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尖刀
首页 > 军事小说 > 抗战尖刀

抗战尖刀

9.5分 其它作品>
连载中 签约作品 军事
18.76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作者:南岳祝融阳 更新至:第 50章 生死危机 更新时间:2025-07-08 00:57:57
更新时间:2025-07-08 00:57:57
18.76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50章节)

简介

当侵略者践踏着我们的锦绣山河,一支神秘而英勇的特战队宛如刺破长夜的曙光,在抗日烽火中崛起——他们就是尖刀特战队 队长陈峰身负系统,沉着冷静,战场指挥,格斗,射击都有加成,战场指挥系统给他开启上帝视角,近身搏斗系统给予标记敌人的弱点一招制敌,远程狙击系统给予弹道计算功能任何复杂环境精准锁定目标精准命中 副队长李军善,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便接受严格的武术训练。他的武艺高强,各种拳法、剑法、刀法样样精通,每一招每一式都蘊含着巨大的力量和精妙的技巧。他性格豪爽,为人仗义,打起仗来勇猛无比,犹如猛虎下山。 队员赵啸虎是一名神枪手,百步穿杨的本领令人惊叹。他的枪法精准到了极致,能够在千米之外,准确无误地击中敌人的要害。 爆破专家钱蒙云,对各种炮弹和爆破技术了如指掌,无论是炸药、手榴弹,还是地雷等,他都能运用得得心应手。 情报高手孙建翼仿佛是为情报而生,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出色的情报分析能力,能够从各种细微的线索中获取重要的情报。 擅长近身格斗的赵天龙,武艺仅次于队长陈峰和副队长李军善,他的格斗风格刚猛有力,出手快、准、狠。

第 1章 黑暗笼罩,

1942 年的华夏版图上,战争的阴霾如铅云低垂,将山河压得喘不过气。抗日战争步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深水区,日军倚仗飞机坦克的钢铁獠牙,配合 "三光政策" 等灭绝人性的统治手段,在沦陷区肆意制造人间地狱。焦土之上,哀嚎遍野,百姓在战火与饥馑的夹缝中,挣扎求生的身影在血色残阳下显得渺小而悲壮。日军推行的 “三光政策” 如死神的镰刀,高悬在民众头顶。铁蹄所至之处,村庄沦为人间炼狱。烈焰腾空而起,木质梁柱在高温中扭曲变形,爆裂声震彻西野,浓烟裹挟着灰烬遮蔽天日,将白昼染成黑夜。河北潘家峪惨案便是这暴行的缩影 ——1941 年 1 月 25 日,日军将全村 1700 余名老幼妇孺驱赶到西大坑、南大院等集中点。机枪喷出的火舌无情扫射,人群成片倒下,鲜血浸透土地。侵略者又泼洒煤油,点燃房屋,残垣断壁间回荡着孩童的啼哭、妇女的尖叫与老人的咒骂,最终都消散在呛人的浓烟中。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致使 1230 条鲜活生命消逝,只留下满地焦土与破碎瓦砾,无声诉说着那段令人悲愤的历史,控诉着侵略者的暴行。

除了暴力杀戮,日军更在文化领域发动 “软战争”。清晨的阳光还未完全穿透阴霾,日军便荷枪实弹闯入学堂,将刻着《三字经》《百家姓》的竹简付之一炬,呛人的浓烟中,私塾先生被反绑双手拖出庭院。学校的黑板被刷上惨白的底色,取而代之的是歪歪扭扭的日文假名,带着油墨未干的刺鼻气味。

三尺讲台成了侵略者的战场,日本教官手持竹制戒尺,在教室里来回踱步。学生们被强行拽起,用冻得发紫的嘴唇吐出破碎的日语单词,发音稍有偏差,戒尺便重重落在掌心,瞬间绽出红肿的印记。历史教材被替换成泛黄的《大东亚新史》,印刷机的齿轮声中,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被撕成碎片,转而印上日本武士道精神与 “日中亲善” 的谎言。

在保定某所沦陷区小学里,十岁的阿桂攥着课本浑身发抖。课本上,南京城内百姓箪食壶浆迎接 “皇军” 的插图旁,赫然写着 “大日本圣战解放东亚”。窗外,日军的皮靴声由远及近,他下意识用袖口盖住文字,却被突然闯入的士兵一把夺走课本,书页在撕扯间纷飞飘落。侵略者妄图通过这种方式,从根源上磨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与反抗精神,让下一代忘记自己的血脉与历史,成为任其摆布的傀儡。

经济掠夺更是将百姓推向深渊。日军如贪婪的饕餮,疯狂吞噬着占领区的资源。田间地头,戴着破旧草帽的农民佝偻着腰,将最后一捆稻谷码上马车时,远处传来刺耳的皮靴声。三八大盖的刺刀挑开谷袋,金黄的谷粒倾泻在泥泞里,荷枪实弹的日军用枪托砸碎老农手中的陶罐 —— 那里面原是留给孩子充饥的糙米。老人颤抖着跪在泥水中,浑浊的泪水混着泥浆滑落,他死死攥着仅存的几把谷穗,却在日军的怒吼声中,不得不将救命粮拱手相让。

工厂内,生锈的铁门隔绝了外界的天光。童工蜷缩在轰鸣的机床下,布满血泡的小手攥着扳手,为赶制弹药箱彻夜不眠。成年工人被铁链锁在工作台前,浑浊的汗水滴落在滚烫的钢铁上,蒸腾起刺鼻的白雾。监工挥舞着带倒刺的皮鞭,鞭梢掠过之处皮开肉绽。当年轻学徒因过度疲劳栽倒在机床旁,飞溅的铁屑瞬间吞噬了他的半张脸,奄奄一息的躯体被裹进草席,顺着排污管道漂向布满浮尸的护城河。

市场上,褪色的布帘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货架上仅有的几包火柴被铁丝缠绕,标价牌上的数字每隔三天就暴涨一轮。穿着补丁棉衣的妇人攥着磨破的纸币,在粮店门口排了整夜队,却只换来半瓢掺着碎石的麸皮。街角的乞丐饿得啃食树皮,的双腿渗出黄水,最终倒在结冰的阴沟里,成为野狗撕扯的食物。曾经熙熙攘攘的集市,如今只剩下日军士兵用刺刀挑起的 “配给证”,那上面印着的 “大东亚共荣” 字样,在寒风中泛着冰冷的光。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