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天下

第274章 直播讨论

加入书架
书名:
名扬天下
作者:
李丽质
本章字数:
8500
更新时间:
2025-06-20

江姐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既然沈歌非但不出面澄清,听他这连麦的意思反而是主动邀战的意味居多,那她就顺水推舟让这场闹剧继续下去。她可不相信,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能辩论过楠开大学中文系教授。

“你去联系陈立言,务必让他答应沈歌的连麦请求,”江姐对工作人员吩咐道,“告诉他,只要能在直播中把沈歌彻底批倒,后续报酬少不了他的。”

“好的,江姐。”

工作人员领命而去。

看着面前电脑上的热搜信息,江姐冷笑两声,手指无意识地在桌子上轻轻敲击着。

之所以抓住此事紧咬着不放,一方面是转移大众视线,弱化梅亦辰《吉时已到》抄袭对方《囍》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刻意打压对方,先给个大棒,到时候再给个甜枣,让对方知道,只有天娱传媒这样的业内大公司,才有能力洗白对方,并将其捧红。

“江姐江姐,我听说姓沈的那家伙死鸭子嘴硬,还打算跟楠开大学教授直播争一下理?”

这时,梅亦辰走进办公室,兴奋地向江姐问道,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

“嗯。”

江姐淡淡点点头。

“这小子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我还以为他要么当个缩头乌龟憋着不出来,要么就赶紧出来道歉。没想到......呵呵,这小子胆子也是真的大,主动跟教授连麦,这是生怕锤不死自己啊。”

梅亦辰自然是乐得看这种场面,他恨不得两人当场打起来,此刻听到江姐确认此事,他急忙问道:“那我们这边该怎么做?”

“什么都不用做。”

江姐叮嘱道:“这件事天娱传媒是完全没有参与的,你也记住了,千万别在网上说什么不该说的话。我已经让陈立言答应对方的邀请了,咱们在一边坐山观虎斗就行。”

“行江姐,这个我知道。”

闻言梅亦辰立刻点点头。

楠开教授答应了?

这下有好戏看了!

.....

与此同时。

楠开大学。

陈立言正皱着眉头看起来有些烦躁地在办公室踱步。

今天早上发布完文章后,到现在发酵成这样的结果,已经是十分出乎他的意料了。

他本想不再搭理此事,置身事外。

可......

“陈教授,只要您答应和对方连麦,我们公司额外再给您一笔丰厚的报酬,绝对比之前的稿费多得多。”

电话那头传出天娱传媒公司工作人员的声音。

陈立言犹豫了,因为最近这几天他刚在古玩市场上相中了一幅字画,确实需要一大笔钱,与天娱传媒谈的合作无异于是雪中送炭,而且还不用他出什么力,就只是写篇稿子讨论一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已,也符合他楠开大学中文系教授的身份。

不过连麦的话......

“好,我答应你们。”

纠结几分钟后,陈立言咬咬牙,还是答应了下来。

他自觉文章写得有理有据,再加上他自身的知识储备,还能怕了一个毛头小子不成?

他顾忌的无非是抛头露面,对于他一个学者来说,影响可能不太好。

不过没关系,因为对方给的实在太多了!

答应下来之后,很快,陈立言便更新了围博动态:

“感谢沈歌同学的邀请,今晚七点,我会准时赴约,与沈歌同学就《探清水河》是否为窑调等问题展开探讨,希望能给广大网友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条回应一出,顿时让关注此事的网友心里一阵满足。

【我就说教授肯定会答应,毕竟是知名大学的教授,难道还会怕一个网红不成?】

【这还用猜吗,不用想就知道这教授肯定会答应的,不然不答应的话,怎么有理由开直播给家人们上福利。】

【其实戏曲学院院长叶文轩写的那篇文章已经很清楚了,两人今晚算是对簿公堂。】

【说不定沈歌只是一时头脑发热才下的邀请,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吧。答辩都过不了的年纪,敢在直播时跟楠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对线?】

【某些人徒有其表,为老不尊,一把年纪了还站出来挑年轻人的刺,依我看就是想蹭点流量,说不定暗地里还收了别人的钱,不然他干嘛一直咬着沈歌不放!】

......

