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六章 暗中相助
冷宫的夜格外漫长。司锦凰倚在窗前,指尖轻轻着那张己经变成白纸的药方,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纸上,映出一片惨白。紫云和赵公公的突然出现,绝非偶然。她将纸对着月光反复查看,却始终看不出任何端倪。
"公主,夜深了,您该歇息了。"苏瑶端着烛台走过来,烛光在她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
司锦凰将纸折好收入袖中:"你先去睡吧,我再坐会儿。"
苏瑶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福了福身退下了。司锦凰听着她的脚步声远去,这才从袖中取出另一件东西——那几粒从杏树洞中找到的淡粉色药丸。药丸散发着淡淡的杏花香气,与张太医留下的药方上提到的"杏花引"如出一辙。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司锦凰迅速将药丸藏好,手己按在了枕下的匕首上。
"公主..."一个苍老的声音在窗外低声唤道。
司锦凰眉头微蹙,这个声音她认得——是李公公。她轻手轻脚走到门前,将门拉开一条缝。月光下,李公公那张布满皱纹的脸显得格外苍白。
"李公公深夜造访,有何贵干?"司锦凰没有让他进门的意思。
李公公左右张望,压低声音道:"公主,老奴有要事相告,可否让老奴进去说话?"
司锦凰审视着他那张看似忠厚的脸,片刻后才侧身让开。李公公闪身进屋,立刻将门关严。
"公主,老奴冒险前来,是有关于张太医之死的消息。"李公公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成了气音。
司锦凰眸光一凛:"李公公何处得来的消息?"
李公公从怀中掏出一块帕子,小心翼翼地展开,里面包着一小撮粉末:"这是老奴在太医院偷偷取来的,张太医死前配的药渣。"
司锦凰接过帕子,凑近闻了闻,眉头立刻皱了起来:"朱砂?"
"公主慧眼。"李公公点头,"不仅如此,老奴还听说,张太医死前曾去过慈宁宫。"
慈宁宫?司锦凰心头一震。那是太后的居所。她不动声色地将帕子折好:"李公公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李公公叹了口气:"老奴在宫中几十年,看尽了尔虞我诈。张太医是个好人,不该死得不明不白。公主虽在冷宫,却是皇上亲封的'锦凰司'主事,老奴相信公主能还张太医一个公道。"
司锦凰审视着李公公的表情,试图找出破绽:"李公公是太后身边的人,却来向我告密,不觉得矛盾吗?"
李公公苦笑一声:"老奴虽是慈宁宫的人,却也有自己的良心。更何况..."他犹豫了一下,"太后近来行事越发乖张,老奴实在看不下去了。"
司锦凰不置可否,只是问道:"李公公可知道张太医为何去慈宁宫?"
"这..."李公公面露难色,"老奴只听说,是为了给太后诊脉。但蹊跷的是,太后当日并未传召太医。"
司锦凰眸光微闪。没有传召却去诊脉,张太医去慈宁宫的目的恐怕不简单。她将帕子还给李公公:"多谢公公相告,此事我会查个水落石出。"
李公公却没有接:"公主留着吧,或许有用。"他顿了顿,又压低声音道,"还有一事,老奴听说太后近日频繁召见太医院院判,似乎在寻找什么药方。"
司锦凰心头一跳:"什么药方?"
"老奴不知详情,只隐约听到'杏花'二字。"李公公说着,又警惕地看了看窗外,"时候不早,老奴该回去了,免得引人怀疑。"
司锦凰点点头:"苏瑶,送李公公。"
苏瑶从内室出来,显然一首没睡,听到呼唤立刻上前。李公公却摆手道:"不必了,老奴自己走,免得连累公主。"
待李公公离去,司锦凰立刻将门闩上,转身看向苏瑶:"你都听到了?"
苏瑶点点头,小脸煞白:"公主,李公公的话能信吗?他毕竟是太后身边的人..."
"真真假假,尚需验证。"司锦凰走到案前,取出笔墨,在纸上写下"杏花"二字,又添上"朱砂",最后画了个问号。
苏瑶凑过来:"公主怀疑张太医的死与太后有关?"
"现在还不好说。"司锦凰沉思片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张太医发现了某个秘密,而这个秘密与'杏花引'有关。"
她取出那几粒粉色药丸,在烛光下细细观察:"苏瑶,明去太医院,就说我夜里咳嗽不止,需要些止咳的药材。"
苏瑶会意:"奴婢会趁机打听张太医的事。"
"不,"司锦凰摇头,"太危险。你只需取药,别的一概不问。打听消息的事,我另有安排。"
正说着,窗外突然传来一声轻响,像是有人踩断了树枝。司锦凰立刻吹灭蜡烛,拉着苏瑶躲到窗边。透过窗纸,她们看到一个黑影匆匆掠过院墙,消失在夜色中。
"有人在监视我们。"司锦凰低声道。
苏瑶紧张地抓住她的袖子:"会不会是李公公..."
"不会。"司锦凰摇头,"李公公若有异心,不会冒险来送消息。"她沉思片刻,"看来我们的行动己经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
苏瑶忧心忡忡:"公主,我们该怎么办?"
司锦凰望向窗外那轮冷月,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既然有人不想我们查,那就说明我们查对了方向。明日,我要亲自去一趟太医院。"
"可是公主,太危险了!"
"危险也要去。"司锦凰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张太医不能白死,这宫里的污浊,也该有人来清扫了。"
她将药丸和帕子仔细收好,藏入贴身的香囊中。无论李公公是真心相助还是另有所图,至少给了她一个方向——太后、杏花引、张太医之死,这三者之间必有联系。而她要做的,就是找出那个足以撼动整个宫廷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