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逍遥王

第206章 朱棣要杀我?不,另有其人!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第一逍遥王
作者:
海听疯
本章字数:
4534
更新时间:
2024-06-18

“很好,吴庸你这次做得不错。”

银川潭王府内,朱梓一边看着铁铉和吴庸整理出来的案件经过和案件分析,满意地点点头。

七天时间完全调查清楚,找出所有隐藏的刺客,并将潜在的危险找了出来,这确实非常厉害。

不过,铁铉和吴庸一听这话却是赶紧跪下请罪。

“请殿下恕罪,下官(罪臣)没有找到幕后黑手,还请殿下责罚。”

“起来吧,我早有预感敌人不会留下线索的,毕竟这可是刺杀亲王,是造反,是要诛九族的大罪。”

朱梓摆摆手让两人起来。

他在回来的第二天对结果就有所猜测了,现在看到结果并没有失望。

至少经过这一次清查,银川的刺客和有异心的人基本被清除了,他的安全提升了不少。

除了一开始的十五个潜入者,还将他们发展的下线也找了出来。

此外,一直没有找到幕后黑手的吴庸,还用了霹雳手段找出了七个北元奸细,三个鞑靼奸细,以及五个老朱安排的锦衣卫。

见到卷宗末尾的这些信息,朱梓对吴庸更加满意了。

将卷宗放下,朱梓右手食指抵在太阳穴上轻轻按压着,脑海中飞速分析着卷宗中的信息,开始判断这群刺客的来历。

在证词中,这十五个潜入的刺客来自天南地北,但都是【郭桓案】的罪犯家属,其中八人是商人之后,七人是官员之子。

都是父辈罪大恶极,直接被老朱砍头的罪犯之后。

而原本应该被流放的这十五人竟然能逃脱朝廷的追捕,并先后聚合到一起,这背后之人的能量无法想象啊!

除了老朱和太子朱标,朱梓一时间竟然想不到还有其他人能做到。

但老朱和朱标根本不可能这么做,直接排除。

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棡,四哥燕王朱棣或许有能力做到,但同样不会,也不可能派人来刺杀他。

不对~似乎燕王朱棣身边有一个挑动朱棣造反的和尚姚广孝,这家伙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心中有个重塑世界的梦。

要是这家伙出手了,还真有可能干出刺杀他的举动来。

不过,这个怀疑可以放在后面。

文臣武将中虽然有不少强势之人,但是在郭桓案刚刚过去之时,所有人都夹着尾巴做人,应该不敢有这样找死的胆量才对。

朱梓皱眉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适合的怀疑对象,又将卷宗拿起看了起来,嘴里随口问道:

“吴庸,铁铉,说说你们心中怀疑的幕后黑手,随便说,随便猜,猜错了也没事。”

他并不指望这两人就能找到幕后黑手,要是找到了,肯定在卷宗里写明了。

吴庸和铁铉对视一眼,还是吴庸微微抬手,让铁铉先说;而铁铉并没有直接说话,而是有些不放心地看了看王府大厅中的几个侍女。

朱梓没听见两人说话,才从卷宗上移开目光,见铁铉左瞧右看的立即明白,这时希望屏退左右了。

“小竹,你带她们先下去。”

“是!”

早就看明白铁铉意思,就等朱梓发话的小竹,立即带着侍女退下,并把大门关上。

直到这时,铁铉才敢说话:“殿下,下官怀疑燕王。

这十五人有十人来自辽东,并且之前就有一定交情,而且这十人还在应天停留过一段时间,按他们的口供,待的地方是燕王殿下的庄园。”

“嗯~”

朱梓轻轻点头,但不置可否。

他心中还是不相信朱棣会想杀他。

按照他所知的历史轨迹,主要朱标不死,朱棣一定不会反,更没有必要对他这个出了名的“沉默木讷”的弟弟出手了。

就算朱允炆那头猪继承了皇位,朱棣一开始也没有反心,是一直到朱允炆铁了要削藩,他为了自保才反的。

这样的朱棣没有理由刺杀他。

想到这,他又把目光放在吴庸身上。

“吴庸,你说。”

“潭王殿下,罪臣不敢说。”

“说吧,本王都说了恕你无罪。”

“燕王。”

吴庸说了一个名字,然后跪下,头磕在地上,不敢抬起来。

、确实,他审讯一圈下来,最后的幕后黑手竟然指向燕王朱棣,让他不敢追查下去,只能在卷宗上结案说找不到幕后黑手了。

“你也怀疑我四哥啊。”

朱梓叹了口气,推开面前的卷宗站了起来,踱步到窗边,透过玻璃窗,看向东方辽东的方向。

“是他出手了吗?”

虽然不想相信,但是卷宗的证据确实就指向了这位四哥。

他身后一站一跪的两人,心突然提了起来,他们都明白,其实看过卷宗的潭王也是怀疑燕王的。

好一会,朱梓才转身回到桌案前,一言不发地将这份卷宗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然后闭着眼睛,右手拇指用力的按压着太阳穴。

虽然证据指向的是燕王朱棣,但他心中还是有种古怪的感觉,感觉朱棣不会这么干,就算姚广孝想要杀他,以朱棣的性格也会阻止的。

又是一阵长长的沉默,朱梓坐直了身体说道:

“这件事和我四哥没有任何关系,就是李善长那只老狐狸干的,并且还嫁祸我四哥。

你们记住了就是李善长在幕后策划的。”

铁铉瞪大眼睛说话都结巴了:“殿下,这有点~好像。”

“罪臣明白,韩国公在背后组织策划,罪臣这就下去完善卷宗。”

“嗯~你们下去吧。

对了,你们只是怀疑,并没有证据,一切都是猜测。”

“是!都是猜测。”

“下官,好吧。”

吴庸看着满头白发,但也就是四十六岁而已,四十六岁的刑部侍郎,靠的不仅是侦破案件的能力,还有察言观色的能力。

他听出来了,也看出来了,潭王其实已经怀疑燕王了,但是为了不破坏兄弟情谊,或者还有更深的考虑,干脆将锅甩给其他人!

而这个人为什么会是已经辞官在家,脱离大明权力中心的韩国公李善长,就不是他吴庸需要知道的了。

大抵是柿子挑软的捏吧?

铁铉一直知道潭王对文官集团有意见,文官们也是很讨厌潭王,却不想潭王直接对韩国公泼脏水。

但是想要让他诬陷德高望重的韩国公,他却是做不到的。

出了潭王府,吴庸似乎看出了铁铉的心思,轻声道:

“铁大人,潭王殿下说的是‘怀疑有可能’,并没有说‘就是’。潭王殿下很有分寸。”

铁铉还是不服地反驳道:“但这也是在泼脏水啊!”

“至少,如果是怀疑韩,就能少死很多人。

殿下被刺杀,不仅我们在调查,锦衣卫也在调查,而且老夫怀疑毛骧毛大人已经到银川了。”

“嗯~锦衣卫来了?”

“不,锦衣卫一直在,铁大人是不是忘了,银川县衙大牢中那几位啊?”

“哎呀,要坏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