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铁路司
崇祯七年,二月初十。
乾清宫。
“皇爷,这就是铁路司和科学院那边,联合勘定的的京津铁路路线图。”
铁路司提督太监李朝钦,躬着身子,指着面前的舆图,为朱由检介绍道。
朱由检没有说话,转身看向铁路司郎中倪元璐,以及建筑学院出身,铁路司员外郎苏升阶二人,对二人开口问道:“倪卿,你是天启二年进士,当年的主考是孙卿和睢州侯侯吧?”
倪元璐躬身道:“陛下博闻强记,臣当年科举的大宗师正是二位。”
“嗯,朕听闻,当初是你主动要求到铁路司任职的?”
“翰林院不够清贵吗?”
朱由检这话一出口,无论是李朝钦二人,还是王承恩他们,全都看向了倪元璐。
倪元璐却是不慌不忙道:“回陛下,翰林院是清贵,但臣以为身为人臣,不可皓首穷经,还是得脚踏实地,做一些实事。”
朱由检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向苏升阶问道:“苏卿,你呢?你为什么要加入铁路司?据宋卿所言,你在皇家科学院的可课业很好,对建筑和机械都颇有建树。”
“如果参加下一次科举的话,定会蟾宫折桂。”
苏升阶有些尴尬,拱手道:“回陛下,臣……臣……是宋部堂命臣去铁路司,担任员外郎,除了臣之外,宋部堂还从建筑学院、机械学院抽调了数十名同窗,加入铁路司。”
朱由检轻轻点了点头。
“宋卿的意思,朕知晓,铁路毕竟是新兴事物,且对专业性的要求很高,如果没有你们这些人,铁路很难修建起来。”
一旁的李朝钦等朱由检说完后,一脸谄媚道:“皇爷说的是,除了苏部郎和他的同窗外,之前修建新城铁路的工匠,也都被奴婢划入了铁路司。”
朱由检微微颔首,看着李朝钦道:“你之前也参与修建新城铁路,多的话朕就不说了,该怎么做你清楚。”
“奴婢明白,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奴婢只要保证钱粮供应,以及工匠的生活就行。”
朱由检见他如此识趣,脸上也露出一丝笑意。
“成,苏卿,你给朕说说京津铁路的详细规划。”
“臣遵旨。”
苏升阶上前一步,走到了舆图前,李朝钦则是悄悄后退了两步。
“陛下,按照臣等勘定的结果,京津铁路的起点需要设置在通州运河以东,经神武中卫、营州前屯卫、沿潞河一路南下至丁字沽,然后转道向东,最终至大沽以北。”
苏升阶一边说,手指一边在舆图上划过。
这个时代的舆图,没有后世那么精确,但朱由检也看明白了。
等苏升阶说完后,朱由检开口问道:“为什么不能从京城以南,在运河以西修建呢?”
苏升阶的手指又放在了漷(huo三声)河上面,开口解释道:“陛下,如果铁路的起点设在京城以南,那就需要跨过漷河、一路南行至武清,但武清南边就是三角淀,过了三角淀就是大清河,如果走这条线路的话,光是桥梁的修建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朱由检闻言,顿时恍然。
后世他乘坐过京津铁路,好像就走的就是西线,但这个时代的地里环境,和技术水平显然达不到后世的水平,只能是从通州开始,沿运河,走东线。
“刚才李朝钦刚刚说完,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相比卿等,朕就是妥妥的非专业人士,铁路的线路,以及相关的技术问题,朕就不过问了。”
“不过,铁路司、铁路、机车,以及下辖工匠们,及他们家人的事,朕需要和你们好生说说。”
“臣等恭听陛下圣训。”
倪元璐、李朝钦、苏升阶三人齐齐施礼道。
“以朕的设想,铁路司是独立于各部衙之外的,不隶属于工部,也不隶属于内官监,直接向朕负责。”
“修建好的铁路,以及铁路两侧三十丈内的土地,皆归铁路司所有,严禁任何人和衙门占用,违者斩!”
“铁路司设立在各地的车站、仓房尽皆归铁路司所有,不受任何衙门辖制。”
“铁路司下辖的工匠、管事,及其家人,尽皆归铁路司管理。”
“沿线的安全问题,铁路的安全问题,也都由铁路司自决。”
“暂时就这么多,以后该铁路司该怎么运转,诸卿有什么想法,可以给朕上书。”
朱由检的话,不只是让倪元璐三人满脸震惊,就是方正化和王承恩也满脸错愕。
倪元璐喉结动了动,开口道:“陛下,如此一来,铁路司岂不就成了……成了一个……一个……”
“国中之国。”
朱由检见倪元璐说得费劲,直接补充道。
“卿等可以将铁路司看成是一个布政使司。”
“各地的分支机构,就相当于各府县,你倪元璐就是这个布政使司的左布政使,负责整个铁路司所有事务。”
“苏卿是右布政使,专职负责铁路的规划、修建。”
“李朝钦就是按察使和都指挥使,代朕监察铁路司各级官员、管事,掌管铁路司下辖的巡检、铁路(dao)兵。”
“巡检?兵营?”
听到铁路司还要设巡检和铁路兵,倪元璐愈发的震惊了。
“陛下,这……”
朱由检摆了摆手道:“铁路的轨道是用精钢锻造的,下面的枕木也要从努尔干运过来,甚至是铺在下面的碎石,也都价值不菲,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专门的巡检和铁路兵,那谁来负责?”
“难道要指望各地官府吗?”
“当然,这也不是现在,而是以后。”
“随着铁路在整个大明铺开,铁路司的权势也会与日俱增,卿等可要不忘初心才是。”
朱由检最后又叮嘱了一句。
“奴婢谨遵皇爷圣训!”
李朝钦最先反应过来,大声喊了一句。
倪元璐和苏升阶两人对视一眼,也躬身施礼道:“臣等谨遵陛下圣训。”
“这些话,你我君臣就在这乾清宫说说,万不可被外人知道了,现在的铁路司才刚刚设立,第一条铁路还没修建呢,就莫要节外生枝了。”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