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寒气透骨。新屋厚实的墙壁将寒风隔绝在外,灶房里新砌的灶眼散发着柴火燃烧的暖意。墙角那只糊满泥巴的破瓦罐,此刻被一只崭新的、用厚实粗麻布缝制内衬油纸的钱袋取代——里面沉甸甸的铜钱,是“小鱼工坊”腐乳、菌干、“鲜味粉”几样拳头产品一罐罐、一包包实打实堆砌出的家底。
院外新买下的那十平米坡地上,几星嫩绿怯生生地冒出了头——是刚播下的白菜和萝卜种子在试探秋阳。几只新添的芦花鸡在加固过的鸡舍里“咯咯”叫唤。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灶膛里的火苗映着江小鱼微蹙的眉头。她正清点着角落最后半袋黄豆(陈老板送来的样品豆)。腐乳是“小鱼工坊”的招牌,但豆子快断供了!集市豆价因秋荒飞涨三成,靠外购原料,利润要被吃空!稳定原料来源迫在眉睫。
【叮!检测到宿主面临核心原料短缺危机。触发支线任务:稳定初级豆类种植。任务奖励:【豆类选种及简易轮作要点】知识流 + 【少量高产耐旱黄豆种子】。】
“种豆!”江小鱼拍板,“就种在新买的坡地上!省得钱都被粮店赚去!”
第二天,全家总动员!坡地上土壤依旧贫瘠。青林挥舞锄头,吭哧吭哧地翻地,敲碎板结的土块。青桐负责运送家里囤积许久的黑褐色堆肥(枯草烂叶、鸡粪混合发酵的宝贝)。江小鱼用耙子将散发着泥土气的肥料均匀混入土壤。青禾迈着小短腿,跟在后面捡拾翻出来的草根和小石块。连新来的几只小鸡都好奇地跟在青禾脚边,啄食翻出来的小虫。
土地在翻松中变得松软肥沃。江小鱼拿出系统奖励那包金黄的高产豆种,像捧着稀世珍宝。按照脑中闪过的知识要点,小心翼翼地将豆种点进的土窝里,覆上薄土。
“豆豆……快长大……”青禾蹲在旁边,小手笨拙地学着娘亲盖土。
燃料危机显现!
忙完播种,刚要喘口气,江小鱼看向灶房角落——存柴堆显著矮了一截!新做的那个带陶罐的多层小烘架(系统送的小奖励),烘菌干、烘豆干都要靠它!消耗柴禾惊人!更关键的是,冬藏必备——过几天收了萝卜白菜,腌酱菜需要大量柴火;冬夜漫长寒冷,土炕更是个吞柴的无底洞!眼瞅着柴堆日渐消瘦,江小鱼心头发紧。
“娘,后山能砍的好木柴越来越少了,村后毛栎林子都被薅秃了。”青林指着只剩半满的柴堆,小脸上带着忧愁。小家伙跟着大人进山拾柴,最清楚状况。
山货换情谊,工具是关键
江小鱼目光扫过檐下新晒好的几簸箕香菇干、木耳,心里有了盘算。她包了几大包品相最好的干货,带着青林,第一次主动敲响了村长家的门。
李周氏热情地开门:“小鱼来啦!快进来坐!”屋里暖融融的,李德厚正坐在桌边抽旱烟。
江小鱼递上山货包:“婶子,叔,一点自家晒的山货,不值啥,就是点心意。一首想着要来谢您家……多亏您和两位哥哥帮衬。”
李德厚磕了磕烟袋锅:“一家人别说两家话。你带娃娃安了家,日子过起来了,咱看着也高兴。”
江小鱼趁机道:“叔,眼下入冬,家里囤的柴禾眼看不够了,想去山上拾点……又怕不懂村规坏了林子。想问问您……”
李德厚摆摆手:“这事好说!林子封了砍大树肯定不行。不过有些新林子长得密实,正好需要间伐。你跟李勇说一声,让他带你们去东南坡那片新长的桦木小林,捡些修剪下来的枝桠、还有被雪压断的枯树杈,不碍事!那地方向阳,柴火也干得快!”
“哎!谢谢叔!”江小鱼心头一松。解决了柴源问题!
正说着,李勇扛着一大捆劈好的柴禾进来:“爹,娘,柴给您码后院了……小鱼妹子也在?”他抹了把汗。
江小鱼忙道:“勇哥!正好想托您个事!看哪天方便,带我们娘仨去趟东南坡那新林子?想拾点枝桠杈子存冬用。”
李勇爽朗一笑:“成!这事包我身上!明儿一早,村口等我!”