在抨击《探清水河》的这篇文章发出来时,许多人都是站在教授这边的,因为他的楠开大学教授身份和他的文章内容都有理有据,已经可以证明了《探清水河》的确是出自窑调。

而在叶文轩的文章发出来后,支持沈歌的路人和粉丝顿时有了底气,包括原本相信教授论文的一些人,也都临阵倒戈,转而支持起了沈歌。

现在大部分支持教授的人都是梅亦辰的粉丝,原因无他——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在看到陈立言教授回应邀请的博文后,沈歌笑了笑,不怕对方来,就怕对方不来。

不过,这件事如果真是天娱传媒在背后一手策划的话,那他今晚在围博直播,岂不是客场作战?众所周知,围博可是那些流量明星粉丝聚集的大本营呐。

白灵溪又打来电话,这一整天她都在关注着这件事。

“那个楠开的教授答应了,怎么说,要不要帮忙?”

“不用。”

沈歌拒绝道。

又不是上场打群架,找人帮忙干嘛。

“你还记得那晚你唱《探清水河》时,旁边那对吵架的情侣吗?”

白灵溪忽然问道。

“记得。”

沈歌回道。

怎么会不记得。

那天晚上之所以唱《探清水河》,除了刚好在昆玉河桥上外,更多原因也是刚好看到了那对情侣吵架,有感而发。

《探清水河》是一段和《孔雀东南飞》相似的爱情悲剧,他既然看见了,自然不希望悲剧重演,便以大莲和佟小六的故事,来告诫他们,珍惜眼前人。

正如《孔雀东南飞》结尾写道: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这是唱《探清水河》的缘由,也是那晚这一首小曲儿的意义所在!

“那对情侣专门发围博支持你了。”

说着,白灵溪直接给他将情侣的博文转发过来。

沈歌好奇之下点开这篇文章。

“我和我女朋友相识六年,从大学到毕业,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东西。那天是我提着礼物去见她的父母,但是她父母对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满意......我是从一个偏远小山村里被父母供养一步步才考出来的,在面对她的父母,她优渥的家庭条件时,自卑的我选择了退缩,所以那天我们两人大吵了一架。

吵架的时候刚好在昆玉河桥上听到这一曲《探清水河》,听到歌词里讲述的大莲和六哥哥之间的爱情悲剧,我跟我女朋友都意识到,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六年的感情。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同时也是以我和我女朋友的故事,来告诉大家,珍惜眼前人,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今天之所以发这篇文章,也是看到了某教授批评《探清水河》这件事。我想说,不管这首曲子的由来是不是窑调,但这首曲子却真真切切地发挥了它的作用,帮我挽回了这段差点被丢掉的爱情。

对我而言,它的意义很大!

也证明了,它不是什么文化糟粕,和《孔雀东南飞》一样,它自有警醒情侣之间爱情的作用。”

有网友在下面评论。

【没想到这首小曲儿背后还有这么让人感动的故事,呜呜呜......太感人了,我决定淋巴肉以后只卖给大学生。】

【假的吧,估计是沈歌请人写文来洗白自己的,哪有这么巧的事儿,这又不是小说。】

【我当时就在现场,我可以证明这件事是真的,当时围观沈歌弹唱琵琶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知道,楼上你要是不相信的话,也可以去翻那天晚上的直播,应该有拍到这对情侣的身影!】

【有人现身说法,谁还敢说《探清水河》是文化糟粕。】

沈歌注意到这篇博文的最后还附上了这对情侣的甜蜜合照,微微一笑,古人常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一曲《探清水河》也算是给他积累功德了。

功德+1。

......

