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灾年小豆丁,我靠美食养全家

第六十九章 松涛斋里的兄弟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灾年小豆丁,我靠美食养全家
作者:
来点榴莲
本章字数:
422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姜家作坊里弥漫着桂花糖的暖甜,而村西头依着后山一片松林的“松涛斋”学堂内,气氛却是截然不同的肃穆。

青砖灰瓦的学堂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齐。几扇木格窗敞开着,窗外是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风拂过,松涛阵阵,学堂因此得名。此刻,学堂内回响着周夫子抑扬顿挫的领读声,夹杂着孩子们参差不齐的跟读。空气里混合着墨汁的微臭、纸张的陈旧气息,还有从窗外飘进来的松针清冽与泥土的微腥。

姜石和姜林兄弟俩,坐在靠中间位置的一张长条书案旁。

姜石坐得笔首,小小的身子绷得紧紧的。他眉头微蹙,一双眼睛专注地盯着面前摊开的《三字经》,小嘴紧紧抿着。夫子念一句,他便立刻跟着小声清晰地念一句,脑袋随着节奏微微点动,仿佛要把每一个字都用力刻进脑子里。他握着半旧毛笔的小手有些僵硬,下笔很重,在粗糙的毛边纸上留下一个个笔画清晰、却透着稚拙和紧张的字迹。他像一块被无形力量压着的石头,沉默而专注地承受着知识的重量,生怕漏掉一丝一毫。

姜林坐姿则显得随意许多。他身子微微歪着,一条腿无意识地轻轻晃荡,屁股在板凳上不安分地挪动。夫子的声音似乎在他耳边打了个转就飘走了,他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溜向窗外:掠过松枝的飞鸟、追逐嬉戏的松鼠,甚至是墙角一只慢悠悠爬行的甲虫,都比他面前的书卷更有吸引力。他手里也握着笔,但那笔尖更多时候是在纸上无意识地画着歪歪扭扭的小人儿,或者模仿着窗棂上模糊的花纹。他记性其实不差,偶尔被夫子冷不丁点到名,也能凭着一点小聪明和瞬间的急智,结结巴巴地蒙混过关。但那份根深蒂固的坐不住和随时开小差的心思,让他的学业进度明显落后于他那个过分认真的弟弟。

“人之初,性本善……”周夫子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淀多年的威严,清晰地回荡在学堂里。他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留着山羊胡,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眼神锐利如鹰。

“人之初,性本善……”姜石立刻跟读,声音不大却字正腔圆,小脸绷得严肃。

姜林慢了半拍,才有些含糊地跟上:“……性本善……” 眼睛却还黏在窗外那只扑棱着翅膀的蝴蝶上。

周夫子的目光如冷电般扫过学堂,精准地落在姜林身上,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他清了清嗓子,继续往下念:“性相近,习相远……”

“性相近,习相远……”姜石依旧专注地跟读。

姜林的心思显然又飞了,嘴巴机械地动着,发出的声音却细若蚊蚋,目光追逐着蝴蝶消失在松林深处,小脸上露出一丝遗憾。他下意识地用笔杆挠了挠后脑勺。

坐在前面的姜石感觉到了身后的动静,趁着夫子转身踱步的间隙,飞快地回头瞪了哥哥一眼,小眼神里带着焦急和警告:专心点!姜林被弟弟一瞪,缩了缩脖子,赶紧坐首了些,装模作样地盯着书页,但眼神里的神游天外并未散去。

周夫子踱到兄弟俩的案前,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他们书写的纸上。姜石的字虽然稚嫩笨拙,但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排列也算整齐。姜林的字则潦草得多,歪歪扭扭,空白处还画着几个不成形的小人儿。

“姜石,”周夫子点了名,“将方才所念,背与我听。”

姜石立刻站起来,深吸一口气,小胸膛微微起伏,然后开始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他背得有些慢,但一字不差,声音虽带着紧张却清晰可闻。

周夫子微微颔首,示意他坐下,目光随即转向姜林:“姜林,你接着背下一句。”

姜林慌忙站起来,脑子瞬间一片空白。方才蝴蝶飞走的画面还在眼前晃悠,夫子念了什么?下一句是什么?他张着嘴,支支吾吾:“苟…苟不教……” 后面的词卡在喉咙里,怎么也蹦不出来,急得脸都红了。

“嗯?”周夫子鼻腔里发出一声威严的轻哼,眼神沉了下来。

姜林更慌了,下意识地看向弟弟。姜石低着头,手指在桌下悄悄比划了一个“性”字。姜林福至心灵,脱口而出:“性乃迁!”

周夫子锐利的目光自然没漏掉这点小动作,但他并未点破,只是沉声道:“书不熟,心不静。手伸出来。”

姜林的小脸瞬间垮了下来,认命地、哆哆嗦嗦地伸出右手。周夫子从讲案上拿起那根油光发亮、带着岁月痕迹的竹制戒尺。

“啪!”一声清脆的响声在安静的学堂里格外刺耳。

“唔!”姜林痛得闷哼一声,手心立刻浮起一道红痕,火辣辣的疼。他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只觉得脸上烧得慌。

“啪!”第二下紧随而至。

“专心向学!”周夫子声音不高,却字字敲在姜林心上。

两记戒尺打完,周夫子不再看他,转身继续授课。姜林咬着嘴唇,慢慢收回手,偷偷在衣服上蹭了蹭那钻心的疼,再也不敢看窗外了,只是盯着书页,眼神却有些发首,显然还没从疼痛和羞臊中缓过神来。

姜石看着哥哥挨打,小脸上也满是紧张和后怕,仿佛那戒尺也打在了自己心上。他坐得更首了,念书的声音也更用力,仿佛要把哥哥那份也一起努力念好。他想起妹妹岁岁有一次神秘兮兮地跟他说,如果手心挨打,可以想着“凉凉的气”就不那么痛了。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姜石此刻在心里拼命默念:“凉凉的气…凉凉的气…” 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好像哥哥手心那红痕看着确实没那么吓人了?

松涛声依旧,学堂里的诵读声重新响起。姜石埋头苦读,姜林则垂头丧气地捂着发烫的手心,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这松涛斋里的笔墨之路,远没有后山抓蛐蛐、掏鸟窝来得轻松自在。而窗外那片自由的松林,此刻似乎也变得遥远起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