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嬷嬷嘴角噙着笑,眼角皱纹里藏着三分精明:"能有什么要紧?不过是些旧年账目要对一对。要我说,王妃这身子骨,原该静养才是...……"她忽然收声,像是说漏了什么似的,匆匆告辞。
脚步轻快如风,仿佛怕人追问。
“老姐姐……”吴嬷嬷急忙喊住她,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无奈赵嬷嬷己如一阵风似的跑远了,只留下一抹淡淡的脂粉香。
三更梆子响过,吴嬷嬷蹑手蹑脚摸到耳房。
大丫鬟耘耔悄声道:"吴嬷嬷,打听到了。罗管家的小厮,那个叫段三的告诉奴婢的,罗管家这半月往王妃院里送了八回东西,都是包着青缎子的木匣子。"
吴嬷嬷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可看清里头是什么?”
"听段三说,昨儿匣子没扣严实,他瞧见...瞧见像是人参须子!都是上品的人参!那须子都是又肥又厚的!"
吴嬷嬷心头狂跳,摸出个镯子塞过去:“再打听!光是送人参可拿不住什么。只是听王妃身边的赵嬷嬷的口气,怕不是送人参这么简单。你警醒着一点,多给人家一点甜头。些许散钱你先垫着,吃的点心到我房里拿。人要拢住了,但莫露了行迹。”
耘耔接过镯子,指尖触到那沉甸甸的光滑玉质,心中微喜,脸上却不显,只低声道:“知道了,嬷嬷。这个段三倒是个有情有义的,嘴巴又甜,我叫他做什么他都肯。只是这事过后,奴婢怎么甩脱他呢?”
吴嬷嬷嘴角一勾,露出一抹冷笑:“这个简单。找他要他给不起的东西就行了,趁机就不理他了。得空我暗示王爷瞧上你了,他还能跟王爷抢人么?”
耘耔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明白了,嬷嬷。”
吴嬷嬷走后,耘耔摸出吴嬷嬷给的镯子,又在灯火下照了照,只觉得质地细腻,玉质通明,不亚于郭郡君手中的那只镯子,心中十分欢喜,却又隐隐有些不安。
又过了二日,她正想着如何跟段三打听,罗管家究竟给潘王妃送了什么东西之时,段三居然趁她去小厨房取东西的时候塞给她一张纸条。
她装作若无其事地收下,到僻静处打开一看,竟然是约她亥时在西苑东墙的梧桐树下会面,说有要事相告。
她本想告诉吴嬷嬷。
无奈吴嬷嬷被韩管事缠住了。
这些日子,韩管事整天请教她宫中如何采买花草、如何种植茶花,如何施肥浇水之类的闲话。
吴嬷嬷被韩管事一缠半日,烦恼不堪。
饶是如此,韩管事又从小厨房要走一包猪头肉,还将帐记在吴嬷嬷头上。
到了晚间,王爷又找吴嬷嬷对账。
将静心居的一概花销细细入账,一笔一笔核销。
开源节流。
不该省的断然不能省,该省的都要省着花。
这一查,又查出吴嬷嬷从静心居的公账出了一百二十贯给了郭郡君的堂兄,出路不明。
问郭郡君,郭郡君红着脸道:“堂兄做生意亏了本,需要钱还帐。”
这便是郭郡君自己认了帐,与吴嬷嬷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