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市场逐步打开局面后,江宇计划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决定与当地一家知名的电子设备制造商达成深度合作,借助对方成熟的生产制造能力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快速提升产品的产能和铺货范围。双方一拍即合,很快便启动了合作项目。
合作初期,一切似乎都在顺利推进。江宇带领团队与合作方频繁沟通,共同制定生产计划、优化产品设计,力求让产品更贴合当地市场需求。然而,随着合作的深入,一系列分歧逐渐浮出水面。
在产品定价策略上,双方产生了严重的意见不合。合作方认为,东南亚地区消费者对价格较为敏感,主张采用低价策略迅速占领市场,通过大规模销售来获取利润。但江宇却有着不同的考量,他觉得公司产品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过度压低价格不仅会压缩利润空间,还可能影响品牌形象。
“我们的产品研发投入巨大,技术和品质在同类型产品中都很突出,低价销售会让消费者质疑产品的价值。” 江宇在合作会议上耐心解释道。
合作方代表却不以为然,反驳说:“这里的市场竞争太激烈了,不打价格战很难吸引消费者购买。只有先把市场份额抢到手,后续再考虑品牌建设的问题。”
双方各执一词,会议气氛变得紧张起来。除了定价问题,在产品功能定制方面也存在分歧。合作方希望简化产品功能,以降低生产成本,但这可能会牺牲部分用户体验。江宇深知,用户体验对于品牌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坚决不同意这一方案。
这些分歧严重影响了合作项目的进度,团队成员们也感到十分焦虑。江宇意识到,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合作很可能面临破裂,之前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于是,他决定改变沟通策略,不再局限于会议上的激烈争论,而是主动与合作方高层进行一对一的私下交流。
江宇详细地向对方阐述了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分析了低价策略和简化功能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也表达了对合作方市场经验的尊重,并提出了一些折中的建议。例如,针对不同消费层次推出差异化产品系列,高端产品保持原有品质和价格,满足追求品质的消费者;同时开发一款入门级产品,在保证核心功能的前提下,适当优化成本,以较低价格进入大众市场。
经过多次坦诚的沟通,合作方终于被江宇的诚意和专业所打动,双方在定价和产品功能定制上达成了共识。然而,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
随着订单量的快速增长,合作方的生产进度开始出现延误。生产线上频繁出现原材料供应不足、工人熟练度不够等问题,导致产品交付时间推迟,客户投诉不断增加。江宇得知情况后,心急如焚,他立即组织公司内部的生产管理专家前往合作方工厂,协助解决生产问题。
专家们深入生产一线,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他们发现,合作方的供应链管理存在漏洞,原材料采购计划不合理,经常出现缺货现象;同时,工人培训体系不完善,新入职员工缺乏足够的技能培训,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江宇团队与合作方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优化供应链管理,建立了更精准的原材料库存预警系统,与供应商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协议;完善工人培训体系,安排专业的培训师对工人进行技能培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生产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产品交付时间恢复正常,客户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通过这次合作危机,江宇深刻体会到,跨文化合作不仅要在战略和理念上达成一致,还需要在实际运营中密切协同,共同应对各种突况。
随着合作逐渐步入正轨,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份额稳步提升。江宇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开始着眼于整个亚洲市场的布局,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实现更大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