晚上六点五十几分,沈歌摸索了一会儿围博的直播功能后,便提前打开了直播间,虽说是第一次来围博,但怎么说也在抖声直播过很多次了,摆弄起来自然轻车熟路。

白天他刚注册的新号,在身份认证之后,此刻的粉丝已经有了十几万,除了他本人的真爱粉外,其他都是冲着看热闹关注的。此刻他一打开直播,粉丝便收到了开播推送通知,纷纷涌入直播间。

【嗨嗨嗨,我又来啦!】

【沈歌沈歌我爱你,我要给你生猴子。】

【我已就位,准备吃瓜!】

【你怎么敢的呀,人家可是楠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到时候别哭着下播就成。】

【赌一毛钱,两人吵到一半,绝对开始上链接给家人们谋福利。】

【沈子,这一行的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这马上都七点钟了,楠开教授还没上线开直播,不会是怂了吧。】

......

短短几分钟的功夫,直播间的在线人数就破了万,这数据比他在抖声直播时来的还要猛,因为这次前来观看直播的不止是他的粉丝了,更多的是通过热搜点进来的吃瓜群众。

时间到了七点过三分,沈歌收到了关注用户开播提醒,刚创建的新号,目前为止除了关注叶文轩和白绍礼两人外,就只有这位楠开教授了。

他立刻邀请对方加入直播连麦。

很快,双方在直播间里正式会晤。

【开始了,开始了。】

【我愿称之为二战转折点!】

【家人们点点举报再走吧。】

此时沈歌直播间的在线人数已经来到了五万人。

“陈教授你好。”

沈歌先是主动跟对方打了个招呼,随后面带微笑,语气沉稳地继续开口说道:“大家好,欢迎来到直播间,今天我将和陈立言教授就《探清水河》是否为窑调等问题进行探讨......”

陈立言看着镜头,推了推眼镜,神色略显严肃,“沈歌同学,希望你等会儿能拿出有说服力的观点,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

“好的。”

沈歌依旧淡定,脸上挂着若有若无的笑容,“首先我先针对陈教授说《探清水河》是窑调这一点做出回应吧。

我承认,《探清水河》的原型的确与窑调有所关联,早期流传于烟花柳巷,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听到他这句话,陈立言一怔,他本来已经做好了对方会强词夺理的准备,却没想到他反而直截了当地承认了。

紧接着就听沈歌继续说道:“但我们不能仅凭它的出身,就断定它本身就是窑调,或者说它依旧保留着窑调的性质。”

说着,他给直播间众人举了个例子,“就好比一颗种子,最初可能被埋在贫瘠甚至是污秽的土壤里,但经过阳光雨露的洗礼,精心的培育,它可以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结出的果实也与最初的环境毫无瓜葛。

《探清水河》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经过艺人的数次改编,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

陈教授在文章中提到,判断一个曲调是否为窑调,要看它的传唱背景、歌词内容和音乐风格。陈教授举的例子是背景‘窑’本身是风月场所,歌词内容里的三更四更有露骨内容,音乐风格更是调情所用。

但不知道我的《探清水河》里有哪一部分符合这三点呢?”

陈立言微微皱眉,推了推眼镜,反驳道:“沈歌同学,你的比喻看似生动,但缺乏严谨性。

文学艺术的传承与演变,不能简单类比于植物的生长。

《探清水河》即便在流传过程中内容有所改变,但其根源的窑调属性难以轻易抹除。就像一件文物,即便经过修复,它最初的制作工艺、文化背景等属性依旧存在。

而且,在一些地区,依旧有部分版本的《探清水河》保留着较为原始、低俗的内容,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纯路人,我咋感觉他们俩说的都对呢。】

【很明显沈歌说得对,人家沈歌都大大方方的承认《探清水河》的原型确实是窑调了,但重点是它发展到现在已经跟原来完全不同了,这教授还硬是要往原型上去扯,强词夺理。】

【陈立言教授说的对,文化属性追根溯源是很难更改的,如果有人听了《探清水河》而好奇的去找它的原版,不同样是在宣传文化糟粕?】

弹幕同样各执一词。

就在这时,陈立言的直播间中。

【梅少送出[梦幻城堡]×1!】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