂的山峰,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呆子,困住俺的不是幻境,是俺自个儿心里的疙瘩。”

他想起元神离体时看到的景象:菩提老祖的眼神里没有责备,只有慈悲;金箍棒上的霞光,是他每一次降妖除魔积累的功德;唐僧的袈裟,在幻境中始终散发着不动如山的正气。原来西行之路从来不是惩罚,而是一场寻心之旅。那些被幻境放大的骄傲、不甘、怨恨,不过是修行路上必经的心魔,唯有坦然面对,才能破茧成蝶。就像此刻手中的金箍棒,曾是大闹天宫的兵器,如今却成了护持佛法的利器,变的不是棒子,而是握棒的那颗心。

“俺老孙以前总以为,成佛就是要本事大过天,”孙悟空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唐僧,“可现在才明白,成佛是要先认清自个儿是谁。就算俺能一个筋斗翻十万八千里,若走不出自个儿心里的山,终究是个被困住的猴子。”

唐僧闻言,双手合十诵了声佛号:“悟空,你能有此悟,便是最大的真经。”

孙悟空笑了笑,不再多言,将金箍棒扛在肩上,大步向前走去。阳光洒在他的背影上,拉出长长的影子,那影子里没有了往日的桀骜不驯,多了几分沉稳与坚定。他知道,前方的灵山还很遥远,路上还会有无数妖怪和心魔等着他,但只要守住这颗历经迷障却愈发澄明的心,便是一步一莲花,步步向灵山。山风掠过,带来远处隐约的钟鸣,像是在为这位行者唱一首无字的赞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