解决核心工具问题——拜访赵家
下一站,江小鱼带着同样分量的山货,带着青林走向村东头赵石家的两间小茅屋。刚走到院门口,就听到低低的呻吟。
“石头哥?在家吗?”江小鱼在门外喊了一声。
不一会儿,赵石媳妇,掀开了门口挂着的厚草帘(上次江小鱼救赵石后做的简易门帘)。她是个身形瘦削但很精干的妇人,脸上带着担忧和疲惫:“小鱼妹子啊?快进来!”她把母子二人让进屋。
屋里有些昏暗,但很整洁。草垫子铺的土炕上,赵石半靠着土墙坐着,那条断腿虽然包扎着,用木板固定,但脸色还有些苍白,额头冒着虚汗。看到江小鱼进来,他挣扎着想坐首些,扯动伤处疼得吸了口冷气。
“石头哥别动!”江小鱼赶紧上前几步,把山货包放在桌上,“带了点新晒的菌子干、山木耳,给石头哥补补身子。”
“这…这怎么好意思…你们自己都不宽裕……”赵周氏局促地搓着手。
“客气啥!石头哥帮我们良多。这点山货自家晒的。”江小鱼看着赵石,“石头哥,腿还疼的厉害?”
赵石摇摇头,声音低沉沙哑:“好多了……能下地挪两步了。多亏了……小鱼妹子救命……”眼神带着感激。
江小鱼顺势道:“有件事想求石头哥帮个忙。天冷了,家里柴禾怕不够过冬……村长说可以去东南坡那新桦木林捡些废枝子。就是……听说石头哥有柄趁手的厚背柴刀和捆柴麻绳特别结实……想借几天使使?等拾够了柴立刻还!”
赵石一听,立刻道:“小五!去……把我砍柴那套家伙拿来!”他示意媳妇。
赵周氏很快拿来了:一柄刃口雪亮、厚实无比的柴刀,几捆极其坚韧的、用某种特殊韧皮搓成的麻绳。
“拿着用!放在我这儿也生锈!”赵石的话不多,但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决。
江小鱼大喜过望!这才是正主!山里人家砍柴的家伙事是生存根本,能把最趁手的工具借出,绝对是掏心窝子的信任!她郑重接过:“太感谢了!石头哥!嫂子!等我家萝卜白菜收了,腌好第一坛酱菜就给您送来尝尝鲜!”
集体拾柴,人情味浓
第二天清晨,东南坡桦木林外。清霜挂枝,空气清冽。
李勇果然等在那里。他后面还跟着几个被田婶子动员来的年轻后生(包括田大壮)、刘二婶的侄子,小名柱子,也是个健壮少年,还有赵周氏不放心的跟了过来(她有力气也熟悉这活计),以及赵石的儿子赵小山是跟青桐一样大的皮猴子)。
“人多力量大!快点拾完让小鱼妹子家早点暖和!”田大壮憨憨地喊着。
人手一把柴刀或砍柴斧。江小鱼用的是赵石的厚背柴刀,沉甸甸的无比趁手,一挥之下,手臂粗的枯枝应声而断!李勇力气大,负责砍伐那些低垂、枯死、妨碍小树生长的枝条。田大壮力气也足,专挑粗壮的枝干下手。其他后生负责将砍下的枝干、枯杈集中、劈砍成合适长短。赵周氏手脚麻利地捆扎柴捆,技术娴熟。青林跟着李勇和赵周氏仔细学捆柴的技巧。青桐则像只小猴子上蹿下跳,带着赵小山比赛捡拾掉落的小细枝,两个小家伙玩得不亦乐乎。
新鲜的木头香味混着山野的清寒,弥漫在林间。众人说说笑笑,呼出的白气交织在一起。江小鱼和赵周氏一边干活,一边交流着熏肉、晒菌子的心得。连沉默寡言的李勇,也偶尔指点青林一两句斧子的诀窍。
不到半天,柴禾堆成了小山!在李勇的护送下,众人连背带扛,热热闹闹地运回了村尾小院。院角的柴堆转眼膨胀得像座敦实的小堡垒!
夕阳的金辉洒在新堆的柴山上。江小鱼拿出早己准备好的蒸杂粮馍馍和一小碟新腌的咸脆萝卜干:“大家都辛苦!一点馍馍垫垫!尝尝我新腌的萝卜干!”馍馍温软,萝卜干清脆咸鲜,吃得众人赞不绝口。
告别时,除了田婶子亲戚和李勇,江小鱼特别给赵周氏和柱子多塞了一小包新熬的山楂酱。
“赵嫂子您受累跑一趟!这酱酸甜开胃带回去给石头哥添点滋味!”
“小鱼妹子太客气了!”赵周氏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她感受到了这份用心和尊重。
“谢谢嫂子!俺娘可爱吃这口!”柱子也憨厚地道谢。
送走众人,江小鱼看着院子角落那座令人心安的“柴山”,再看向坡地上那片寄托着希望的豆田,长长舒了口气。
【叮!柴火储备达标(预期满足冬季基本需求)。奖励:【基础土窑建造知识(初探)】信息流缓慢传输。备注:为长期发展自产陶罐容器做准备。】
江小鱼一愣。土窑?自产陶罐?一个更远、但也更的想法,如同刚播下的豆种,在她心里悄然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