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郭郡君大急:“妾身、妾身该如何讨她欢心?听说,她为人精明、手段又高,妾身实在害怕她,想着究竟如何能与王妃交好才是……”
韩王却并不上她的套路。
他接过良辰捧来的葡萄,剥了一颗给她:“你安心,别让潘氏的人抓到错处。便是本王,也要认潘将军两朝元老、公忠体国。”
郭郡君便沉默了。
贤妃娘娘想的是好。
这番有孕,若是潘氏有个三长两短,便由贤妃娘娘作主扶正了。
毕竟是自己的娘家人,忠心是没话说的。
韩王府出息甚大,外面的铺子、生意与潘氏错综交杂,做得很大。
前几年那条通往幽州的商路,又是安县君帮着打通的。
后来商道不通了,韩王还代掌了一次大军,打退了辽军,清扫了匪帮,重新疏通了商路。
这番易手,正可以让贤妃娘家也就是自己族中的几个兄弟换着掌一掌纲,莫便宜了外人。
只是王爷并不信任她,一点口风不透不说,还处处拿潘氏的家世压她一头。
试探他几句,也是撞在铁板上。
说来说去,无非是身孕要紧,保重身子,万勿多虑之类的话,外场的话是从来一句都没有的。
但好在,将王府的女人放在秤盘上称量的王府,也并非只有韩王府一处。
听说正出任开封府尹的二皇子赵元佑如今回府,是喝王妃李氏的茶、还是喝侧妃张氏的茶,都要吵上一刻钟。
二皇子火上了,每日歇在衙门,根本不回王府。
总之,王爷这次看望过郭郡君之后,吴嬷嬷消停了不少。
在郭郡君面前不敢再过于拿大了。
无论在宫里还是在府里,女主子有没有实力,全看男主子的恩宠有几分。韩王不来静心居,吴嬷嬷就能随意说得她。韩王陪着郭郡君用晚膳,吴嬷嬷便不敢在郭郡君面前放肆。
在这种铁律之下,郭郡君也只好默认了韩王给她的位置。
因为只有如此,他才不故意冷落她。
潘氏身边的嬷嬷倒是经常来寻吴嬷嬷,有时送一盆花草,有时送些点心,甚至还送些胭脂水粉。
吴嬷嬷也只好都收了,心中却越来越疑惑。
只是郭郡君一听潘氏又着人送东西来,难免脸色发白。
这日暮色渐沉,檐角铜铃在风中轻响。吴嬷嬷揣着新得的胭脂盒往偏院去,迎面撞见罗管家带着两个小厮匆匆走过。她脚步一顿,指甲掐进檀木盒上的缠枝莲纹里。
这个罗管家!
仗着是王爷的心腹,从不将她放在眼里。
每次从他面前走过时,都像未见到她人一样。
"嬷嬷这是往哪儿去?"
潘王妃身边的赵嬷嬷从月洞门转出来,手里端着红漆食盒,"王妃园中新做的桂花糖蒸栗粉糕,正要给吴嬷嬷送去呢。"
吴嬷嬷堆起笑接过食盒:"老姐姐总这般客气。昨儿送来的水仙,郡君喜欢得紧,特意摆在寝阁窗台上。"
她状似不经意地往罗管家离去的方向瞥,"方才见罗管家走得急,可是前院有要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