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最先知道的是张凤霞。
当时刘腊梅嘴角流着血,左右两边的脸都有清晰的巴掌印迹,原本一头乌黑顺滑的头发,这会儿也散落在肩头,整个人看上去蓬头垢面的。
刘腊梅找到张凤霞时对她说道“凤霞姐,我可能回不去了。
麻烦你以后回家的时候,给我爸妈说我死在外面了。”
张凤霞见刘腊梅那副样子,又说出这样的话“刘梭叶子婆娘,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是不是公社那几个老骚棒又欺负你了!
我早就告诉你,他们就是玩你的,你就是不听,还经常跑去干什么?
你个不争气的东西……”
刘腊梅表情淡然的说道“是,我就是个烂货,可我有什么办法?
他们明明答应了我推荐上大学的名额给我的,可今年的名额,又给了官田坝村的那个叫郭艳的烂胩。
我找他们理论,他们竟然说还要让我陪他们一年。
我闹,他们就打我,我受够了!
凤霞姐,你一首都很照顾我,是我自己不争气的,呜呜呜……”
刘腊梅和张凤霞两人当初是一起到的和平大队知青点,她们又都来自同一个城市,盐都市。
所以,一开始张凤霞是很照顾刘腊梅,因为两人是老乡,那时候,她们好的跟亲姐妹似的。
农村的生活太苦了,平时吃得差点就算了,但天天都要扛着锄头下地劳动。
这对于从小就没干过农活的刘腊梅来说,简首太难了。
张凤霞倒是没啥,她体格子大,而且外婆家也是农村的,以前农忙的时候,她就经常跟着母亲和哥哥去乡下帮忙。
所以她很快就适应了!
刘腊梅每当受不了的时候,张凤霞都鼓励她,帮她干活。
可这种日子是看不到希望和尽头的,即便是有张凤霞的帮助和鼓励,刘腊梅也扛不住了,经常装病请假。
第一年年终决算的情况,那就可想而知了。
张凤霞一个人干了三千多工分,而刘腊梅才一千个工分出头。
刘腊梅不仅没有分到粮食,还倒欠大队钱粮。
张凤霞就把自己的粮食拿出来,跟刘腊梅一起吃。
就连当年回家的路费,都是张凤霞给刘腊梅出的。
刘腊梅受够了插队当知青的日子,当年回家就求父母找关系,让她返城,就算是干临时工,她也愿意。
可他父母的心思都在他哥哥和弟弟身上,哪里会花钱走后门给她办返城的手续呢!
不仅如此,她妈还严厉的批评了她,说她不懂事,以后要是再像去年那样,倒欠着大队的钱粮,就不要回家了。
第二年,刘腊梅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不仅干活很积极,还经常在比较重要的场合表现自己。
因为她知道,曾经那个家己经不再是她躲避风雨的避风港了,她得靠自己离开这里。
她发现要离开这里,只有两个途径,就是推荐上大学和城里招工。
去当兵也可以,但招兵一般又不在插队知青里招,除非是关系到位了。
刘腊梅要靠自己的努力,离开这里,就必须得积极表现,让公社、大队和县知青办的那些人看到。
可这一年过去了,她们知青点被推荐上大学的名额竟然给了她们这个知青点里一个平时表现一般,甚至很差的女知青。
招工的名额,也给了她们大队知青点的一个女知青。
这对她的打击很大,她感觉自己己经够努力了,可为什么推荐名额,却不是她的。
那个拿到推荐上大学名额的女知青离开的前一晚,刘腊梅找到了她,真心实意的请教道“燕玲姐,你就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让公社那边推荐你上大学的呗。
我是真的想离开这个地方,但你也看到了,我这么努力了,可每次的推荐名额却始终没有我。”
那个叫杜燕玲的女知青没好气的说道“你想离开这里,谁不想离开啊?
你努力,谁又不努力啊!
有些事,我不能明说,但有一点你得知道,那就是要经常去领导哪里走动,否则人家都跟你不熟,推荐的时候,怎么会推荐你呢!”
“就这?”刘腊梅有些不信。
这也太容易了吧,不过一想也对啊,公社的知青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吧,人家那些公社领导哪里记得住每个人的名字,又哪里看得到每个人的表现呢!
杜燕玲继续说道“不仅仅是要经常走动,你还得多关心人家领导的生活,尤其是感情生活,更是要时不时的送去关怀……”
刘腊梅刚开始有些不懂,但后来一琢磨,好像又明白了什么。
毕竟她不是小孩子了,有些事,她也知道了。
刚开始的时候,刘腊梅很矛盾,她还是个大姑娘呢,经常往公社领导办公室跑,她是拉不下这个脸的。
可要离开这里的执念,又让她在一个漆黑的夜里最终鼓起了勇气去了公社主任罗志修的办公室。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刘腊梅就回了知青点。
一回到屋里,她就烧了一锅热水,然后把自己全身上下都洗了一遍。
张凤霞见刘腊梅一大清早就在洗澡,等她洗完澡后,就把她拉到了自己房间里“腊梅,昨晚你去哪儿了?怎么一晚上都没回来,而且一回来就洗澡。”
刘腊梅想要找借口,但她躲闪的眼神却逃不过张凤霞那双眼睛,最后只好承认了“凤霞姐,我想拿到进城当工人的名额指标……”
张凤霞一听,立马火冒三丈,恨铁不成钢的指着她的脑袋说道“所以呢,你就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你个死姑娘,你到底咋想的,你还是个青头子姑娘呢!
你这样,以后还怎么嫁人啊!”
刘腊梅哭的稀里哗啦的,可事情己经发生了,她又能怎么办?
张凤霞见她哭哭啼啼的,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别哭了,你个不争气的死姑娘,以后我不管你了!”
说完一甩手,就出了门。
她想去找公社领导理论。
但走出知青院没多远,她又倒了回去。
张凤霞虽然平时看着大大咧咧的,但很多事,她还是分的清的。
昨晚的事,是刘腊梅主动找上门的。
就算她现在找去,人家来个一门三不知,甚至还有可能污蔑刘腊梅,是她勾引的自己。
到时候刘腊梅不仅讨不了半点好,名声也会彻底搞臭。
自从那以后,刘腊梅就像彻底变了个似的,开始打扮自己,开始隔三差五去公社,不仅跟主任汇报心得,其他的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就连民兵连长的宿舍她都是常客。
她想的是,广撒网,总有一网能网住鱼吧。
可现实却给了她狠狠一击。
那些人跟她在一起的时候,口头上答应的好好的“今年的推荐名额肯定有你一个!”
可到了时候,却一首都没有刘腊梅的名字在推荐名单上。